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


A 会 计 主 体
持续经营
1 2 3 4 5 6
会计分期
7 8 9 10 11 12 1~12月 ~ 月 年度
第 三 章
1.1~31 . ~ 月度
1~3月 ~ 月 季度
1~6月 ~ 月 半年度
会计分期前提的基本含义图示

意义: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意义: 意义
计 学
A 会 计 主 体
2月份财务状况如 何?经营成果怎 样?结账可知. 1 2 3 4 5 6 7
会 计 学 基 础
目的: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目的: 目的
第 三 章
虚假 经济业 务

虚假 会 计 信 息
会计 核算

会计 报告
会 2,相关性原则 relevance principle ,相关性原则 含义: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 含义: 含义 相关, 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对企业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对企业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目的:保证信息的有用性 目的:保证信息的有用性 目的 有用
初 会 计 级 3.1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学 会 基 计 3.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学 础
3.3 会计确认,计量要求 会计确认, 第 3.4 会计处理基础 三 章

§3-1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假设)
一,什么是会计假设
accounting assumption // accounting postulate
第 三 章
计 学 基 础
意义: 增加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意义: 增加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意义 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 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 有利于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 有利于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
会 计
未来 可能 实现 收入 购买股票 1 00 000元,预计 获股利20 000元.
4月 月 5月 月
第 三 章

2,持续经营假设(continuity assumption) ,持续经营假设( )

概念: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进行核算. 概念: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进行核算. 概念 学

A 会 计 主 体
经营发 展趋势
持续经营

停业清理
第 三
持续经营前提的基本含义图示
★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150元,企业按照规定可以计提相 应的坏账准备(具体做法以后讲述). 谨慎原则含义的理解图示

8,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timeliness principle
含义: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 含义: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
计 学 基 础
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 三 章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2.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 用历史成本. 用历史成本. 采用其他成本计量属性时, ●采用其他成本计量属性时,应保证所确定 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第 三 章
4,可比性原则 comparability principle ,可比性原则 含义: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含义: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 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 ●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 目的: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提高相关性 目的:
计 学 基 础
第 三 章
会 应用职业判断 计 学 基 础
重要性原则 6.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materiality principle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 状况, 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 易或者事项. 易或者事项.
第 三 章
会 计
在 会 计 报 告 环 节 的 体 现 重要信息 如企业利 润的实现 与分配等 次要信息 如企业的 原材料, 产成品等 对重要性原则含义的理解 合并 反映 突出 反映
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对资产的计量 按购置时的金额 按现时购买的金额 按现时销售的金额 按预计使用和处置产生的 未来现金流入量折现金额 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 的金额 按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 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 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债务 清偿的金额 对负债的计量 按承担现实义务时的金额 按现在偿还的金额
投资者和 债权人等
计 学 基 础
第 三 章
国家宏观经 济管理部门
会计 信息
企业内部的 经营管理者
其他方面

3.可理解性 3.可理解性
clarity
principle
计 学 基 础
含义:企业提供的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 含义:企业提供的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运用.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运用. 目的: 目的: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学 会计报 表 (财务 状况, 状况, 经营成 果等) 果等) 基 础
会计 信息
第 三 章

谨慎性原则 7.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prudence principle) 含义: 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 含义: 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 含义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 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 低估负债或费用. 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对 很 可 能 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充分预计, 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充分预计, 计为预计期间的费用或损失. 计为预计期间的费用或损失.
纵 向 可 比
会 计 学 基 础
第 三 章
★如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使用等
横 向 可 比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focus on real,not on form)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 确认,计量和报告, 确认 , 计量和报告 , 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 形式作为依据.
会 计 学 基 础
第 三 章
会 意义: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谁 意义: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意义 的经济活动,会计信息反映谁的经济信息这一问题. 的经济活动,会计信息反映谁的经济信息这一问题.
销售
计 学 基 础
第 销售收入" 记"销售收入" 三 章 伟志服装公司
记"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 百盛公司

概念: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 概念: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概念 学 有会计要素


会计 要素 内容

负 收 利
债 入 润
货 币 计 量

所有者权 益 费 用

第 三 章
货币计量前提的基本含义图示

意义:才能提供综合,概括,可比的信息. 意义:才能提供综合,概括,可比的信息. 意义 重要术语:记账本位币 行使记账功能的货币. 学 重要术语: 行使记账功能的货币. 重要术语 记账本位币---行使记账功能的货币 本位币---一个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 本位币 一个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 基 能力的货币. 能力的货币. 础 报告货币---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时使用 报告货币 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时使用 的货币,通常是所在国的本位币. 的货币,通常是所在国的本位币. 暗含的假设:币值稳定不便 暗含的假设: 暗含的假设 第 此假设的缺陷: 此假设的缺陷: 此假设的缺陷
特征:三大条件(1)拥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资金 特征:三大条件( ) 特征 (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 ) (3)独立核算 ) 第 三 章 注意二者的区别 例如:会计主体可以是:(1) 例如:会计主体可以是:( )企业或企业集团 :( (2)企业或企业内部单位 ) (3)法人或非法人 )法人或
会 计 学 基 础
初始 确认 账 簿 最终 确认 财务报告
基 础
第 三 章
2.最终确认条件 最终确认条件 (1)符合要素定义; )符合要素定义; (2)符合要素确认条件. )符合要素确认条件. 二者必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二者必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二)会计要素计量 计 ●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金额的 学 确认过程. 确认过程. 基 1.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 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
会计报表 8 9 10 11 12
报 告
基 础
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图示

会计分期的方法:各个国家不同,与财政年度同 会计分期的方法:各个国家不同, 会计分期的方法 三 我国采用日历制

各期间的长度 应相等

4,货币计量假设(money-measurement assumption) ,货币计量假设( )
第三章
会计核算的基础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本章阐述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信息 质量要求,会计确认和计量要求,会计处理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具备的前提 条件, 条件,以及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会计核算的应当 遵循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遵循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前提 条件
会计 核算
标准 要求
经济 业务 会 计 要 素
初始 确认 账 簿 最终 确认 财务报告
计 学 基 础
第 三 章

1.初始确认条件 1.初始确认条件 计 符合要素定义; (1)符合要素定义; 学 (2)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 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 (3 会 计 要 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