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肝脏中提取DNA

动物肝脏中提取DNA

动物肝脏中提取DNA
【实验目的】
1.掌握肝脏DNA分离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2.掌握主要试剂的作用
3.熟悉DNA纯度及含量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动物肝脏。

小牛胸腺和鱼类精子含有较多的DNA,是提取DNA的良好材料。

动植物的DNA室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生物体中(主要在核内),DNA核蛋白(DNP)在0.14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近视它在纯水中的1%。

,而在1mol/L NaCl溶液中,其溶解度至少是纯水中的二倍。

相反,核糖核蛋白(RNP)能在0.15mol/L NaCl溶液中溶解。

利用这一性质,可使脱氧核糖核蛋白与核糖核蛋白分开。

制备过程中,当细胞破碎时,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增加,DNA将遭受降解,为此在提取液中加入柠檬酸盐、EDTA做抑制剂,并要求整个提取操作在4℃以下进行,以减少酶对DNA的破坏。

分离得到的DNP,进一步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使蛋白质变性,用含有异丙醇的氯仿除去变性蛋白,最后用95%的冷乙醇从溶液中把DNA沉淀出来。

DNA纯度可以通过A260/A280进行鉴定,而浓度可以用紫外吸收法、定磷法、二苯胺显色法测定。

【实验操作】
1.取新鲜猪肝脏,除去血水和结缔组织,在冰浴上切成小块,称取10g,加入2倍体积(20ml)0.15mol/L NaCl-0.015mol/L枸橼酸钠缓冲溶液,于组织捣碎机中迅速捣成匀浆,再以玻璃匀浆器2~3次使细胞破碎,最后加缓冲液至50ml。

2.组织匀浆移入离心管内,浸入冰盐溶液中冷却,而后在4℃下6000r/min离心5~10min。

弃上清(可用于制备RNA)。

将沉淀用2倍体积的冷的上述缓冲液洗涤2次,洗涤时用匀浆器研磨洗涤,离心条件同上。

3.将离心后所得沉淀物悬于5倍体积的0.15mol/L NaCl-0.1mol/L EDTA-Na2(pH8.0)溶液中,而后边搅拌边慢慢滴加5%SDS溶液,直至SDS的最终浓度达到1%为止。

然后加入固体NaCl,使其最终浓度达1mol/L。

继续不断搅拌30~45min,以确保NaCl
全部溶解,此时可见溶液由黏稠变稀薄。

4。

将上述混合溶液倒入一个300ml磨口三角瓶里,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0:1),振荡20min,室温3000r/min离心10min。

由此可见,离心管中分为三层,上层水溶液,中层变性蛋白,下层氯仿-异成醇。

振荡,离心取上清。

如此重复直至中间蛋白层消失。

5.最后一次离心后小心吸取上层水相,记录体积,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倍体积预冷的95%乙醇。

加入时,用滴管吸取乙醇,边加边用玻璃棒慢慢顺一个方向在烧杯内转动。

此时可见白色DNA显微逐渐缠于玻璃棒上,直至无纤维出现为止。

6.纯度鉴定:将所得DNA纤维用75%乙醇洗涤2次,置于干净试管中,加入0.15mol/L NaCl-
0.015mol/L枸橼酸钠缓冲溶液5ml,使其溶解。

测A260/A280,0.15mol/L NaCl-0.015mol/L枸橼酸钠缓冲溶液做空白。

如果比值大于1.8说明含有RNA,如果比值小于1.8说明含有大奶:如果等于1.8说明DNA纯度较高。

7.含量测定:所得DNA制品可用紫外吸收法、定磷法、二苯胺显色法测定DNA含量。

【试剂和材料】
1.材料:猪肝
2. 0.15mol/L NaCl-0.015mol/L枸橼酸钠缓冲溶液(pH7.0):称取8.77g NaCl和4.41g枸橼酸钠(Na3C6H5O7·2H2O),用蒸馏水溶解,以0.1mol/L NaOH调节pH至7.0,最后定容至1000ml。

3.0.15mol/L NaCl-0.15mol/L EDTA-Na2溶液(pH8.0):称取8.77g NaCl和37.2g EDTA-Na2溶于800ml蒸馏水中,以2mol/L NaOH调至pH8.0,最后定容至1000ml。

4.5%SDS溶液(W/V):称取5g SDS,溶至100ml45%的乙醇中。

5.氯仿一异戊醇溶液:按氯仿:异戊醇=20:1(V/V)配制。

6.95%乙醇溶液。

7.75%乙醇溶液。

【器材】
剪刀及天平;刻度吸管;试管;三角瓶及烧杯;量筒(10ml);组织捣碎机和玻璃匀浆器;离心机;紫光分光光度计。

【注意事项】
1.制备肝细胞匀浆时不要过度匀浆,以免DNA断裂。

2.加入氯仿一异戊醇后勿剧烈振荡,以免DNA纤维断裂。

3.有机溶剂对人体有害,操作时要注意。

4.为了尽量降低DNA酶的影响,提取过程应在冰浴上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