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快速跑说课稿篇一:50米快速跑说课《50米快速跑》说课稿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实践的能力,学会自我评价,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材分析: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分析教材如下:本教学内容是水平二《体育与健康》的跑的内容,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
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等体能,还能培养学生拼搏、顽强等心理品质。
站立式起跑竞争性强,符合水平二阶段学生的求胜与竞争欲望,学生较为喜欢,简单易学,但容易抢跑犯规。
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水平二,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动作协调性较差。
他们注意能力较弱,并且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等特点,渴望在比赛、竞争中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认可,但自控能力欠缺是这一年龄段的显著特点。
他们腿的后蹬力量不足,腿部肌肉群对站立式起跑身体重心下降、前移时所要求的肌肉静力性支撑力量不足,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较差,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站立式起跑技术动作方法的正确掌握与巩固提高。
他们在水平一学习了自然站立式起跑动作,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运动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快速跑的游戏、教学活动,认真完成50米快速跑的学习任务。
2、运动技能:学会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与方法,努力使动作协调、迅速,懂得起跑后加速跑的要求,体验起跑后加速跑的身体感受。
3、身体健康:发展快速起跑的能力,提高各肌肉群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能力。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练习、比赛中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以及与人合作的感受,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勇于拼搏争先的精神。
四、重、难点:教学重点:异侧手脚在前,重心前移。
教学难点:摆臂迅速,蹬地有力,蹬摆协调,跑的自然。
五、教学流程:本课选取体操棒为辅助教具,设置不同的游戏与诱导性练习,循序渐进解决课的重难点,达成既定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和教材特点,本次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1、准备部分:1)、谈话导入:通过学生熟悉的世界百米飞人博尔特因抢跑被判犯规,失去夺冠机会事例,引发学生的惋惜之情,同时切身感受到起跑的重要性,从而引出站立式起跑下50米快速跑的教学内容。
1分钟2)、队列队形练习:行进间裂队、并队走。
通过手持体操棒,将体操棒比作解放军手中的钢枪,伴随《解放军进行曲》的昂扬音乐,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
时间2分钟3)、接下来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棒操热身,拉伸各肌肉及活动各关节,以下肢练习为主,预防运动损伤。
时间3分钟4)、体操棒游戏,进行诱导练习。
设置离棒击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快速反应能力;设置两人互抓棒游戏,两人配合间隔2米相向站立,右手扶棒,左脚在前,听口令在棒的左侧抓对方体操棒。
渗透站立式起跑的前脚异侧臂在前的技术动作。
游戏5——8次,时间3分钟2、基本部分:1)、专项辅助练习:原地摆臂练习提高手臂摆动的规范性与频率;原地碎步跑练习,提高学生的脚步频率;原地高抬腿练习采用前后两人合作方法,搭档双手伸出掌心向下在腰部位置,练习者大腿触搭档的手掌,提高学生的高抬腿的规格,提高学生的步幅;身体前倾练习,感受站立式起跑重心前移,两脚蹬地而出的动作。
教师归纳总结快速跑的影响因素为:步幅与步频。
本环节各项目练习4-5次,总耗时5分钟;2)、站立式起跑技术学习①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做出完整动作示范。
首先进行口令的学习与练习“各就位——预备——跑”,引导学生明确各口令所要完成的动作,要求口令清晰、干脆、响亮,教师运用手势引导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环节用时2分钟,口令练习3次。
②教师引导学生集体练习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求跑出一步,体会迅速跑出的感受;练习3-5次,用时3分钟;③起跑后加速3-5步跑的练习;分列进行,练习3次,找优生示范,满足四年级学生用于展示自我的愿望,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本环节用时2分钟;④利用体操棒身体右侧前后摆放,组成短跑道,让学生进行站立式起跑以及起跑之后的加速跑练习。
讲解途中跑的技术动作。
分列练习,给学生讲解标准的田径跑道的宽度,普及田径知识。
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锻炼热情,同时满足学生对竞争、对比赛的渴望,使学生真正感受体育课堂的乐趣与激情。
练习2次,用时4分钟;⑤趣味游戏《说哪儿指哪儿》,学生坐在地上双手敲打大腿与小腿,进行放松,当耳朵听到教师下达的口令时迅速指向部位,教师参与,并可以用错误动作误导模仿教师动作的学生,从而引出“站立式起跑中也是要求用耳朵判断口令进行起跑”的知识。
学生不仅在该环节就进行阶段性放松,而且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了起跑的注意事项。
本环节用时2分钟。
⑥接下来进行50米飞人大奖赛。
采用小组第一名参加决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敢于竞争、勇于争先的品质。
本环节用时5分钟3)、体能练习:上肢力量练习。
双手双脚撑地,双手交替移动;双手单脚撑地,双手交替移动两个游戏,利用体操棒进行发展上肢力量的游戏,补充站立式起跑的运动负荷不足,提高学生的灵敏性、上肢力量等素质。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拼搏进取精神。
每个游戏2次,用时4分钟。
4.结束放松部分:1)、放松。
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坐在地上,深呼吸,让学生在愉快模仿瑜伽动作中进行身体各关节、肌肉的放松。
2)、回顾与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知识的梳理与回顾,引导学生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追求胜利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下课,回收器材。
七、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站立式起跑的比赛,教师的评价要更注重评价的鼓励和反馈功能,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完成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八、预计效果:1、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愉快的按照教师的引导完成站立式起跑下的快速跑的学习与练习。
2、95%以上学生能了解站立式起跑的技术方法,并敢于拼搏竞争;3、本课练习密度在35%-40%,学生平均心率在120-125次/分左右;九.安全防范:1、引导学生认真进行热身活动,充分拉伸肌肉,活动关节,尤其是腿部的肌肉拉伸;2、强调课堂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听从教师的组织与调度,避免发生碰撞与损伤;3、合理设置场地与器材,如遇有风天气,对体操棒进行处理,防止滚动,摔伤学生避免运动损伤;十、课的特色1、技能与素质同步发展。
两人交换扶棒的游戏,即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解决站立式起跑异侧臂在前的技术要点,有发展学生快速反应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能力;2、关注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在进行上肢力量练习时,设置不同的练习目标;3、方法与器材简单实用。
体操棒器材常见,在本课中“一物多用”,快速反应抓帮游戏及体能游戏简单易操作,用体操棒摆成长短不同的跑道,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篇二:50米快速跑说课稿50米快速跑说课稿一、教学理念本课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结合三年级学生好奇、好学、好模仿的年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方法。
在教案总体设计上,本着务实、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上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导”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快乐教学模式,通过初步体验——理解——改进——成功,从而感受运动的快乐;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说学情分析跑是儿童游戏、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技能,也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50米快速跑对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及奔跑能力都有非常重要得到作用,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让学生在自然奔跑中体验跑的正确动作;跑得自然、协调、跑成直线,快速敏捷。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单纯的跑的训练又比较单调。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在游戏中渗透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和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学情分析,考虑到本校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要求,结合所授班组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2)初步掌握快速跑的动作方法,发展奔跑能力。
(3)发展学生的掷远能力和投准能力。
(4)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的反应、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5)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6)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2、教学重点:跑的快。
3、教学难点:跑的动作自然、协调。
四、说教法和学法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我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初步预设了本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法教法:示范讲解法、尝试练习法、游戏竞赛法、分组练习法。
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动脑练。
做到了从不会到学会、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了体育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程序根据人体运动生理机能变化的科学规律,本节课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阶段来完成。
本课用3课时来完成,我重点说的是第一课时:(一)开始阶段教学时间:9分钟上课仪式,教学内容:师生问好,宣布学习任务、提出练习要求。
导入:利用我国110米栏飞人,著名运动员刘翔的事迹轻松导入。
导语:同学们,知道我国110米栏飞人,著名运动员刘翔的事迹吗?学生知道就让学生简单扼要地介绍。
教师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110米栏的基础跑50米。
(二)准备阶段练习1、在这里提出要求抬脚后跟慢——快——慢——快,意在让学生体会前脚掌着地的感觉组织:一路纵队教法:师生同做练习。
练习2:游戏:揪尾巴组织:自然散开。
教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及其注意事项,学生自由做游戏练习。
(三)基本阶段1、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快跑的感觉,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后向学生提问跑的感受,如何跑得快,过渡到快速跑教学。
(此阶段运动负荷较小。
)(1)、体会身体协调配合。
(2)、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
(3)、挖掘自身的创造力、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2、基本阶段时间约27分钟,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通过本阶段的教和学,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综合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在这一个阶段里,教师改变了以往的“师道尊严”,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能够独立成长的个体,构建了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感受创造和成功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