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初始能源评审报告二O一五年十一月目录一、评审事项说明 (1)(一)评审的目的 (1)(二)评审的依据 (1)(三)评审的围和边界 (2)(四)评审的时间段 (2)(五)评审组成员和实施评审的日期 (2)(六)能源初始评审的方法 (3)二、企业概况 (3)三、企业能源管理现状 (4)(一)能源种类及来源 (4)(二)生产工艺流程 (6)(三)主要耗能设备 (6)(四)能源流向情况 (8)(五)能源计量设备及其配备情况 (1)(六)企业能源管理情况 (1)(七)余能种类及其使用状况 (3)(八)节能先进技术使用情况 (3)(九)未来能源使用及消耗 (4)(十)其他 (4)四、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 (4)五、评审结果 (7)(一)主要能源使用 (9)(二)主要耗能设备 (10)(三)主要用能岗位 (10)(四)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绩效的变量分析 (11)(五)改进机会识别 (11)(六)节能机会评价 (12)六、结论及建议 (13)初始能源评审报告一、评审事项说明(一)评审的目的通过生产现场调查、资料核查和必要的测试,分析能源利用状况,并确认其利用水平,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分析对比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和建议,提高能源绩效。
为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能源利用状况,从而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实现节能目标,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二)评审的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国节约能源法》2、部门规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高耗能落后电机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67号)《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节[2012]第14号)《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三批)》(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节[2014]第16号)相关行业的产业政策(如钢铁、水泥等,有门槛要求)3、节能技术标准依据《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6-200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8)《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4、节能管理、认证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9456-2012)《石油和化工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HG/T 4287-2012)RB/T标准《能源管理体系 **企业认证要求》5、行业标准、限额标准《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4-2008、DB32-1592-2010)《纯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9140-2012)6、政府节能目标要求“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及节能量目标(三)评审的围和边界本次能源评审的围为位于XXXXX的XXX公司,主营XXX产品生产及有关的能源管理活动,与能源管理体系围一致。
包括主要生产系统:XXX车间或XXX生产线。
包括辅助生产系统:供配电、热电系统、检修、污水处理系统。
包括附属生产系统:办公室、财务部、生产部、能动部、安环部、技改办、物管部、检修车间等行政办公支持系统。
边界A:公司生产系统及配套辅助系统、办公系统,与能源管理体系围一致。
例:边界B:以丙烷为原料,包括催化脱氢、压缩、回收、精制等过程的生产系统,包含自产蒸汽等辅助生产系统;(按行业能耗限额标准、企业能耗统计区间等来界定)边界C:空压机及传输等辅助生产系统;边界D:办公、浴室、食堂、空调等办公系统。
(四)评审的时间段2012—2014年能源消耗情况,其中重点评审2014年能源消耗情况。
(五)评审组成员和实施评审的日期领导小组组长: XX副组长: XXX、XXX成员:XXX、XXX、XXX、XXX、XXX。
领导小组职责:(1)能源初始评审领导小组负责分厂能源初始评审的整体推进工作;(2)确定能源初始评审的方法;(3)根据分厂能源管理和使用现状评审能源改进的领域及机会;(4)提出分厂能源目标指标的建议;(5)提出采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建议。
负责人、成员职责:(1)调查分厂能源消耗和使用的历史、现状数据;(2)根据分厂能源使用情况确定主要用能设备;(3)了解分厂能源管理现状及现行能源管理制度等;(4)识别分厂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5)分析目前能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初步识别主要能源使用区域以及主要能源使用的影响因素,提出能源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改进的重点过程、环节及技术、方法;(6)根据评审结果编制公司能源初始评审报告。
(六)能源初始评审的方法根据我公司能源消耗与使用种类和能源管理特点,现确定采用以下方法为我公司能源初始评审的主要方法:1、对各用能部门、过程的能源消耗与使用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2、通过绘制能流图,收集和计算能源绩效结果;3、查阅原有的能源资料及统计台账,并对标了解差距;4、通过专家诊断、员工头脑风暴法,寻找和确定改进机会;5、其他方法。
二、企业概况介绍成立组建及发展情况;厂区地理位置、面积、人员情况;产品产值情况;车间部门、主要耗能设备情况、能源供应情况等;管理体系建设、清洁生产审核、能源审计情况。
企业概况表三、企业能源管理现状(一)能源种类及来源XXX公司消耗的能源主要包括XXX、电力等,近三年产品产量、能源消耗量以及用能来源、主要用途见下表。
企业能源消耗情况表注:企业所用饱和蒸汽温度:,压力:;煤平均热值:。
2014年各能耗占比情况见下图。
2014年各能源消耗比例如上图所示,XXX公司2014年主要能源消耗种类是XXX,占XX%,其次为XXX,占XX%。
2014年各能源成本比例如上图所示,XXX公司2014年主要能源成本为XXX,占XX%,其次为XXX,占XX%。
总能源成本占公司年度工业总产值的 %。
(二)生产工艺流程公司生产车间有XX车间、XX车间、XX分厂等。
公司以XX为主要原料采用XXX工艺进行生产,产品为XXX。
XX车间生产工艺流程为XXXXXXX。
具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XX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XX车间生产工艺流程为XXXXXXX。
具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XX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三)主要耗能设备XXX公司主要用能设备有加热炉、XXX、XXX等,详见下表。
企业主要耗能设备情况表公司相关公辅设备的电机使用情况见下表。
电机使用情况及淘汰计划经与国家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 、《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和《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进行对照,未发现有淘汰的落后设备和工艺。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3年6月21日发布的《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工信部联节[2013]226号)文件要求,“到2013年底,完成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J系列在用电机及第二批淘汰目录中1993年前生产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机的淘汰任务;2015年年底前,完成2003年前生产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机及Y2和Y3系列电机的淘汰任务”。
根据设备资料,XX公司未使用Y、Y2、Y3系列电机,且均在2003年后生产,不在淘汰目录中。
XX公司由XXX供电。
厂区设一座XXX kV变电站,为整个公司供电。
变压器运行情况见下表。
变压器情况表(四)能源流向情况XXX公司2014年能源流向平衡表如下表所示,根据能源流向表绘制能源流向图,如图所示。
企业能源流向平衡表DOC格式,XX公司能源流向图(用水不统计)(五)能源计量设备及其配备情况XXX公司目前的能源计量器具主要有电能表、水表、XXX等。
公司绘制了能源计量器具网络图对现有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进行了排查。
能源计量器具网络图(XX表计)能源计量器具网络图(XX表计)公司对进出用能单位、进出次级用能单位以及进出主要用能设备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分别进行统计,统计情况见下表。
各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情况见下表。
目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基本能够满足能源管理要求,但是距离GB17167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尚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进出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DOC格式,进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公司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汇总表DOC格式,(六)企业能源管理情况为了加强能源管理工作,降低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进公司节约能源,公司成立了以XXX为组长的公司节能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公司各部门、分厂负责人和职能部门能源管理员为小组成员。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图见下图。
小组负责节能目标推进实施,制定日常能源管理规定、牵头组织节能活动以及不定期检查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能源消耗情况。
目前公司XX部设有专职的能源管理人员,负责公司部能源消耗的测算、各部门用能情况的汇总,日常的用能管理办法的起草、检查等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分公司的能源管理,以节能降耗、确保成本指标的全面完成,XXX牵头建立了能源管理三级网络系统。
能源三级管理网络系统由XXX、XXX、XXX组成,分别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求各级按照各自的职责,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考核,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成本指标细化到位,节能降耗落到实处。
公司能源管理机构图DOC格式,XXX公司根据国家能源工作方针政策和能源管理标准,公司制订了能源采购、能源财务、能源生产管理、能源计量统计、能源计量人员岗位责任、能源消耗定额考核标准和节能奖惩制度、能源宣传教育和培训等管理制度。
公司能源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七)余能种类及其使用状况(已利用和还未利用的余能有哪些,有哪些技术,与后续的节能机会有衔接)XXX公司存在的主要余能有加热炉及冷床的余热、部分电机的变频改造等。
加热炉及冷床的余热,本身温度相对也比较低,目前未有很好的措施展开利用。
电机部分,目前已有部分电机改为变频,尚有部分电机未安装变频。
(八)节能先进技术使用情况对照《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六批)、《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三批)、《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一~五批)等,公司目前已实施和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有:(九)未来能源使用及消耗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2015-2018年),公司的产能将以每年*%的比例增长,按2012-2014产能与能耗的关系,预计2018年能耗将达到**。
公司计划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公司计划引进**生产线,...(十)其他能源审计情况:四、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法律法规评价表(还应关注与政府、顾客的协议,上级要求、自身对外承诺、当地政府发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