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纲要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纲要

一、施工组织设计纲要(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 .工程概述:1.1工程简述、规模、承包范围工程名称:1.2交通情况本工程主要运输干道为,工地运输为县仓库到乡镇材料堆放点,再到施工现场,再由人力搬运,总体交通条件一般1.3森林分布情况本工程线路沿线树木种类以杂树为主,局部地段为灌木林,平均树高 2至3米,胸径6至9厘米,数量较少。

1.4水文地质条件线路沿线为中低山系,山体完整灌木丛植被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

底层构造为灰岩,覆盖层较浅,基岩露头较多。

沿线没有发现泉水点,所以地下水埋藏较深,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杆塔的影响。

1.5本工程线路走向及地质地貌分部情况:2 、工程特点2.1 工程设计特点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及有关企业技术要求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14049-1993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导线》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396-1994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GB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T 1179-2008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173-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DL/T 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499 2001 《农村低电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Q/CSG 10012-2005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Q/CSG 10703-2009 《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原则》Q/CSG 11501-2008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QG/YW110-01-2009《云南电网公司电气设备装备技术原则》QG/YW-SC-05-2009《云南电网35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标准设计V1.0》云南电网公司《城农网工程10kV及以下通用设计V3.0(修订版)》云南电网公司《35kV及以下农网工程设计控制要点》2.2、设计气象条件根据气象情况,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采用南方电网公司10kV线路标准设计D级气象区进行设计。

采用设计气象条件组合参数列表如下:2.3 主要设备及材料选型根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云南电网35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装备技术原则(试行)》和云南电网公司35kV及以下农网工程设计控制要点(2012年版),结合县级电网运行经验,并征求运行单位意见和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角度考虑,本工程主要设备材料选型如下:2.4 杆塔选型(1)10kV线路杆塔选型根据线路所采用的气象条件结合技术上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综合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选用《云南电网公司城农网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V3.0(修订版)》及南网公司《10kV架空配电线路标准设计V1.0》中的10kV线路杆塔,该系列杆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符合线路设计要求。

本工程共使用713基杆塔,其中新建598基,沿用115基,有713基使用南网公司《10kV架空配电线路标准设计V1.0》中的模块。

使用情况如下:(2)0.4kV及以下线路杆塔选型0.4kV及以下低压线路杆塔选型按《云南电网公司城农网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V3.0(修订版)》中的低压杆塔模块选择,使用情况如下:(3)变压器安装型式1)在杆型前标注“S”表示高低压同杆架设;2)高低压同杆架设杆型标注顺序:10kV杆型+低压杆型,例如:I1D4。

3)高低压同杆架设在设计说明中进行统计时,统一统计到高压杆杆型中。

2.5 防雷与接地(1)要求钢筋混凝土电杆自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30Ω,如线路在居民区,并且电杆自然接地电阻超过30Ω,则应根据地质情况加设角钢垂直接地。

(2)电力线路与通信线、电力线等重要设施交叉跨越时,交叉档两端应采用角钢垂直接地。

(3)在雷电频繁区域,10kV架空绝缘线路宜视需要每隔200~500米设置避雷器并应加装防雷金具。

架空配电线路与电缆连接处应安装线路避雷器。

(4)10kV无功补偿、柱上断路器、电缆终端头的防雷装置采用氧化锌避雷器。

对经常开路运行又带电的柱上断路器两侧均应装设避雷器,电缆终端头装设一组避雷器。

以上接地引下线应分别与各电气设备的外壳连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5)对于10kV架空线路独立安装的避雷器应优先选用跌落式避雷器。

(6)容量为100kVA以上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该台区低压网络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容量为1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该台区低压网络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7)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C-S系统,TN-C-S系统保护中性线均应重复接地,每个配变台区干线与支线首末两端必须接地,且重复接地不应少于3处。

首末两端之间大于150m的,每150m杆(塔)处增加一个接地点。

2.6 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本线路工程经过地区多为山地,工业和人口密度低,大气污染程度较轻,按《架空电力线路环境污秽等级》一般地区按Ⅱ级污区设计。

本工程中10kV线路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耐张杆采用悬式绝缘子,跳线采用针式绝缘子。

本工程中0.4kV及以下线路直线杆采用蝶式绝缘子,耐张杆采用悬式绝缘子,跳线采用针式绝缘子。

注意:零线采用棕色绝缘子,相线采用白色绝缘子。

基本参数见下表:2.7 导线相序10kV新建线路相序面对负荷侧从左至右为A、B、C,改造线路应与原线路相序保持一致。

低压线路相序排列顺序为:同一供电台区导线的排列和相序应统一。

低压架空线路面对负荷侧,水平排列时从左至右依次为A、N、B、C;沿墙敷设靠近建筑物侧为零线,即沿墙从里至外依次为N、C、B、A;垂直排列时,从上至下依次为A、B、C、N。

2.8 变压器容量选择配变负荷计算原则:S′=(P户k1 + P动k2)/cosφk3P户=用电负荷指标×(现有用电居民户数+5年冗余户数)P动=动力用户负荷(可考虑5年冗余负荷)式中:S′—变压器容量确定参考值,kVA;P户—居民最大用电负荷(即计算负荷),kW,其中用电负荷指标为县城区及乡(镇)D、E类供电区居民按6kW/户选取、农村F类供电区居民按4kW/户选取;P动—根据实际勘察确定cosφ—功率因数执行标准:变电站10kV侧不低于0.95,变压器容量为100kVA以上的电力用户不低于0.9,农村公用变压器不低于0.85;k1—户表负荷同时率宜取0.15~0.25(具体取值根据现场实际勘查确定);k2—动力用户负荷同时率根据现场实际勘查确定;k3—所带配电变压器经济负载率宜取70%。

2.9 10kV跌落式熔断器选择户外跌落式熔断器应选用能开合不小于0.8A的变压器励磁电流和不小于0.3A空载电容电流、可靠性高、体积小和维护方便的新型熔断器。

3、设计施工要求3.1 、基础施工要求水泥电杆采用直挖埋设方式,回填土分层夯实,每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坑口的地面上应筑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一般以300~500mm为宜。

回填土经过沉降应及时补填夯实,在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层应不低于地面。

如果坑位地质不良,应配合使用底盘、卡盘。

水泥电杆埋设深度要求:3.2、杆塔施工要求(1)严格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

(2)塔材的防腐原则一律为热浸镀锌,埋入土中的塔材必须在回填土前刷两道热沥青(或沥青防锈漆),加强防腐能力;请施工单位在加工和验收过程中严格把关。

(3)架线前认真检查沿用杆塔,倾斜杆塔必须校正作杆根处理后方可架线,如发现断裂、弯曲杆塔应与设计人员联系,进行相应调整。

沿用杆塔及铁附件应做除锈防腐处理。

(4)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50mm;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超过50mm;双杆(含变压器杆)迈步不应大于30mm,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度宜一致。

(5)钢筋混凝土杆的杆身弯曲度不得超过电杆全长的2‰。

电杆表面应平整光滑无露筋跑浆等现象,没有纵向、横向裂纹。

(6)线路单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900转角杆(上、下)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

(7)横担的安装应平正,安装的偏差不超过下列规定值:1)单杆横担端部上下歪斜不应大于20mm;2)单杆横担端部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m;3)双杆横担:横担与电杆联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联接距离的0.5%;双杆横档的左右扭斜不应大于横档总长度的1%;(8)瓷横担的安装: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全瓷式瓷横担绝缘子的固定处应加软垫。

3.3、架线施工要求(1)导线接头处采用导线接续管连接,在线路跨越通信线、公路、河流、铁路、水库等处的档距内不得有接头。

(2)本工程导线收线时应考虑初伸长的影响,可采用降温方法补偿。

(3)架线前承力杆塔应打好临时接线。

(4)导线紧好后,同档内各相导线的驰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线路沿途跨越河流、水库、铁路、公路、通信线等,施工时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6)电力接户线档距内不应有接头;两端遇有铜铝连接时,应设过渡措施。

(7)供电负荷应分配尽量平衡,不得用一相线或两相线集中供电。

3.4、接地施工要求(1)新立铁塔应逐基接地,接地装置采用闭合式接地,见接地施工图。

施工完毕,需实测接地电阻值,要求接地电阻小于30Ω,若达不到要求值,则应增加接地装置,直到满足要求。

(2)设备安装处应装设高原型氧化锌避雷器,接地装置采用闭合式或放射状接地,施工完毕,需实测接地电阻值,要求避雷器接地电阻小于10Ω,设备接地电阻小于4Ω,若达不到要求值,则应增加接地装置,直到满足要求。

(3)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防雷装置采用高原型氧化锌避雷器,其接地引下线应与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及外壳连接,低压JP柜外壳也应同时接至接地极上。

接地引下线应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单塑黄绿双软铜芯线与接地网的引上线连接板(即接地联板)在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2.5m处连接,且接地联板至少应为两组并共同接于接地极上,以防止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引下线断线或中性线接触不良电压升高发生触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