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ESOFT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新课改解决方案书1
1
YAESOFT校园综合管理平台
(课改版)
解
决
方
案
长沙亚软软件有限公司
2008年1月
公司地址:长沙市韶山南路新中路口城开大厦8层邮政编码:410007
联系电话:0731-******** 85516048 82465418 互联网址: 传真电话:0731-********
电子邮箱:****@***.c*m
2
目录
第1章公司简介(3)
第3章系统设计(3)
3.1系统设计目标(4)
3.2系统设计原则(4)
第4章系统结构(4)
4.1系统架构(5)
4.2系统功能结构(5)
4.3系统网络拓扑图(6)
第5章系统的主要功能(6) 5.1资源中心(6)
5.2教学事务(7)
5.3学生工作(8)
5.4教研工作(9)
5.5网上服务(10)
5.6系统部分截图(12)
第6章亚软服务(14)
第7章典型客户(15)
第9章亚软资质(15)
3
第1章公司简介
长沙亚软软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软硬件开发与销售、系统集成的高科技企业。
以教育领域的软件开发、销售和技术服务为核心,主要提供教育管理软件、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服务。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团队,凭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攻关实力以及脚踏实地的朴实作风,立志提供中国最好的有关教育信息化的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以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公司本着“诚信、专业、服务”的宗旨,即以诚待人,取信于人,利用一流的人才、融合一流的技术、采用一流的管理,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亚软软件秉承“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先进的数字化政务管理平台,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完整的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的企业宗旨,坚持“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服务教学,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协同发展”的企业文化,帮助用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实现客户及渠道伙伴、企业、员工共同发展。
第2章项目背景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需要,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07]1号)要求,自2007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学生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
实施新课改后,将对学校现有的管理手段、评价方式产生很大冲击。
新的
管理机制将很难利用原有的手工半自动化的工作方式来完成,特别是教学组织形式、毕业管理方式等更是需要信息化的辅助管理手段才能实现。
我公司基于自身在教育管理软件方面的经验积累,采用网络平台化的开发思路,先期开发了亚软教务网络管理平台,并在湖南师大附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借鉴先期课改实验省份的先进经验,在省教育管理部门的帮助下,结合我省实际,围绕高中新课程改革转变的核心,以新课改对原来的教务管理模式提出的新挑战为出发点,以课程结构、设置等变化为基础,研发设计了《YAESOFT校园综合管理平台(课改版)》应用软件,力求为学校实施新课改提供最实用的辅助管理软件。
第3章系统设计
4
3.1 系统设计目标
在全校范围内构建以教务工作为核心,以结合其他部门工作为基础的数字化综合应用管理平台。
实现推动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学能力;简化工作,提高办公效率;规范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加强评教,提高教学能力;信息透明,服务师生家长的目标。
3.2 系统设计原则
科学性、合理性原则
系统的设计既满足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要求,也融合以往的工作惯例,并结合学校实际工作,以做到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安全性、稳定性原则
系统在设计时充分关注运行时的稳定性、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在整体设计上采用容错设计和开发计算结构,在算法设计上采用优化算法与人为个性结合的双重特性处理,在用户登录、数据保存方面采用多重加密算法,以达到系统稳定运行,数据存贮安全。
易操作性原则
系统从架构到功能,再到用户操作界面,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尽量保证了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处理智能。
在界面设计上结合使用者的操作水平与使用习惯,根据使用者的多层次性,做到简单易懂与一目了然。
先进性、易扩展性原则
系统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采用了当前先进的开发技术与设计架构,使得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
在系统架构上保证了可扩展性,为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功能增加提供了完全接口;系统符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要求,并通过了标准化评测,为今后学校数据的有效采集、挖掘和应用创造了基本条件。
整体性、开放性原则
系统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努力把以前分部门分块完成的工作整合到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实现学校各部门间的协同办公、资源有效共享,为学校构成一个系统的、开放的信息处理平台。
第4章系统结构
教务网络管理平台采用基于浏览器的三层架构模式,通过校园网实现安全可靠的管理控制与智能批量的数据处理。
系统涵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由资源中心、教学事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门户认证、网络服务
六大部组成,每个部分又由若干模块构成独立又有相辅关联的功能模块,这些模块相互之间紧密关联,形成一个严密的、有机的完整体系,能够在校园网上最大
5
化的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共享。
4.1 系统架构
4.2 系统功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