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与维护基础
1.1.4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中至少有一个节点(主机或路由器)担 当管理站的角色,管理站除过NME还有一组网 络管理应用(NMA)软件。NMA提供用户接口, 根据用户的命令显示管理信息,通过网络向 NME发出请求或指令,以获取有关设备的管理 信息或者改变设备配置。
1.1.4网络管理系统
委托代理在这里起到了协议转换的作用,如图1.3所示。
图1.5 OSI系统管理框架
1.2.3 OSI管理的功能域
在OSI管理标准中,将开放系统的管理 功能划分为五个功能域:配置管理、性 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记帐管 理。
1.2.3 OSI管理的功能域
1.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视图管理 (2)拓扑管理 (3)软件管理 (4)网络规划和资源管理
用工作的基础结构。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是: (1)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Manager)和代理(Agent)
两部分; (2)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支持,例如关系数据库
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3)提供用户接口和用户视图,如GUI和管理信息浏览
器; (4)提供基本的管理操作,如获取管理信息、配置设备
4.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功能有:
(1)访问控制 (2)安全警告 (3)安全审计
1.2.3 OSI管理的功能域
5.记帐管理
网络记帐管理的主要功能有:
(1)使用率度量过程 (2)计费处理过程 (3)帐单管理过程
1. 3 TCP/IP网络的协议
TCP/IP是Internet/Intranet使用的协议体 系,也是大多数网络采用的协议。网络管 理系统一般都支持TCP/IP协议,现在最流 行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就是以TCP/IP为 基础的。这里介绍TCP/IP协议一些与网络 管理相关的知识。
1.2.3 OSI管理的功能域
2.性能管理
网络性能管理的主要功能有:
(1)数据收集 (2)工作负载监视 (3)摘要
1.2.3 OSI管理的功能域
3.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故障告警 (2)事件报告管理 (3)运行日志控制 (4)测试管理 (5)确认和诊断测试的分类
1.2.3 OSI管理的功能域
1.2.1 网络管理标准简介
网络管理涉及到局部系统中的和系统与系统之 间的接口。 系统与系统之间管理信息的交换,所使用的管 理界面需要标准化,并且标准中必需规定以下两 个方面的内容: (1)端系统的活动,用于管理对象及其相关操 作;
(2)系统之间的开放通信。一般通过开放系 统互连(OSI)标准实现的。
1.3.2 IP协议
2.IP地址
在Internet中,所有计算机均称为主机。 TCP/IP为每台主机分配一个全网唯一的标识地 址,称为IP地址。在目前使用的IP协议中,IP地 址是32位,包括网络标识号和主机标识号两部分。 网络标识号用于区分不同网络,主机标识号用于 区分同一网络中的不同主机。IP地址分三类:A 类、B类和C类,分别以起始位串0、10和110作 为标志,如图1.8所示。
(1)传输介质 (2)连网设备 (3)计算机设备 (4)网络互联设备
1.1.3 网络管理的对象
2.软件资源
(1)操作系统软件 (2)通讯软件 (3)各种应用软件
1.1.4 网络管理系统
1.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网络管理系统组成如图1.1所示的层次结构。 协议上面是网络管理框架,这是各种网络管理应
1.1.2 网络管理的任务
要保证网络的运行,网络管理应包含以下内容: 1.网络的系统配置管理 2.系统故障管理 3.系统用户管理 4.流量控制和负载平衡 5.网络的安全管理 6.网络管理员的管理和培训
1.1.3 网络管理的对象
网络管理的对象是网络中需要进行管理的所 有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硬件资源
1.端口号
在一个系统上可能同时有多个进程,传输层对 同时存在的多个进程能够独立地进行数据报的 发送和接收。使用端口号(port number)区 分各个进程,每个进程(应用程序)使用不同 的端口号。端口号用16位数字表示,一台主机 共有65536个端口号。
端口号的分配方法有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两种。
1.3.5 TCP协议和UDP协议
2.TCP协议
TCP(Tra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实现端到端连接,进行 系统间高可靠通信的协议,是面向连接的 协议。
TCP还具有数据包的顺序号管理和流量 控制功能。
1.3.5 TCP协议和UDP协议
TCP的基本数据单元为段,段头中包含各种发送和 应答的标志,如图1.10所示。
参数等操作过程。
1.1.4 网络管理系统
图1.1 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1.1.4网络管理系统
2.网络管理系统的配置
网络管理系统的配置如图1.2所示,每一个网络节点都 包含一组与管理有关的软件,叫做网络管理实体 (NME)。网络管理实体完成下面的任务:
(1)收集有关通信和网络活动方面的统计信息; (2)对本地设备进行测试,记录其状态信息; (3)在本地存储有关信息; (4)响应网络控制中心的请求,传送统计信息或设备 状态信息; (5)根据网络控制中心的指令,设置或改变网络参数。
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
网络管理技术
第1章 网络管理和维护基础 第2章 网络管理系统软件 第3章 网络安全 第4章 软件测试工具 第5章 网络设备的管理 第6章 网络测试仪器
第7章 网络管理实例
第一章 网络管理和维护基础
1.1 网络管理概述 1. 2 ISO网络管理标准 1. 3 TCP/IP网络的协议 1. 4 网络管理协议
1.2.1 网络管理标准简介
2.网络管理标准化简介
国际标准和组织(ISO)对网络管理的标准化工 作开始于1979年。
1.2.2 OSI系统管理框架
OSI把网络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和层管理,系统管理包含 所有7层管理对象,管理信息的交换采用端到端的可靠传 输,层管理只涉及某一层的管理对象,并利用下一层的 管理协议传递信息。
1.1.1 网络管理的目标
2.网络管理的目标
网络管理的目标是维护一个健壮的网络,健壮网络 的标准主要有:
(1)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2)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 (3)减少或消灭网络瓶颈; (4)适应各种新技术的应用; (5)适应各种系统平台; (6)网络使用更容易; (7)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第一章 网络管理和维护基础
1.1 网络管理概述
1.1.1 网络管理的目标 1.1.2 网络管理的任务 1.1.3 网络管理的对象 1.1.4 网络管理系统
第一章 网络管理和维护基础
1.1.1 网络管理的目标
1.网络管理的需求
以下几个原因使得简单地人工进行网络检测和管 理变得很困难:
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 网络复杂性增大 网络应用的多样化
子网的数量以及每个子网中可容纳的主机数量 和子网掩码有关,表1.1是B类和C类地址常用的 子网划分模式以及网络中的最大主机数量
1.3.2 IP协议
5.NAT
通过网关接入Internet后,因为本机的IP地 址是暴露整个网络中的,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网 络攻击。所以,许多局域网的管理员使用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网络地址转 换)技术,进行本地网的地址转换。
图1.3 委托代理
1.1.4网络管理系统
3.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 一个网络管理系统从逻辑上可以认为是由管理 对象、管理进程和管理协议三个部分组成的。
图1.4 网络管理系统逻辑模型
1.1.4网络管理系统
4.网络管理系统软件
网络管理系统软件一般分为网管软件平台 和网管支撑软件。
1.2 ISO网络管理标准
ARP消息的格式如图1.9所示
1.3.4 ARP协议和RARP协议
2.RARP协议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的作用与 ARP功能相反,是把MAC地址映射到IP地 址。
1.3.5 TCP协议和UDP协议
TCP和UDP是传输层协议,传输层提供端到端 的连接。
1.3.2 IP协议
3.特殊的IP地址
一些特殊的IP地址用于专门的用途,一般在给网 络中的主机分配IP地址时作为保留地址,不进行 分配。
(1)回送地址 (2)直接广播地址
(3)有限广播地址 (4)网络地址
(5)全0地址
(6)多播地址
(7)私有地址
1.3.2 IP协议
4.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的值,是划分子 网的工具,可以和一个IP地址配合,从这个IP地 址中分离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把一个网络划 分为小的子网,同时确定一个子网中的所有计算 机的IP地址范围。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即端到端)的 通信。
应用层:支持应用服务,向用户提供 了一组常用的应用协议,包括远程登录 (Telnet)、文件传送协议(FTP)、平 常文件传送协议(TFTP)、简单邮件传 输协议(SMTP)、域名系统(DNS)、 简单网管协议(SNMP)等。
1.3.2 IP协议
IP协议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提供无连接的数 据报传输机制。IP协议本身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数 据传输功能,并且没有提供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功能。使用IP地址作为接收端和发送端计算机的 位置信息。
1.2.1 网络管理标准简介 1.2.2 OSI系统管理框架 1.2.3 OSI管理的功能域
1.2.1 网络管理标准简介
1.标准化的内容
(1)减少和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接口的费用; (2)管理信息交换保持一致性; (3)对网络性能、计费、配置、安全和故障
方面有标准的定义; (4)具有公共的标准协议和服务; (5)允许增加新的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