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烃联合装置的设计优化曹坚(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北京,100101)摘要:以某石化公司拟新建的450 kt/a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为个案,从技术和经济评价两方面对几个不同处理量的工艺装置的组合方案进行了设计计算,探讨了利用富含芳烃的乙烯裂解汽油作为芳烃原料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芳烃联合装置优化石油化工厂中的乙烯和芳烃联合装置是最基本的两个基础原料装置,其原料大多来源于石脑油。
因此如何优化乙烯和芳烃原料,减少对原料石脑油的依赖程度,优化芳烃联合装置设计方案,是当前发展石油化工的重要课题。
对二甲苯(PX)主要用于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而PTA和DMT再和乙二醇、1,4-丁二醇等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聚酯。
PET、PBT是进一步生产涤纶、聚酯切片、聚酯中空容器和轮胎工业用聚酯帘子布的原材料。
此外,PX还是生产涂料、染料、农药和医药的原料。
在世界合成纤维的产量中涤纶占63%,可以说PX是化纤工业最主要的原料之一。
并且聚酯还是重要的包装材料,在美国,此种用途现已超过纤维。
随着世界聚酯消费量的不断增长,PX的消耗也随之稳步增长。
由于PX装置流程复杂,主要原料通常是石脑油,与上游炼油装置关系紧密,公用工程及储运系统要求高,因此在我国PX装置都建设在炼油厂下游,单独的或民营的PX生产厂目前还没有。
但是以PX作为原料的PTA装置以及再下游的聚酯装置的合资化、民营化投资趋势目前在江浙地区发展很快,正是这一地区的PTA及聚酯装置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未来几年内PX的严重短缺。
因此,为满足我国PX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未来几年内,除已有PX装置挖潜扩能外,建设新的PX装置势在必行。
1 芳烃原料的优化方案1.1原料选择在石油化工厂中,芳烃联合装置通常以对二甲苯(联产邻二甲苯)为目的产品,作为下游PTA装置的原料。
要生产最大量的对二甲苯,除了催化重整和乙烯裂解汽油中的二甲苯外,主要是采用歧化烷基转移的工艺方法把甲苯和C9芳烃在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歧化和烷基转移反应生成混合二甲苯和苯,混合二甲苯再通过二甲苯临氢异构化工艺转化为对二甲苯。
芳烃原料的来源有两条工艺路线:一条原料路线是石脑油经过催化重整、芳烃抽提得到芳烃原料;另一条原料路线是将乙烯装置的副产品——乙烯裂解汽油经过加氢、芳烃抽提得到芳烃原料,从而把低附加值的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芳烃产品。
因此利用乙烯裂解汽油生产芳烃产品,是一条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优化芳烃的原料路线。
典型的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裂解汽油的收率约为15%~17%,其中C6~C8馏分中芳烃含量高达80%左右。
900 kt/a乙烯装置产裂解汽油约450 kt/a,约可生产C6~C8芳烃350 kt/a,相当于600 kt/a重整装置所产的芳烃量。
若450 kt/a芳烃联合装置原料完全由重整装置提供,则所需要的重石脑油约需要1 000 kt/a。
因此充分利用已有或即将建设的乙烯装置所产富含芳烃的乙烯裂解汽油,为芳烃装置提供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芳烃产品,不但经济效益可观,而且减少芳烃装置对石脑油的需求,从而减少原油加工量。
因此乙烯和芳烃原料的相辅相成,是在尽量少扩大原油加工量的情况下,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发展石油化工的一条可行的、优化的技术路线。
1.2方案设计某石化公司是以石油为原料,油、化、纤、塑并举的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
该公司在2002年,原油加工量为10.0 Mt/a,到2005年,原油加工量要达到14.0 Mt/a,乙烯总产量将达到1.9 Mt/a,将产生近1.0 Mt/a的富含芳烃的乙烯裂解汽油。
为了给下游拟建的700 kt/a PTA装置提供合格的对二甲苯原料,该公司需要配套建设年产对二甲苯450 kt/a芳烃联合装置。
可提供的原料有加氢裂化重石脑油、现有乙烯装置的裂解汽油经抽提后的C7~C9混合芳烃、现有芳烃联合装置提供的甲苯、二甲苯和C9芳烃、以及扩建乙烯装置生产的裂解汽油。
根据生产规模的要求和原料的来源,我们在方案设计中,以充分利用乙烯裂解汽油为设计前提,不足部分原料采用石脑油重整的方法生产芳烃原料。
该芳烃联合装置由连续重整、环丁砜抽提、二甲苯分馏、歧化、吸附分离和异构化6个装置及相应的公用工程组成。
为了充分利用乙烯裂解汽油作原料,根据装置投资及操作灵活性(副产汽油数量不同),本文拟定以下4个生产方案,各装置的设计负荷见表1。
表1 各装置设计规模负荷kt/a装置名称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连续重整800 440 620 620 催化剂再生部分/kg·h-1680 454 680 454 环丁砜抽提350 230 230 230 二甲苯分馏 3 100 3 100 3 100 3 100 歧化600 900 900 700 吸附分离 2 550 2 550 2 550 2 550 异构化 2 100 2 100 2 100 2 100四个方案的物料平衡见表2。
表2 各方案物料平衡kt/a 名称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进料 1 207.7 847.7 1 027.7 1 027.7 加氢裂化重石脑油800.0 440.0 620.0 620.0C7~C9混合芳烃173.7 173.7 173.7 173.7乙烯裂解汽油70.0 70.0 70.0 70.0甲苯97.5 97.5 97.5 97.5二甲苯64.6 64.6 64.6 64.6C9芳烃 1.9 1.9 1.9 1.9 出料 1 207.7 847.7 1 027.7 1 027.7 含氢气体(其中纯氢) 72.0(31.0) 38.0(15.0) 43.4(21.0) 43.4(21.0) 燃料气31.6 30.0 30.4 30.4液化气29.4 23.0 24.0 24.0戊烷23.2 20.0 20.0 20.0抽余油106.8 56.0 56.0 86.0苯114.1 179.3 179.3 149.3对二甲苯450.0 450.0 450.0 450.0邻二甲苯40.0 0.0 0.0 0.0重芳烃84.4 51.4 64.6 64.6高辛烷值汽油组分256.2 0.0 160.0 160.0以上4个方案的特点分别是:方案一:800 kt/a连续重整装置,600 kt/a歧化装置此方案为原油加工量达到14.0 Mt/a,可提供800 kt/a加氢裂化重石脑油后实现。
不仅可满足450 kt/a对二甲苯生产要求,还可生产256.2kt/a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生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方案二:440 kt/a连续重整装置,900 kt/a歧化装置这是最经济的设计方案,石脑油原料最省,投资也最小。
在消化所有乙烯裂解汽油的基础上,最小化石脑油的消耗。
但缺点是不能提供所要求的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生产灵活性较弱。
方案三:620 kt/a连续重整装置,900 kt/a歧化装置这是在原油加工量达到10.0 Mt/a,需外购约320 kt/a重石脑油时的可行方案。
此方案在充分利用乙烯裂解汽油的基础上,既满足了450 kt/a对二甲苯的生产要求,又达到了生产160 kt/a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目的。
方案四:620 kt/a连续重整,700 kt/a歧化装置该方案是在方案三的基础上,进步优化原料,将连续重整装置生产的所有二甲苯直接用于生产对二甲苯,减少歧化装置的设计负荷,从而减少投资。
1.3主要工艺技术(1)连续重整装置:采用超低压连续重整工艺,采用国产催化剂和UOP重整技术。
(2)环丁砜抽提装置:用环丁砜抽提溶剂,采用国内开发的环丁砜抽提蒸馏技术。
(3)二甲苯分馏装置:采用精密分馏工艺,采用国内成熟的、先进的多溢流浮阀或MD塔盘。
(4)歧化装置:采用国产的甲苯及烷基转移工艺和催化剂。
(5)吸附分离装置:采用模拟移动床技术,可选UOP或IFP专利技术。
(6)异构化装置:采用国产的异构化工艺和催化剂。
1.4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为了使经济评价更可靠,吸附分离装置分别用UOP和IFP专利技术作投资估算。
4个方案的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见表3。
表3 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万元项目吸附分离装置采用UOP技术吸附分离装置采用IFP技术(其中外汇6 736万美元) 167 131 (其中外汇5 521万美元)160 446方案二182 507 155 131 172 612 148 446方案三191 724 159 131 181 483 152 446方案四187 060 157 131 179 100 150 446 内部收益率(按方案一),%14.32 15.5静态投资回收期(按方案一)/年7.79 7.45由表3的投资估算可知,四个方案中,方案一的投资最多,因此用方案一作经济评价应该说是较为合理和具有代表性。
方案一的内部收益率为14.32(取较小值),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而投资回收期限为7.79年,也是可取的。
2 方案讨论2.1工艺技术选择及特点芳烃联合装置涉及到催化重整、芳烃抽提、歧化及烷基转移、二甲苯异构化、吸附分离等五项技术,目前拥有全套工艺生产技术的专利商有美国UOP和法国IFP 两家,国内外其它公司分别拥有一些单项工艺技术。
为了节省投资,提高芳烃联合装置工艺和工程技术的国产化程度,在保证采用国际上最先进、成熟技术基础上,大部分装置选择了国产技术,只有部分关键技术从国外引进,全部工程设计均立足国内。
催化重整装置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超低压(平均反应压力0.3~0.35 MPa)连续重整工艺技术,它具有重整油收率高、芳烃产率高和氢气产率高的特点,对于生产对二甲苯的芳烃联合装置,采用连续重整装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石脑油资源,生产最大量的对二甲苯。
值得提出的是对从乙烯裂解汽油中抽提芳烃,经过比较,推荐采用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的以N-甲酰基吗啉(NFM)及环丁砜(SUL)溶剂的抽提蒸馏工艺(EDA)。
该工艺具有投资省、能耗低、苯回收率高的优点,主要用于苯抽提装置,而对苯、甲苯抽提或三苯(苯、甲苯、二甲苯)抽提装置,由于要增加一个甲苯和二甲苯系列的抽提和分离设备,则抽提蒸馏工艺没有优越性。
岐化技术是甲苯和C9芳烃在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选择转化成苯和二甲苯。
主要有临氢和非临氢两大系列转化技术。
采用岐化工艺,可以在石脑油资源紧张的条件下利用重整产物和乙烯裂解汽油中的甲苯和C9芳烃最大限度地生产二甲苯。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SRIPP)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歧化工艺技术和催化剂的研究,90年代其研制的歧化催化剂ZA系列(ZA-92、ZA-95、HAT-96、HAT-97等)相继实现了工业化,替代了UOP的TA系列催化剂,催化剂的性能(液收和单程转化率)均达到或超过TA-3、TA-4催化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