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 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物理)(1)

高一 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物理)(1)

高一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物理)(1)一、选择题1.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本书,下列有关书与桌面之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受的重力就是桌面受到的压力B.书受到了支持力是因为桌面产生了形变C.书发生了形变,因此书受到了支持力D.桌面受到的压力和桌面给书的支持力不是桌面与书之间的相互作用2.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2 N、4 N和5 N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其合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A.0 N,11 N B.1 N,11 NC.1 N,9 N D.0 N,9 N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却不一定越大B.同一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能是一对平衡力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A.速率B.速度C.位移D.静摩擦力5.如图所示,在前进的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使物体不致下滑,车厢前进的加速度至少应为(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μg B.gμC.gμD.g6.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比在地面上时要小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牛顿、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力、速度、路程均为矢量C.只有细小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D.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9.我国“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太空物理课”。

在火箭发射、飞船运行和回收过程中,王亚平要承受超重或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是( )A.飞船在降落时需要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王亚平处于超重状态B.飞船在降落时需要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王亚平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绕地球匀速运行时,王亚平处于超重状态D.火箭加速上升时,王亚平处于失重状态10.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在丙图中,小孩用大小为90N水平力推动木箱匀速运动.则()A.甲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B.乙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C.丙图木箱受到摩擦力D.上述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00N11.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20N的水平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末撤去拉力,第5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v=8m/s;a=0 B.v=8m/s;a=2m/s2C.v=10m/s;a=0 D.v=10m/s;a=2m/s2 12.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减小C.不断变大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13.如图所示,气球静止时对其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受重力、绳子拉力和空气浮力作用B.受重力、绳子拉力作用C.受重力、绳子拉力和空气作用力D.受重力、空气浮力、空气作用力及绳子拉力作用14.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0 B.2m/s2,水平向右C.4m/s2,水平向右D.2m/s2,水平向左15.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据此图象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质点在第1 s末停止运动B.质点在第1 s末改变运动方向C.质点在第2 s内做匀减速运动D.质点在前2 s内的位移为零16.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3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2,后3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2v,则物体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3v/4 B.3v/2 C.v D.2v/317.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块之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A.0 B.mg C.12mg D.4mg18.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极限法B.控制变量法C.放大法D.等效替代法19.如图,汽车向右沿直线做匀减速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用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A.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2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20.如图所示,一电梯在缆绳的拉动下向下做减速运动,则()A.电梯中的人处于失重状态B.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与人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由于缆绳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二、多选题21.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A、B间相互接触但无压力.取g=10m/s2.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A.弹簧弹力大小为20NB.B对A的压力大小为12NC.A的加速度为零D.B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2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1kg的足够长的木板A,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2kg的物块B,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μ=0.1,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假定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物块施加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拉力2F=3t(N),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则()A.t=ls之后,木板将在地面上滑动B.t=2s时,物块将相对木板滑动C.t=3s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D.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3m/s223.如图所示,倾角θ的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物体可能沿虚线运动B.物体可能沿水平方向运动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D.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24.如图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公路行驶,甲乙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0,假设两车相遇时会错车而过而不会相撞,则关于两车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有可能相遇两次B .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可能不相遇C .若乙车在前,且在t 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两次D .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 1时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相遇一次25.如图示,两物块质量为M 和m ,用绳连接后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拉物块M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中间绳子的张力T ( )A .T 的大小与运动情况无关B .T 的大小与θ无关C .T 的大小与μ无关D .以上说法都不对26.如图,水平面光滑,水平恒力F 作用在木块上,小车和木块间无相对滑动,小车质量为M ,木块质量为m 。

它们共同加速度为a ,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则在运动过程中(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μmgB .木块受到的合力为FC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aD .小车受到的合力为+MFm M三、实验题27.图(a )所示实验装置中,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a 可通过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1)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时应调节轨道的______以平衡摩擦力,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2)利用本实验装置还可以测量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某同学利用本实验装置(已平衡摩擦力)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的倒数1a与钩码质量的倒数1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若该直线斜率为k,纵截距为b,则可知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M=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2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请完成下面的问题:(1)实验分两步,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下面的做法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有:(____________)A.把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适当抬高B.连接小车与定滑轮的细绳要调成与木板平行C.为了让小车的加速度大些,应该尽可能增加钩码个数D.将连在小车后的纸带尽可能放平顺,以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3)如图为某同学实验后,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作出的a F图像,可以判断该同学在实验中存在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分析实验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探究物体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 某实验小组测得位移s和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测的物理量123456时间t(s)0.89 1.24 1.52 1.58 1.97 2.15位移s(m)0.250.500.75 1.00 1.25 1.50(1)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物体运动的s-t图象.(2)根据作图可判断出表格中第____组数据有错误.(3)若某同学提出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的猜想,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应作____________图象.若该猜想成立,则物体做____________直线运动.30.“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B.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应该接直流电源C.实验过程中,小车质量应该远小于悬挂的重物的质量D.实验过程中,细线应该与长木板平行(2)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该同学发现纸带有图乙中的两种穿法,感到有点犹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