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江苏省阜宁中学王沛
一、《新课改大纲》对本单元的要求和建议:
课标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进行多媒体作品的规划、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教学建议:根据建构主义学习模式,通过主题学习和任务驱动方式让学生根据主题开展探究学习和小组协同学习,完成多媒体作品制作。
二、教学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选择恰当的工具采集和加工音频、视频和动画信息
客观评价数字化音频、视频和动画技术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从问题解决的需要出发,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2)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多媒体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完成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选择、运用信息的价值观及版权意识;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交流、发布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协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合作、进取的品质。
3)通过作品的制作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完成了信息获取的学习,基本具备了在网上根据主题搜集文字、图片、音乐等信息的基本能力。
学生对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较高。
但是,个别同学在小组协同学习时依赖性太强,不能够积极参与。
另外,对要求较高的选择适当的工具,处理声音、动画、视频图象等信息的技术和原理,还要进一步的学习。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导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协同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学习活动的评价者。
在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发展。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讲解示范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展示任务(教师把典型的多媒体作品展示给学生)
多媒体作品:
作品主题:
洋口港开发历程,动画展示洋口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规划蓝图。
使用多媒体作品呈现、赞美我可爱的家乡,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东,更喜爱如东。
创作思路:
通过实地调查,在网络上和报纸上收集信息,使用多媒体工具加工处理、制作出电子刊物。
本刊物使用的工具由学生根据实际掌握情况自己选择。
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分工合作。
1、分析任务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洋口港的认知中比较集中的信息点,然后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
为了给下面要做的事情作点引导:
2、信息的搜集
搜索引擎的使用、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分析、筛选、处理(要求学生对信息的引用要注明出处)。
3、多媒体技术应用
综合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手段:
声音采集、处理
图片、图象的处理
动画素材的插入
文字的编排
超级连接的使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优缺点,明确完成作品制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示范:
根据主题在网上快速准确搜索多媒体信息的技能(教师讲解后,让学生演示、交流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和FTP的使用方法)
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技术
录制声音、分析声音采样、编码的简单原理
学生学习活动:声音的采集与处理
图象处理的基础知识(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处理)
学生学习活动:图片格式的比较(位图与矢量图的比较),图片、图象(形状、格式)的处理、动画的插入
从多媒体光盘或因特网上获取视频文件,或利用视频抓图软件捕捉屏幕上的视频片段并存为A VI格式的视频文件。
学生学习活动:按照上述要求,使用视频抓图软件处理一段视频文件。
4学生完成任务,并进行交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