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髋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指导
一、全髋置换术概述:
正常人体的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近端的股骨头构成。

全髋关节置换术,即用人工材料置换、重建人体病损的髋关节中已破坏的软骨和骨。

全世界每年进行的髋关节置换术超过100万例。

60岁以上髋关节严重疾患,经非手术疗法无法缓解症状者,需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适用于骨关节炎、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疾病。

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病人的身体状态有一定的要求:
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全髋关节置换术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关节功能与术后和出院后功能锻炼情况有关;要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置换后的人工关节。

三、手术适应症:
1、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5、类风湿性关节炎;
2、强直性脊柱炎;6、创伤性骨关节炎;
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某些类型的骨肿瘤;
4、股骨颈囊内骨折;8、某些类型的髋部骨折.
四、手术禁忌症:
1、各种炎症
2、病理性肥胖
3、神经性病变
4、下肢严重的血管性疾病
5、髋部肌力不足
6、骨骼发育未成熟者
7、髋关节周围皮肤缺失8、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困难者
9、未控制的重要脏器疾病
五、患者术前条件:
1、自愿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
2、身体状态良好,如果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患,要经过系统的内
科治疗,病情平稳方可手术;
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病情尚稳定。

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检测,是
评价病情是否稳定的较好标志;
4、停服非甾体类药物,如阿斯匹林,芬必得,扶他林,戴芬,英太青等,以防
止术中、术后出血或肾功能影响;
5、全身隐匿性感染病灶,例龋齿、中耳炎,鼻窦炎等需要及时治疗。

六、术前护理:
术前评估:服药史、疾病史、各系统功能、营养状态、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血管超声检查。

术前用药:镇静剂、抗生素、激素、低分子肝素钠(LMWH)
心理护理、皮肤准备:足癣、功能锻炼、助步器应用、
便器的使用。

术前晚准备:禁食禁饮、促进休息和睡眠个人卫生。

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备皮、更衣、除去一切饰物、假牙、排空膀胱。

术后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引流管液体出入量、
伤口敷料渗出情况、鼓励深呼吸、咳嗽。

提供充足营养;输液、输血、用药护理;
疼痛管理;正确体位;皮肤护理;功能锻炼
预防并发症:脱位、DVT、PES、感染。

七、术后体位:
1、平卧位时,患肢置中立、外展
位,两下肢之间放置三角形的
海绵枕,以防内收后髋关节向
外脱位。

平卧位时,腘窝处置
一海绵垫,保持膝关节屈曲
10-15度。

2、术后一天以后,可取半卧位,
但床头抬高不宜超过30度,
以避免髋关节向后脱位。

3、术后一周,可取床头抬高45
度-60度的卧位,但不宜超
过90度。

4、患者使用便器时,切忌屈髋,应将骨盆整个托起,防止脱位。

八、髋关节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被动直腿抬高运动:
若下肢肌力差或疼痛明显,医务人员指导并示范,由家属辅助做直腿抬高练习3-5分钟。

屈伸膝关节运动:患肢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地屈曲膝关节,保持(或维持)最大屈曲位5-10秒钟,然后伸直膝关节。

双腿并拢,屈膝下蹲,坚持5秒后站起。

每天2-3次,每次5-10下
伸膝关节运动:足跟抬离床面至患膝伸直,保持5-7秒后轻轻放下。

每天练习2-3次,每次15-30下。

髋外旋:保持下肢伸直,向外轻度旋转开肢体;
髋外展:保持足趾向上,下肢伸直,向外展开肢体;
髋屈曲:曲膝,向臀部滑动足跟,注意屈髋要小于70度;
伸髋:收紧臀肌,略做抬高臀部动作保持五秒钟;
屈髋:抬膝,注意要小于70度;
伸髋:伸直膝,向后伸展下肢;
髋外展:下肢伸直,向外展开肢体;
股四头肌:绷紧大腿肌肉,尽量让膝关节后部接近床面,保持5秒钟;
曲膝:髋自然伸直,向后弯小腿;
踝关节:屈伸踝关节。

手术后第2-3天:采用渐进式下床,先坐于床缘约5分钟,若无头晕不适,可使用助行器,患肢不负重,站立于床旁5分钟,待无不适,再以
助行器协助病房内走动。

正确的下床姿势:将患肢移近床沿,将小腿慢慢下降,尽量不要将体重放在患侧,健侧手扶助行器,患侧手扶床沿,慢慢站立。

助行器行走练习:根据医嘱,术后3-4天,病人下床活动,并学会正确使用助步器。

提起助行器放在前方,患肢先行,向前迈一步,步伐不易太大,达到助行器的一半为宜
迈另一侧健肢
拐杖使用方法:让身体的重量由健肢来支撑,两支拐杖及患肢同时跨出一步后健肢跟进。

上下楼的正确姿势:
站稳以双拐支撑身体健肢先上楼梯再以健肢支撑重双拐和患肢同时跟上
健肢支撑体重患肢下楼梯双拐支撑体重
双拐先下楼梯健肢再下楼梯
手术第3天以后: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可于病房走廊步行,活动不超过20分钟。

强化康复训练:加强肌肉训练,为了术后髋关节的稳定,预防关节脱位,术前术后加强下肢肌肉训练十分重要。

负重练习:坐位屈膝,将2-4斤物品放于患肢脚踝处,患肢伸直并抬高,坚持5秒钟,然后放下。

每天2-3次,每次15-30
下。

九、人工髋置换术后注意事项:
十、出院护理干预:
一般术后2周出院休养,患肢功能恢复需时较长,须教会在家锻炼方法或注意事项,出院后不定期电话回访患者,询问恢复情况并指导功能锻炼:
1、坚持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锻炼,以及髋关节、踝关节屈伸运动,
3次/d,10~15 min/次。

禁止4 周内侧卧和90°坐位,患侧髋关节屈曲<70°;
2、术后1个月后可健侧卧位和坐位,但侧卧时患侧肢体下应垫一厚度为30cm 左右的海绵块,防止髋内收。

术后2个月开始负重,可各种姿势的卧位;
3、利用助行器纠正步行姿势,正确的转身和上下楼梯;
4、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如翘二郎腿和坐位穿鞋,坐矮凳等。

十一、出院注意事项:
1、早晨起床可先活动双腿关节再下床;
2、出院六周内侧卧时,仍需将一枕头放于两二腿之间,如果没有不适的感觉,
可以躺向患侧,但也要将一枕头放于二腿之间;
3、伤口缝线拆线后1~2天可洗澡,以淋浴方式较为方便,使用盆浴要小心进入
浴盆;
4、所有会使髋关节内收或髋关节屈曲超过90度的姿势都是禁忌;
5、性活动和驾车约六星期后可恢复;
6、出院后需继续使用助行器或拐杖,待返诊时可向医师询问进一步建议;
十二、护士在电话回访时若患者有下列情况,应通知其立即返院就诊:
(1)患部有皮肤发红,压痛增加,肿胀,发热,渗出液;
(2)严重疼痛,活动量无法增加;
(3)因跌倒而致髋部受伤;
(4)在髋关节有异常爆声,脱臼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