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合比设计与材料

配合比设计与材料

配合比设计与材料一、混凝土混凝土是按设计比例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混合拌合,并经浇筑、养护获得预定形状、强度和性能的建筑材料。

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主要有工作性、含气量与凝结时间三项,而工作性包括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易密性四种特性。

混凝土的流动性1.坍落度:坍落度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常用的塑性混凝土(坍落度3~22cm)。

2.工作度VC值:VC值适用于碾压混凝土。

3.坍扩度:坍扩度适用于坍落度大于22cm的自流自密实混凝土,用混凝土坍落后扩散直径的大小来表示。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因素有用水量、骨料最大粒径、砂率、骨料、水灰比和骨灰比、外加剂、水泥品种、掺合料、搅拌时间、温度。

三、配合比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耐久性、变形性能等要求和施工要求的和易性的需要。

水胶比、砂率、单位用水量以及粉煤灰掺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这些关键参数与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合理的确定这些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强度、耐久性、变形性能等设计要求和施工和易性需要,并达到降低水泥用量、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的目的。

配合比设计参数选定3.11.水胶比:应根据设计提出的混凝土强度、抗渗性、抗冻性、拉伸变形等要求确定。

水胶比:是指单位体积混凝土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用水量是以砂石骨料饱和面干状态为准)。

可用W/(C+F)表示。

水胶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参数和主要因素。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水胶比的大小。

水胶比的倒数即胶水比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存在着直线关系。

水胶比的选择应通过试验,建立混凝土水胶比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曲线,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满足设计技术指标要求的水胶比。

影响水胶比大小的主要因素与混凝土设计指标、设计龄期、抗冻等级、极限拉伸值、骨料性能、掺和料和外加剂品种及掺量等密切相关。

水胶比是影响和决定混凝土耐久性和多种性能的最重要的参数,因而,在配合比设计中应高度重视水胶比的选择。

近年来,不论是严寒的北方或温和的南方地区,抗冻等级已成为混凝土主要的设计指标之一,抗冻性能是大坝混凝土耐久性极为重要的指标。

2.砂率:应通过试验选取最佳砂率值。

砂率的大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用水量有很大的影响。

砂率过大,砂子的比表面积增大,相对减弱了起润滑骨料作用的水泥浆层厚度,拌合物就会显得干稠,流动性减小;否则,在保持相同流动性的条件下,则需增加水泥浆用量,也即增加水和水泥的用量,从而提高了成本。

砂率过小,则骨料的空隙中砂浆数量就会不足,造成混凝土流动性,特别是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以及其它一些性能,所以应选择最佳砂率。

最佳砂率是指在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时,用水量最小时所采用的砂率。

3.单位用水量:可根据混凝土坍落度或VC值、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砂率、石粉含量、掺合料和外加剂等选定。

4. 外加剂:外加剂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能提高混凝土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减少用水量,节约胶凝材用量,降低成本,同时,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及干缩变形,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冻性能。

.3.2原材料的准备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性、连续性以及成果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材料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用的原材料(水泥、掺合料、骨料、外加剂等)试验样品,必须按材料用量计划备足同一批次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际使用样品,尽量避免二次取样,防止原材料波动导致试验结果的差异,这是保证高质量配合比试验的前提。

各种材料应根据计划提前检测,掌握配合比试验所需原材料的品质和性能。

1 胶凝材:水泥、掺合料等胶凝材料保存应避免受潮,一般采用塑料薄膜等防潮材料密封包裹。

试验拌和时,应把胶凝材料拆包分别装入带盖的塑料大桶容器,盛料应使用专门的器具,每次盛完料后应及时加盖,保持胶凝材料原状。

2 骨料:骨料需要提前一天堆放到室内料仓,宜满足饱和面干状态,表面覆盖湿麻袋保持湿润。

每天拌和前,对室内料仓存放的骨料进行翻拌均匀,并检测骨料含水率,为配合比计算提供依据。

3 外加剂:外加剂溶液需要提前一天进行配制,且足量。

一般减水剂浓度为10%~20%,引气剂浓度为1%~2%。

同时应对外加剂配制难易程度、是否沉淀进行观察评定,为拌合楼外加剂溶液配制和控制提供依据。

3.3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拌和试验是配合比试验的重点,拌和间室内温度保持在15℃~25℃。

混凝土拌制前,一般采用与配合比相近的砂浆或小级配混凝土进行搅拌机搅拌挂浆,出机用于拌和钢板挂浆。

第一罐新拌混凝土一般仅用于初步评判,不用于正式成型。

水工混凝土不宜采用人工拌和,原因是拌和量少、骨料粒径大、外加剂机理以及边界条件影响等因素,容易造成拌和结果与机械拌和存在较大差异。

拌和容量:考虑拌和条件边界效应的影响,混凝土拌和最小容量一1 般不宜少于搅拌机容量的1/3,以保证拌和物的均匀性、稳定性。

2 投料顺序:应通过试验确定。

自落式搅拌机投料顺序一般为粗骨料、胶凝材、水和外加剂混合溶液、细骨料;强制式搅拌机投料顺序一般为细骨料、胶凝材、水和外加剂混合溶液、粗骨料。

其中,应在计算好的水中盛出少量水以备冲洗盛外加剂容器,然后将外加剂溶液倒入剩余水中。

3 拌和卸料:按规定时间搅拌好的混凝土卸料后,应用镘刀将罐内的浆体尽量刮净,然后将搅拌机恢复到原位,及时遮盖湿麻袋或加盖,防止搅拌机内干燥,以备连续拌和。

刮出的浆体和出机的新拌混凝土混合翻拌三遍,观察评定混凝土外观和匀质性。

用于成型的新拌混凝土,应及时用湿麻袋覆盖,避免坍落度损失过快影响试验结果。

3.4和易性试验大量试验发现,新拌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水泥水化等原因造成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经时损失不可避免,因此,对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要进行大量反复的试拌,掌握混凝土拌和物的稳定性和规律性,这是配合比试验的关键。

试验时,仪器和工具与新拌混凝土接触部分应提前润湿或挂浆。

1 过湿筛:对出机的新拌混凝土进行拌和物性能试验时,若骨料粒径大于40mm,应采用湿筛法剔除大于40mm粒径骨料,筛前应用喷雾器或湿拖把对方孔筛润湿。

过湿筛后的拌和物,需两人采用小方铁锹对翻三遍。

2 温度测试:将温度计插入出机后的混凝土中50mm~100mm,温度测试完备后方可拔出温度计,同时记录室温。

3 坍落度(VC值):一般两人同时在钢板上平行进行坍落度试验,减小人为误差;碾压混凝土VC值一般测试两次。

同时,需要进行坍落度(VC值)的经时损失试验,为施工提供依据。

4 含气量:对抗冻等级要求高的水工混凝土,含气量测试采用精密含气仪。

装料时严禁工具碰撞含气仪量钵沿口,试验后应及时对含气仪气阀保护清洗。

同时,要进行含气量与坍落度(VC值)经时损失的关系试验,为拌合楼质控、施工浇筑及混凝土耐久性提供依据。

5 含砂评定:含砂情况对混凝土性能有很大影响,一般采用三种方法评定:一是用镘刀抹混凝土拌和物表面,二是通过振动台振实过程中测试试模内混凝土泛浆情况,三是在仓面观测振捣器振捣时混凝土泛浆情况。

6 表观密度试验:表观密度试验采用原级配混凝土,四分法装料,用振动台试验。

常态混凝土一次性装料,碾压混凝土分层装料,以混凝土振实泛浆为准。

7 凝结时间:对新拌混凝土拌和物过5mm湿筛,将砂浆装入凝结时间试模。

常态混凝土临近初凝、终凝时应加密试验,碾压混凝土按等时段(每隔1h~2h)进行试验。

试验数据宜采用计算机计算绘图。

3.5混凝土成型1 成型粒径:采用标准试模进行成型时,混凝土拌和物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试模最小断面尺寸的1/3,用于成型强度、弹模、抗渗、抗剪、抗折等试验的混凝土过40mm湿筛;用于成型极限拉伸、抗冻、干缩、湿胀等试验的新拌混凝土过30mm湿筛;过筛后拌和物必须翻拌均匀。

全级配试验采用450mm×450mm×450mm和φ450mm×900mm试模。

2 试模装料:成型前,试模内壁应均匀刷油,以不浸纸为宜;成型时,应将同型号试模放在混凝土拌和物旁摆放整齐,采用小方铁锹按试模对角线正反方向均匀装料,避免骨料集中。

碾压混凝土、全级配混凝土成型时需注意分层装料。

3 试模振捣:混凝土成型时需用振动台机械振实;由于人工插捣成型试验结果偏差大,不宜采用。

振实过程中,可用抹刀光面贴试模内壁插数下,以排除气泡空隙及使骨料表面布浆。

碾压混凝土振动成型以泛浆为准。

全级配混凝土成型宜采用软轴振捣棒进行插捣。

.4 抹面编号:成型后试件摆放位置要做好标识,及时抹面编号,编号一般分三行编写,三行分别为试验编号、龄期、试验日期。

5 试件拆模:试件编号后宜及时放入养护室养护,也可采用薄膜覆盖并加盖湿麻袋保湿。

拆模时间视混凝土强度等级、粉煤灰掺量、凝结时间以及气候条件决定。

拆模后的试件应及时送入养护室养护。

3.6混凝土养护养护是保证硬化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精度十分重要的必要条件。

1 养护室条件:必须满足温度20±3℃、湿度大于95%的保湿保温条件,应安装恒温恒湿自动控制仪、喷雾设施和空调等措施。

2 试件摆放:混凝土试件摆放间距为10mm~20mm,试件按试验日期摆放在规定月份的养护架上,方便试验和检查。

3.7硬化混凝土试验硬化混凝土试验必须符合规程规范的要求。

试验时,混凝土试件从养护室取出后要注意保湿,及时进行试验。

1 物理力学试验:强度、弹模、抗剪、抗弯等试验一般采用1000kN~2000kN的试验机,极限拉伸一般采用100kN~300kN的试验机。

若进行全级配混凝土试验,根据强度等级,一般采用5000kN~10000kN的试验机。

2 抗冻试验:宜采用微机自动控制的风冷式快速冻融机。

试验前,抗冻试件至少在养护室标准温度的水中浸泡4天;试验时,擦去试件表面水分,测试试件的初始质量和自振频率,基准值一定要测试准确。

3 抗渗试验:采用混凝土抗渗试验仪进行试验。

试件到龄期后,从养护室取出试件,待表面晾干后,用钢丝刷将圆锥体侧面浮浆清除,然后用毛刷刷去粉尘。

一般在试件侧面采用水泥黄油腻子密封,其比例:水泥:黄油=3:1~4:1。

在试件侧面将配制好的密封材料用三角刀均匀刮涂1mm~2mm的力将试件200kN~100kN厚,然后将试件套入抗渗试模中,在试验机上用.压入套模中。

试验结束后,及时将试件在试验机上退出、劈开、标记,测量渗水高度。

4 干缩试验:干缩室必须安装空调,确保恒温干燥条件,试验采用卧式测长仪,门上应留有玻璃观察窗,防止试验时发生意外。

5 数据处理:试验数据宜采用计算机处理,编制相应的计算处理程序。

记录应符合国家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要求。

3.8施工配合比选定根据混凝土设计指标、施工要求以及现场复核试验结果,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