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音乐教学法试题

自考音乐教学法试题

(一).填空题
1、音乐教学法研究的是,着眼于音乐教学活动的研究与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

2、1897年,清政府创办了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课程。

3、1922年,采纳了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说明学科教育研究注意到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是学科教育的一大进步。

4、1939年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施行要点》,正式将课程定名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目的在于纠正师范教育中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教材研究的问题。

5、1957年教育部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将“教学法”课程恢复定名为“教材教法”课。

6、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7、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

8、是很广泛的,既包括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包括了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

它们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9、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
和的艺术门类。

10、音乐教育的特征:、、、。

11、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一、,其体现在:1、美化心灵的作用。

2、调节情感的作用。

3、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的作用。

二、,其体现在:1、超越现实的作用。

2、振奋精神的作用。

3、信号象征的作用。

三、,其体现在:1、健全大脑的作用。

2、健康心理的作用。

3、人际关和谐化的作用。

四、,其体现在:1、愉悦养性作用。

2、怡情健身作用。

3、参与自娱作用。

12、音乐教育的协同教育功能——协同效应包括:、、。

13、《论语》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明音乐教育的主体效应是它的。

音乐教育具有、、、的作用。

(二).简答题
14、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儿童期通常指一个人从出生到青年时期,其身心发展经历了六个较大的阶段。

15、舒特-戴森和加布里埃尔1981年关于各年龄阶段音乐发展主要特征归纳,作为简要的概括。

音乐发展主要特征
16、音乐审美能力
17、音乐审美趣味主要表现
18、影响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的因素:
19、音乐教学基本原则包括:
20、以中小学为主要对象常用音乐教学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标准,我们根据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对当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归纳如下:
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三、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四、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21、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22、音乐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23、常见的音乐教学媒体:
24、运用音乐教学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人与工具的关系,态度积极。

二.正确处理主与辅的关系,讲求实效。

三.正确处理优势与局限的关系,整体优化。

25、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教学原则
26、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27、奥尔夫乐器分类
打击乐器
音条乐器
28、卡巴列夫斯基主要音乐教育主张:
29、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