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思考
土木造价1103 宋丽君11111321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国土观念
(一)周边概况
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
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美国等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美丽富饶。
旧中国在长期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下,国弱民贫。
从元末明初起,帝国主义先后对我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20余次,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前后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5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仅1842年、1860年、1895年、1901年,列强四次侵华战争,清政府就割让国土160余万平方公里,赔款7.1亿两白银。
由于外敌人侵,至今我国边界仍遗留很多历史问题,陆地疆界尚有2600公里还没最后划定,隶属我国的海洋国土还有100余万平方公里存在重大争议。
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遭掠夺的严酷事实依然摆在我们面前。
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经济上有所发展的同时,国防拨款明显增加,纷纷制定国防发展新战略,武装力量悄然崛起,有的已向世界军事强国迈进,必然对我国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二)海洋国土观念
海权是国家的一种综合力量,是国家安全的门户,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新中国成立之前100多年我国被侵略和掠夺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海权唇亡而齿寒,国家无安宁可言;海洋及海洋国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与我们中华民族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进人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进一步抬头;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尽管世界形势动荡不安,有些地区的局势还相当紧张,但在我国周边却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
主要表现是:
(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一直是美苏争霸的重要地区之一。
从50年代开始,我国周边形势之所以长期紧张不安,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美苏争霸所致,有的则是直接针对我国的。
从我国建国初期,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国一直构成对我直接军事威胁。
70年代末,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主席、周恩来打开的中美关系新格局,于1979年亲自出访美国,并主持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使我国完全摆脱了美国全面的现实军事威胁。
随着中美首脑实现互访,中美将取得较大进展,这将对我国周边安全向好的方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前苏联从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破裂后,直到80年代后期。
长期对我大兵压境,甚至进行核讹诈,使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十分严峻;再加
上当时印尼排华,中印边界军事对峙,台湾国民党集团叫嚣反攻大陆等等,世界上的反动势力掀起一场反华大合唱,迫使我们提出建设大三线,把一些重要工业迁往内地山区。
毛主席甚至提出重上井冈山。
1996年4月叶利钦访华期间,中俄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我国北、西部边界安全环境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
(二)曾经与我发生过战装冲突的国家,都与我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外,还与印度、苏联、越南发生过武装冲突。
与印度的冲突从50年代末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
70年代末与越南的冲突不仅前后延续了近十年,且最为激烈。
这些冲突及与这三国的长期不和,一直构成对我国周边安全的直接威胁。
尽管我国与印度等国家尚有领土、领海纠纷,但近期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极小。
(三)我国的国际地位、影响明显增强
在世界格局的大变动中,亚太地区没有出现战略力量严重失衡现象,亚太各国和地区以发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