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导读:范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技工教育的创新发展,现就全省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技工教育教学质量,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依据职业标准,对接产业发展,开展职业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评价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课程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育人为根本。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加强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基本术语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和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是详细阐述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技能人才。

掌握专门知识与技能,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具备相应的实践工作经验,并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中能够独立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人员。

职业能力。

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

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是指从事相应职业所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职业素养、与人交流、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人们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特定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作标准的把握、工作方法的运用、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材料的选择等。

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的,具备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的综合性任务,对从事一个职业具有典型意义,是一体化课程开发的依据。

四、招生对象与学制按照《江苏省技工院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文件执行。

五、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包含总体培养目标与层级培养目标两部分,层级培养目标分为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预备技师培养目标。

总体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中级技能人才和具有高超技艺、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

层级培养目标中级技能人才应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能按照工作要求及工作程序,独立或合作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高级技能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能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独立解决非常规性专业问题,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力。

预备技师应掌握精湛的技艺,具有独立解决复杂性、关键性和创新性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工作设计能力。

培养目标编写体例为:“培养面向**类型行业、企业就业、适应**职业及相关工种和岗位群工作,胜任**工作任务,具备**职业素养,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技能人才。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包含职业素养、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必修课程。

2、专业能力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一体化课程和综合训练课程。

3、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分必选和任选两类,主要包括职业能力提升,生产岗位实践等课程。

教学安排1、每学期教学时间为20周,周课时一般在24~30学时以内。

2、学分计算以课程学时数为主要依据。

教学课程,以16~20个学时为l学分。

其他课程,以30学时或一周为l学分。

学分的最小单位是0、5分。

3、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体育与健康等公共课按照部颁《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开设。

职业素养课程按照省版课程标准开设。

七、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内容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招生对象与基本学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2、能力结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3、素质结构职业面向与职业资格1、职业面向2、职业资格课程体系1、一体化课程序化表2、课程体系结构3、一体化课程简介教学时间分配表教学时间安排表教学保障1、师资条件2、实训条件3、教材建设4、数字资源建设教学实施建议1、教学模式2、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2、课时及学分分配3、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八、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程序广泛开展企业调研,对接职业标准,通过职业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做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序化一体化课程,确定课程结构,明确教学内容;通过任务分析,落实能力培养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九、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按照《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相关要求执行。

【篇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⑴建立“动态化”调整机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①深入“行企校”调研,对比分析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基础。

根据品牌与类型差异,遴选岳阳申湘别克、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9家企业,深入调研不同品牌、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面向的汽车服务企业相同岗位、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要的差异。

深入各职业院校调研,客观的分析学生学习经历与知识结构,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对各岗位进行筛选、排序,确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职层次的专业定位。

②组建“高水准”团队,建立适应专业动态发展的调整机制。

深化湘北汽车城、岳阳申湘汽车集团、华君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制,聘请岳阳市汽车维修办公室主任陈亮为主任委员,岳阳申湘技术总监陈东文、湘北汽车城副总经理刘俊、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陈红阳副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等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制度,形成动态调整机制。

③融入“高精尖”标准,建立适应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培养定位与企业人才需求,结合汽车产业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岗位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专业建设理事会的指导下,动态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方案既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形成专业特色。

⑵以“订单班”建设为主导,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在巩固现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完善合作机制,开辟“众泰班”、“华君班”、“顺通班”、“湘北班”、“申湘班”5个订单培养班,订单比例逐步达到85%以上。

以订单培养为主导,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实现培养方案共订、培养过程共管、师资队伍共培、课程资源共建。

⑶以“校中厂”、“厂中校”建设为主体,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①“校中厂”培养模式专业教研室制定学生课堂、课间实训计划,安排学生进入“校中厂”进行实践,实行企业化管理,目标考核,以实际生产任务的要求进行实训教学,每周不低于60人/次,每年不低于3000人/次。

②“厂中校”培养模式联合岳阳市和华容县汽车维修及服务企业,建设产学合作联盟,联盟内企业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到联盟内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教师可以去联盟内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联盟内企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到学校来指导实训教学,通过将教学带入企业,建设“厂中校”,更进一步扩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途径。

③“校中厂、厂中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依托“校中厂”和“厂中校”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与教学资源,共同组织教学,共同评价学生,实现“四个有效对接”的目标。

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创新了”校中厂、厂中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⑷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强化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

建立以教学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德育处、就业处、实训处、专业教研组以及全体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管理领导小组。

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实训处就业处职责、教务处及专业教研组职责、实习指导老师的职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借助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售后服务体系,借鉴ASEP项目的管理与运作模式的先进经验,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把职业活动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培养各环节中。

根据培养目标,按照企业的需求,打破原有的学期界限,实行“小学期”制,将传统的3个学年6个学期,改为4个阶段8个学期,学生通过校内外各两个阶段学习,实现以校内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和校外岗位体验,凸显顶岗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保证真正意义上的工学交替,完成由“初级工”到“中级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目标。

【篇三: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调研分析行业和区域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历史传统认识的改变和新的要求,追求更有意义的人文环境,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成为一个新焦点。

艺术设计越受到重视,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这一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便成为许多高校办学的热点。

预测2011年全国高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总数比2010年增长了50万,而就业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河北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左右,与本科生基本持平。

2011年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人数进一步增加,但高职高专毕业生艺术设计类的就业率仍然位居较高的水平,日益火爆的艺术设计热潮就鲜明的说明了这一点。

城市规划建设、城镇化规划发展、房地产业的兴起、建筑装饰行业的迅速崛起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由于我校地处河北省的西北,与内蒙古、山西接壤。

同时,有怀来、赤城、涿鹿也处于环北京经济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张家口市这几年的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广告业,设计类相关行业。

但由于地域经济方向、文化教育、经济收入、人们的认识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本地区相关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张家口市区的设计类注册公司数量不少,但在规模,实力上明显较低。

能够在全省甚至全国有影响的设计公司寥寥无几,大多数设计公司规模较小,并且呈行业经营的也较少,还有一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的管理经营形式,并且这一类型不占少数。

在人员需求上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型公司需要有至少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由创意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

而占多数的小型设计单位需要的又是既精通设计而且又能进行设计设备使用、维护的全方位人才。

在近一段时期内本地区的人才需求不会再有太直接或明显的变化,但随着今后人们生活水平的、审美意识的提高,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间发展现状会有一得大的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