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历、农历、藏历、回历对照表农历丁酉年藏历第十七绕迥历阴火鸡年公历2017年回历1438-1439年
黄全毅制作
一、公历、农历、藏历、回历月份差异介绍
回归年:由地球上观察,太阳平黄经变化360°,即太阳再回到黄道(在天球上太阳行进的轨道)上相同的点所经历的时间,回归年历时365.2421990741天。
朔望月:月球连续两次合朔的时间间隔,平均长度是29.530588天。
为照顾日月运行的现实,历法分阳历、阴历、阴阳合历。
阳历以太阳的视运动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基础;阴历是单纯根据月亮圆缺的周期制定的,不管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而产生的季节变化;阴阳合历对日月运行都要兼顾。
公历为阳历;回历为阴历;农历与藏历为阴阳合历,要兼顾回归年与朔望月,设置闰月。
公历为我国官方历法,汉族民间使用农历,维吾尔族、回族民间使用回历,藏族、蒙古族民间使用藏历。
回历中12个朔望月为1年,32.6年就与公历相差1年,造成开斋节2017年在6月,2001年在12月。
农历与藏历设置闰月方法不同,造成两者有时月份相同,有时相差一月。
藏历按时轮历的闰月周期,65年24闰,以32个朔望月和33个朔望月相互间隔着安置闰月。
汉历闰月设置按“无中气置闰”实行19年7闰,如果某个月里只有节没有中气,只能作为上个月的闰月。
二、藏历的重日与缺日介绍
藏历纪日有重日与缺日,重日就是这个日序(日期)要重复一次;缺日就是这个日序(日期)要跳过去,空缺出来。
在藏历中,日分两种:太阳日,太阴日。
太阳日即一昼夜,太阴日为月亮在空间里所行弧长的三十分之一所需的时间长度,每一个太阴日中,月亮所行的弧度是相等的。
由于月亮运行的轨道是椭圆的,其运行速度有快有慢,所以在相等的弧长中运行的时间是不相等的,有长、有短。
月运行快时太阴日比太阳日短,最短时间1太阴日=0.9太阳日;月运行慢时太阴日比太阳日长,最长时间1太阴日=1.066太阳日。
每个太阴日开始和结束的时刻落在一昼夜的任何不同时刻都有可能。
藏历规定太阴日与太阳日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每个太阴日结束所在的太阳日的日序,应该与那个太阴日的日序相同。
于是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太阳日比太阴日长,有时两个相邻的太阴日的结束时刻,都在同一个太阳日内。
藏历规定,依前一个太阴日的日序命名,于是就缺少了与后一个太阴日日序相对应的太阳日序数,缺掉的那个太阳日序数就称为“缺日”。
另一种是太阴日比太阳日长,造成某一个太阳日内没有一个太阴日结束时刻落在其内,也就是说该太阳日缺少与他相对应的太阴日序。
这个太阳日的日序只好把前一个太阳日的日序重复一下,这种日子称为“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