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册12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细线a 和b 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系一个静止在空气中的氢气球,细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a 、b 受到拉力分别为Ta 和T b ,氢气球受到浮力为F ,不计氢气球的重力,则A .Ta <T bB .Ta >T bC .F =TaD .F <T b2.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 的物体A 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
质量为2 kg 的物体B 用细线悬挂起来,A 、B 紧挨在一起但A 、B 之间无压力。
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取g =10 m/s 2)( )A .100 NB .20 NC .16 ND .0 N3.对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B .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方向变化的曲线运动C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都是相等的D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都是相同的4.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 .2vB .2v gC .22v gD .()222v g- 5.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A .往复运动B .匀变速直线运动C .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物体运动情况6.如图为皮带传动示意图,传动时皮带不打滑,大小轮半径分别为R和r,且R>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轮的角速度小于大轮的角速度B.小轮的角速度等于大轮的角速度C.小轮边缘线速度与大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D.小轮边缘的线速度大于大轮边缘的线速度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牛顿、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力、速度、路程均为矢量C.只有细小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D.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8.一个物体自由下落6s后落地,g取 10m/s2,则最后 2s内通过的位移为()A.20m B.80m C.100m D.180m9.如图所示,AB和CD是彼此平行的河岸,若河水以恒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向右流动,现使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出发,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A.直线P B.曲线Q C.直线R D.曲线S10.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11.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B.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惯性大小的,因此又叫惯性定律C.高速运动的列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说明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1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加速度B.质量C.路程D.时间13.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块之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A.0 B.mg C.12mg D.4mg1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A.m、N、kg B.cm、g、s C.m、kg、s D.m/s、kg、N 1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B.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16.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加速度、速度、时间B.速度、力、时间、平均速度C.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D.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17.如图,汽车向右沿直线做匀减速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用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A.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2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18.如图,三根绳子一端结在一起,绳子OA和OB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OC的另一端用力F拉着。
OA、OB与天花板间夹角分别为60︒、30︒,OC与OB间夹角为θ。
当OA和OB上所受拉力大小相等时,θ角等于()A.150︒B.135︒C.120︒D.90︒19.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让铜球从斜面滚下,测出了其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C.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路程与时间平方成正比的规律,建立了匀加速运动的概念20.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受到的重力分别为10N和8N,不计弹黄秤和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弹簧秤的读数为()A.18N B.8N C.2N D.10N二、多选题2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三个木块均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cosmgLkμα+B.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sin cos mg mgLkαμα++C.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不变22.如图,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用两个轻弹簧和一根轻绳相连,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b、c之间的轻绳剪断(设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刚剪断轻绳的瞬间,b 的加速度大小为gB .刚剪断轻绳的瞬间,c 的加速度大小为2gC .剪断轻绳后,a 、b 下落过程中,两者一直保持相对静止D .剪断轻绳后,a 、b 下落过程中加速度相同瞬间,两者加速度均为g23.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之间的接触面倾斜,A 的左侧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
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B .木块A 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 .木块B 可能没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 .木块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24.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 拉着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0t =时刻起水平力F 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到1t 时刻,F 减小为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可能是()A .B .C .D .25.如图所示,在倾角37θ=︒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 静止在轻弹簧上面,物块B 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物块A 、B 紧挨在一起但它们之间无弹力,已知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m 和2m ,重力加速度为g ,sin370.6︒=,cos370.8︒=。
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在细线剪断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B的加速度为0.6g B.物块A的加速度为0.4gC.物块A、B间的弹力为0.4mg D.弹簧的弹力为1.8mg2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位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斜面B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推力F分别作用在A,B上,A,B均保持静止不动。
则()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B与地面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C.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三、实验题27.实验小组利用图1来探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①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应接_____电源.A.交流4﹣﹣﹣6V B.交流220V②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3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③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小吊盘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则:小吊盘的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④在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2所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分别为图中的直线Ⅰ和直线Ⅱ,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B .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C .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D .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28.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运动情况,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
如图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迹未画出。
该同学测得: 17.05x cm =, 27.68x cm =, 38.31x cm =, 48.95x cm =, 59.57x cm =, 610.21x cm =,则打下点B 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m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m/s 2。
(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9.在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 、B 、C 、D 、E 、F 、G 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f =50 Hz 的交流电源.(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正常接入电压为________V,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打下E 点时纸带的速度E V =________(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3)若测得6d =65.00 cm ,3d =19.00 cm ,物体的加速度a =_______2m /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 >50 Hz ,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30.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的某点B 处,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后,用重力为F 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每次滑块从同一位置A 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
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
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1 2 3 4 5 F /N0.49 0.98 1.47 1.96 2.45 t /(ms)40.4 28.6 23.3 20.2 18.1 t 2/(ms )2 1632.2 818.0542.9 408.0 327.6 4221/[10(ms)]t--⨯ 6.1 12.2 18.4 24.5 30.6(1)为便于分析F 与t 的关系,应作出_________的关系图象,并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描点作出该图线_________;(2)由图线得出实验结论:F 与t 2的关系为__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3)设AB 间的距离为s ,遮光条的宽度为d ,则小车加速度a =_________(用题设条件中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