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潭市黑臭水体调查报告

湘潭市黑臭水体调查报告

湘潭市黑臭水体调查工作报告
湘潭环境保护协会
二O一八年二月
目录
第1章基本情况 (3)
第2章现场踏勘 (3)
2.1 阶段工作介绍 (3)
2.2 黑臭水体现状 (4)
第3章结果分析 (8)
第4章治理工作建议 (9)
附件:黑臭水体水样检测数据 (10)
第1章基本情况
1.1 目的和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更好的做好湘潭市黑臭水体的调查、资料归档,系统分析黑臭水体水质水量特征及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条件与控制目标,筛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果明显的技术方法,形成黑臭水体整治方案,为今后湘潭市的黑臭水体整治提供参考依据,湘潭环境保护协会开展了对湘江、涟水、涓水湘潭段两岸3公里范围内的疑似黑臭水体进行调查,确定黑臭水体的位置、长度或(面积)以及黑臭级别等一系列基本情况,摸清家底,为进一步制定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计划以及政府下一步全面治理提供了有益的信息资料。

第2章现场踏勘
2.1阶段工作介绍
当前湘潭市黑臭水体调查工作主要集中在湘江、涓水、涟水干流周边;根据沿河两岸三公里范围内水体情况,对超标的污染因子进行溯源定点工作。

调查小组由湘潭环保协会工作人员及河长助手志愿者组成,采用沿江拜访当地行政主管单位交流情况与周边居民了解情况并进实地踏勘采样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湘江、涓水、涟水两岸黑臭水体的现场查找、地图定位、实地采样工作,并对发现的黑臭水体进行取样工作,所有水质样品均以湘潭环保协会的名义委托景翌环保完成分析检测工作。

截至目前,干流两岸共计取样51个,均已完成电子地图的定位、标注工作,并完成全部51个水样的分析检测(结果详见附件1:湘潭市黑臭水体水样检测数据汇总表)。

沿岸居民见证了周边水体的清浊转变,曾经的河水是真正哺育了人们的母亲
河,他们对周边水体水质污染情况耳闻目睹,对水体污染治理工作有着殷切期盼。

此次湘潭环保协会积极发动群众,借助本土优势,调查确定了很多黑臭水体的具体点位、水质污染和来源情况,积极反馈信息,为调查组提供补给等,为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2 黑臭水体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发现,湘潭市城区24条黑臭水体的治理情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沿河两岸有部分水体污染已然十分严重,污染治理工作宜早不宜迟。

2.2.1城区24条黑臭水体治理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24条黑臭水体中,争光渠、丰收渠2条已完成整治任务,正在进行整治效果评估;易家湖湖塘、南洋渠、阳塘渠、和平公园、雨湖湖塘、护潭河一级渠、护潭河二级渠、宋樟渠等20条水体已实现消除黑臭,初见成效的目标;仍在施工的江麓西干渠、胜利渠预计也不再“黑臭”。

2.2.2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肆意倾倒
图1是调查组在高新区湘潭大道与科技路西南角附近拍摄的,图二是调查组在雨湖区富强村拍摄的池塘,水体周围一般居民密集,产生的生活垃圾未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收集和处理,由此产生了向池塘倾倒生活垃圾和在塘边焚烧生活垃圾的个别现象。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蓬勃发展,产生的建筑垃圾没有全部得到妥善处理,还有的向池塘中倾倒建筑垃圾。

图1:倾倒建筑垃圾入池塘图2:倾倒生活垃圾入池塘
2.2.3生活污水直排导致水体变为黑臭
图3和4是在湘乡市城区上游城乡结合部和湘乡市区段某小区下拍摄的照片,图5是湘乡城区欧家巷排口照片,污水直排涟水河的情况且并非个案。

湘乡城区是湘潭市辖区内涟水河干流上最大的一个人口集中区,且城市生活饮用水源也来自涟水河,城区日产生生活污水总量较大,城区污水管网急需清理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紧跟城市发展脚步,确保生活污水和工农业生产污水得到妥善处理后再排入涟水河,确保人民群众生活饮用水源安全。

图3:污水直排涟水河
图4:不明污水直排涟水河图5:欧家巷排口
2.2.4养殖废弃物倾倒污染水体
图6是调查组在银塘水库遇到的最直观最严重的河水污染事件,成片的养殖废弃物倾倒至水体上,图7是调查组在岳塘区荷塘乡红旗渠发现的动物尸体。

目前部分农村依然存在环保意识薄弱,环保监督处罚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存在,当然也有执法力量有限,不能全方位有效监督的原因。

图6:银塘水库的成片养殖废弃物图7:渠道内漂浮的动物尸体
2.2.5 废水偷排现象
图8是调查组在货运东站铁路附近拍摄的暗红色水体偷排进渠道,初步估计为货运东站排出的洗仓水,水流量大,呈暗红色;图9是调查组在雨湖区桐梓村烟竹组二环线铁路桥下排污管道拍摄的图片,该管道排出红色大量白色泡沫污水,有臭味,顺渠道排放到黄泥大塘,多次寻找但未找到污染源。

图8 废水偷排入渠道图9管道排出污水入渠道
第3章结果分析
城市的黑臭水体检测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3-N),本次调查只检测COD、氨氮两项内容。

本次调查采得湘江、涓水、涟水干流两侧黑臭水体水样共计51个,只检测COD、氨氮两项,根据氨氮的检测数据,初步表明属于轻度黑臭的水体有8个,属于重度黑臭的水体有10个,最高值为47.8mg/L。

水样所在水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超标情况严重,治理工作刻不容缓。

第4章治理工作建议
当前黑臭水体调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建议由市局牵头,与当地河长和行政主管部门沟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淤、截污减排、管道改造等专项治理工作,逐步解决黑臭水体的污染问题,以推进湘潭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建议相关部门研究探讨对各沟渠支流、池塘建立垃圾定期清理机制,发动环保志愿者监督与行政奖惩措施相结合等长效机制,进行长期治理工作。

建议由畜牧部门牵头开展对养殖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工作,统一治理,更好
地提高治理效果,减小养殖废弃物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建议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加大监督力度,对污染水环境的行为进行及时举报,同时对举报给政府有关部门的破坏、污染水环境行为的处置、处理到位情况进行监督。

建议政府对已发现的黑臭沟渠、池塘的治理工作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并制定计划按时完成任务。

附件:湘潭市黑臭水体水样检测数据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