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110KV变电站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

市110KV变电站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某市110KV变电站工程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某市供电公司1.1.3承办单位概况某市供电公司是一个拥有总资产8.36亿元的国有中型(一)企业,现有职工375名,农电572名。

拥有220KVA电站2座,主变容量607KVA,110KV变电站5座,主变容量36.67KVA,35KV 变电站22座,主变容量46.955×104KVA,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378.17km,10千伏配电线路1612.75km。

公司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自动化。

近年来,某市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宗旨,强化安全生产机制建设,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和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三级安全网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为提高服务质量,公司将“彩虹工程”纳入了常态运行,坚持召开新闻发布会、社会监督员会、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制度,及时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公司突出抓好个性化服务,投资30万元购买了电力综合服务车,对低压业扩客户实行“一站式”上门服务,同时在全省县级供电企业中率先建立了客户服务监控中心,实行24h服务。

实现了业扩报装的全过程服务和事故抢修的快速反应机制,给客户及时提供了个性化、无障碍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广大客户的好评。

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公司连续多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电力工业部授予全国供电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1.2项目概况1.2.1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某市某镇纬三十五路以南,区二路以西。

1.2.2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999.9m2,总建筑面积1600m2。

变电站主变容量 2×50MVA,线路:同塔双回线路,官路站新出两回线路供电LGJ-240导线5km。

1.2.3建设期限本工程建设期限为9个月(2010年3月-11月)。

1.2.4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927.5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771.1万元,其他费用112.2万元,预备费用44.2万元。

1.2.5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927.5万元,单位自筹资金927.5万元。

1.3编制依据1、《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2、《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3、《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4、《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5、《某城市电网规划导则》6、《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7、《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8、《某电力“2008-2012年”滚动规划》9、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1.4结论与建议1.4.1评价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某市城市总体规划。

2、项目建成后,某电网结构进一步完善,电能质量进一步提高,电能损耗将明显降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项目建成后,能够提高某市的供电能力和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完善110kV变电站站点布局,有效利用和增加高压配网资源,缩短10kV供电半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降低线损。

1.4.2建议本项目为社会公益性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资金管理,以确保项目的正常建设和运行。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供电事业关系到广大企业及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我国电力事业,保障电力充足供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及企事业单位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是摆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转设场所。

变电站能力的增强,可以促进城市用电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城乡企事业单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某中心城区的“一城四区两翼”城市规划,随着某中心城区的建设,用电量急剧增加,用电单位逐年增多,而某区域电网内,地方小火电容量小,只有12兆瓦,主要依靠电网供电,已不能满足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某镇为某市北部经济发达乡镇,是某城镇建设的北向发展轴心,拥有食品、机械等龙头企业,负荷增长较快。

另从电网布局考虑,建设110kV 变电站可为35kV后屯站、某某莱站等提供第二电源,以完善35kV 电网结构,提高某北部供电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

因此,为满足某北部用电负荷增长需求,某市供电公司根据《某电力“2008-2012年”滚动规划》,提出实施某市110KV变电站工程。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变电能力的需要某市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指导思想是,适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优化资源配置,开拓电力市场,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技术水平和自动化水平,解决电网电能损耗高、供电可靠性低、电能质量差等问题,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发展战略要求,建成电网结构坚强、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安全、优质、高效运行的与某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地位相适应的、达到国内较先进水平的某电网。

2、项目的建设是为满足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某市的国民经济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已形成了由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建材等主要行业和门类构成的工业生产体系。

2010年一、二、三产业结构将调整为5︰60︰35;成为某湾区域性现代制造业与加工业的重要基地。

随着用电单位的逐年增多,用电量急剧增加,而某区域电网内,地方小火电容量小,只有12兆瓦,主要依靠电网供电,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本地区的供电能力和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而且对经济建设、吸引外来投资、带动周边土地增值等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某市概况及发展规划3.1某市概况3.1.1基本情况某是某所辖七区五市之一,位于某半岛西南部,某湾西北岸,东邻某、某,西连某某、某,南接某,北依某某,东南与某市区隔海相望。

全市总面积1210 km2,总人口79万人。

某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某某、某某、某某铁路横贯境内,某某、环某湾、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纵横交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改革开放以来,某市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随着某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主导产业体系,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某省县市首位,是环某湾经济带上重要的工业加工、仓储物流基地。

2008年完成全市生产总值477.2亿元,人均GDP达8116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6.8︰57.4︰35.8;实现税收总额38.5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6元。

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某省首批小康县(市)之一。

3.2某市发展规划3.2.1经济发展规划随着某市挺进西海岸战略的实施,某进入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升级的黄金期,又是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深刻变化的凸显期。

根据《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期间,某将在大制造、大物流、大商贸三大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半岛枢纽、制造基地、物流中心、千年商埠的功能更加突出,把某建设成为某半岛与某实现一体化的战略枢纽;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电子部件加工制造基地;延续商埠文化和海运文化、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到“十一五”末,某综合竞争力和人的全面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全面实现“3211”目标,即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3.2.2城市总体规划根据《某市总体规划》,到“十一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4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0%,“一城四区两翼”发展布局更加完善,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化面积9平方米,基本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加快融入大某城市发展体系,突破县域发展模式,加速向某湾西北岸城市新区迈进。

进一步加快新城区开发,有序推动东湖新区建设,不断集聚人气、商气。

加快改造升级老城区,稳步实施片区综合开发和“城中村”改造,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支撑力。

把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有机结合起来,搞好新老城区的对接,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品味和竞争力,打造适宜人居、创业和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城市。

新城区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主,完成道路、绿化等一批市政设施工程;老城区进一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拓宽改造城市干道,到2010年完全实现老城区雨污分流,最大限度地扩大老城区绿地面积,进一步完善老城区的商贸中心功能。

3.2.3城镇发展目标某市的城镇发展目标是以功能化、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立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强重点地段的更新整治,推动新区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3.3某市电网状况与经济技术指标1、某市电网状况截至到2007年底,某市电网最大供电能力为61.2万千伏安,以220kV某站和匡正站为主供电源,高压电网以110kV和35kV 为主,其中110kV变电站6座,35kV变电站22座。

拥有110kV 线路9条,35kV线路35条,10kV线路180条,长度1648.33千米;配电变压器5117台,容量1165230千伏安。

某市电网内有热电厂一座,装机容量12MW,上网电力约10MW,主要依靠上级电网提供电源。

某市2007年电源统计见表3-1某市2007年电源统计表表3-1 单位:MVA、MW、万kWh2、电网运行特点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某市电网电源由220kV某变电站和220kV匡正变电站供电。

某变电站现运行有二台降压变压器,容量为2×12万千伏安(2008年6月扩建为2×18万千伏安),匡正变电站现有二台降压变压器,容量为2×18万千伏安,两站分别通过220kV某某匡、匡庄、崂某某以及某某高线与某、潍坊电网联接。

110kV变电站6座,35kV变电站22座。

拥有110kV线路9条,35kV线路35条,10kV 线路180条,长度1648.33千米;配电变压器5117台,容量1165230千伏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