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教师通识知识

中小学教师通识知识

[标签:标题]
篇一:教师专业知识(通识部分) - 副本
教师专业试题
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


位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了新课标中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

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
习方式转变,既强调合作学习,又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
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
学习者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合作中的倾听、分享、
交流、互助与反思,扩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网络,改善了师生的双向信息和情感沟通,
从而在教学中构建了立体动态的沟通途径。

使合作者之间不仅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形成合力,促进彼此的发展。

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孤军奋战''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很巧妙。

5、试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这一
理论在这一课堂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观。

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怀,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聪明人,体现出评价是为了孩子发
展的理念。

但也有个别处引导得不够巧妙。

6、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落叶》一课时有这么一个片段:请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评价这个片
段的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事实上,
除了显性的课程资源,学生的体验也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

它虽是隐性的、潜在的,但一旦得以唤醒、激活,它是相当可观、丰富的。

在窦老师执教的这个片段中,尤其是指导学生朗
读时,强调的是“要读出你的体会,要读出你的理解。

”这无疑给学生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文本意思,尊重他们的不同个性。

文本在孩子的体验与接受中
获得了意义。

而学生则通过阅读、体验,提高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使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质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更深。

同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
能力。

7、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请你综合评述这教学过程。

答: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他为了创设开放而
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不足的是:①
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
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

如在学生读完诗歌《赠汪伦》后即让学生看课文情景的投影,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欣赏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实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②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
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学习《赠汪伦》。

看上去是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进行了学
科之间的整合,实质上只是使课堂变得热闹而已,对诗歌的学习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丧失了语文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8、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
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