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常规管理测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⑵体现课程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标、目标和目标。
5.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包括制定计划、、课堂要求、、指导实验、辅导、课外活动、。
二、判断题(10分)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
2、知识与能力是指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历史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
4、备课的程序为:集体讨论—个人钻研—修改教案。
()
5、作业能够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所以作业留得越多越好。
()
三、简答题(10分)
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
四、请以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导入、教学提问、教学讲解、教学板书、教学结课等项教学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在历史(Ⅰ)《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历史(Ⅱ)《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历史(Ⅲ)《理性之光》中任选一篇课文,写一篇教学设计。
(50分)
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常规管理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
1、历史唯物主义
2、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3、⑵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⑶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⑸评价与考试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备课、作业批改、校本教研
二、判断
1、(√)
2、(√)
3、(×)
4、(×)
5、(×)
三、简答
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3)注重对基础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5)注重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