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世纪中期以后设计与人的关系变化工艺美术运动之前,18世纪的设计活动主要是手工艺设计,是为权贵和上层贵族服务的设计。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设计从思想层面上也为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理论家拉斯金认为:艺术家已经脱离了日常的生活,只是沉醉在古希腊和意大利的迷梦之中,这种只能被少数人理解,为少数人而感动,而不能让人民大众了解的艺术有什么用呢?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创作的,如果作者和使用者对某件作品不能有共鸣,并且都喜欢它,那么这件作品即使是天上的神品也罢,实质上只是一件十分无聊的东西。
但是由于他们一方面主张设计为大众服务,另一方面反对工业化,反对批量化生产,并没有真正的做到设计为大众服务。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它在各个国家体现出的风格和形式完全不同。
在法国,代表人物加雷,其作品主要以手工艺进行生产,并未达到为广大群众服务。
而在比利时,范德·威尔德主张理性设计,强调批量生产的合理化的思想是为大众服务的。
虽然新艺术运动同工艺美术运动一样是想为大众服务的,但它发展到后来仍是形式大于功能,为艺术而艺术,没有真正的实现设计为大众服务。
到了现代主义,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使设计成为为广大人民服务的重要转折。
功能主义的出现,体现了为人设计的核心。
到了包豪斯时期,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高峰。
其功能主义的原则,设计的出发点既是功能,即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战后,设计的中心移至美国,人们更加的开始探索设计的功能实用,并且设计的地位也在改变,从民众到国家领导人都越发的重视设计,随着产生了系统的设计教育。
纵观这些历史时期的设计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设计的发展轨迹,始终是围绕着人在变化的,即使在某个时期稍有偏离,但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在为人服务。
二、人类对设计的影响(一)人类的需求对设计的影响作为生物体的人,既有来自生理方面的需要,如,人的饮食和休息;也有来自心理层面的精神需要,如,艺术、文学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最初原始社会到现在,人类的需也不断变化着,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设计也与之变化发展着。
“任何一件产品的出现都是为人的需要而设计的。
从本质上来说,在产品塑造的过程中,任何产品的形成均需以人为基本的出发点。
工业设计师的使命不在于重视和协调工程设计,而在于以人为本,努力通过设计来提高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质量,设计人类的生活方式。
”①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以人为本的设计是把人对工业品的多元需求、特别是人的精神与文化需求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使在以技术为主体的产品化设计中己经遗忘的人的尊严、个性与情感诉求,重新成为人的创造活动的重要尺度。
(二)科技发展对设计的影响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科技的发展带给设计重大的变革。
如工业革命后,带给设计产业的是由原来的手工业发展成为批量化的生产,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那么,科技的发展对设计的影响有几个方面:第一,科技的重大发展给设计提供新的手段,如手工设计、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现实设计等,人类设计的手段必然和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
计算机辅助设计以CAD 设计为例,CAD 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机械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第二,科技的发展给设计提供新材料。
设计与材料是密不可分的,一些重大的设计,材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飞机的设计。
20世纪初第一架载人上天的飞机是用木材、布和钢材制造的。
硬铝的出现给机体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
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地使用以硼纤维或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铝、钛、钢和复合材料已成为飞机的基本结构材料。
第三,科技的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课题。
计算机硬件软件的设计、光纤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卫星的设计等,都随着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如:计算机器件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从分立元件到集成电路以至微处理器,促使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三次飞跃。
第四,设计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可以为科学技术服务。
三、设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随着人类文明的加速迈进,人类生产力的提高,设计在当代人类的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
小到一个钥匙扣,大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无不需要设计。
同时,物质的相对丰富,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要求,肩负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任,并且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
(一)设计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几乎离不开“工具”,出行有交通工具,交流可借助通讯工具,观看文艺节目只需借助一台电视机便可足不出户,人们可以选择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居住,同样享有需要的种种信息与物质。
相当多的人夜间工作,白天休息,现代设计提供了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可能。
在更多的领域人们几乎放弃了原有的生活方式。
在都市几乎看不到用木材烧火做饭,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燃气。
人们在设计艺术创造的生存环境中,尽情地享受人生的快乐,并不断地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设计成果是现代设计与艺术的高度结合物。
一项好的设计作品使人们在享用设计带来便捷、乐趣的同时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很多人把驾车更多时候用在郊游、旅行、越野等作为精神放松的工具。
时尚款的数字手机的物质功能远不及它带给人的精神功能显得愉悦。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领域关注人的极其细微的要求,极大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服装设计考虑不同人的审美要求,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场所。
专门为婚礼设计的婚纱,参加晚宴的礼服,户外活动的休闲服饰,庄重社交的职业服装,一个人可以在多种生活环境中体验角色。
科学技术生产力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设计最终使人类实现了享用其成果,使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二)设计带给人类精神的趣味化享受设计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处处关注人的需求,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即功能,同时更高度地关注人的精神,极大可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现代设计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各种快乐,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放松。
设计师根据人们的需要设计出将简约卡通的造型,欢快的色彩,不同材质等因素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因此卡通可爱的造型,明快的色彩成为“可爱型”产品的主要特征。
例如,意大利ALESSI 公司设计师设计的一些家居产品其产品的造型特点简洁,可爱,结构简单,色彩明亮,有时还会添加一些幽默的因素。
没有复杂的图案装饰,这些正符合年轻人的追求活泼潮流的特征。
日本的HelloKitty 、Snoopy 成为T 世界上最畅销的猫和狗,正是因为准确地把握住了年轻人的心理;英国的乞丐熊、德国的泰迪熊等,一再在全球掀起收藏高潮,由于这种可爱的商品在全球创造出了大量的需求。
这些产品可爱的设计风格引起了许多人在情感上的共鸣,并且影响到设计领域则是设计师打破了传统设计风格的束缚,将这类轻松,愉快,可爱的特点运用到产品设计中。
因此,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产品都打上了此种烙印,并受到多数年轻人的欢迎,成为一种时尚,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中国设计迅速、蓬勃地发展起来。
环顾生活的周围,我们已经很难找到没有经过设计的物品,设计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设计与人之间越发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了。
参考文献:【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3【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3】董占军.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9【4】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2006.8
浅谈设计与人的关系
王斯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格雷佳利说:“设计是拿出使人满意的产品”,这句话一语道破了设计的最高准,即“以人为本”。
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现代设计史各时期设计的研究,揭示出设计的最终目的及其意义所在即是为人的服务,并分别从设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对设计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证。
[关键词]设计人
影响
【黑龙江史志2009.23(总第216期)】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