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模拟试题三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平凡中章显伟大,平淡中酝含深刻。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百花山群峰连亘. ① ,树木葱茏,古迹荟萃;梨花湖纯净湛.② 蓝,微波荡漾,渔舟穿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2分)A .家长们不能站在教育之外,对不良教育现象说三道四,对好的教育举措随声附和....,而应主动参与进来,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
B .李代沫吸毒,文章与媒体骂战,一些明星们的作为真让人妄自菲...薄。
C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今年将调水。
汉江流域原先的水资源分布格局将风云突变....,对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D .襄阳广德寺多宝佛塔结构严谨,独具匠心....,有很高的建筑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 、近年来,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使信息网络得到了快速普及。
B 、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 、日前,中央财政已安排50亿元资金对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因大气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进行专项治理。
D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众多的优秀人物活跃在襄阳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经久不衰的历史故事。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①如果能结识几个诤友,人生之途就会少走弯路,多出成果,远离失误,走向成功。
②诤友即能够直言规劝,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冷水”的人。
③齐威王引邹忌为诤友,李世民视魏征为诤友,毛泽东也把敢于直陈得失的黄炎培、仇鳌等民主人士称为诤友。
④陈毅元帅有诗云:“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⑤诤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们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坦诚相见,对朋友的缺点、错误绝不粉饰,也于力陈其弊,促其改之。
A .①⑤②③④B .②④③⑤①C .②③④⑤①D .①②④③⑤ 6、名著阅读(2分)法国小说家______________的《海底两万里》打动了无数读者,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是_________与_________巧妙结合的成果。
其内容不仅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更能启发人们的思考。
7、古诗文默写(8分)①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论语》中倡导应时刻注意向他人学习,强调反思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5诗人的情怀不是独守一隅的浅吟低唱,而是心系国家的匹夫之责。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名为感时,实则忧国;“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大下寒士俱欢颜”名为求庐,实为求安;“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名为拉弓,实为报国;“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名为写花,实则倾情。
唯有如此,其诗才一路走来,值得众多读者且读且感佩。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我们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星期六,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到社区做保洁工作。
小明认为卫生应该“各人自扫门前雪”,我们去保洁只会助长居民的懒惰。
作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你将这样劝说小明:(2分)9 、有爱才有家。
家是一个溢满亲情的地方,竹篱茅舍有家,高楼大厦有家,人人心中藏家。
父母和我是一个小家,我和同学们是一个大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国家。
小家、大家、国家,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爱我家”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启动,请你快快参加吧!( 8分)【拟写标语】如果你是班长,为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分)【设计活动】活动成功离不开合理的安排,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仿照活动示例,再设计两个。
( 2分) 活动一 :讲述“家”的故事 活动二 : 活动三 :唱响“家”的赞歌 活动四 :【仿写表达】家,是你疲劳后的加油站;家,是你挫折后的避风港。
请你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表达你对家的认识。
( 2分)家,是饥饿时热气腾腾的饭菜,消除你独行的寂寞;家,是夜归时窗口亮起的灯光,温暖你奔波的劳累;家,是 , 。
【探究材料】读下面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 2分)材料一:在日本东京,有一位醉汉躺在离他家不远的路边。
警察扶起他并认出他是当地一名富翁,警察提出要送其回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
”警察指着他漂亮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富翁却摇摇头说:“不,那只是我的房子。
”材料二:有个一心想寻找世界上最宝贵东西的人,走遍世界,历经万苦,年老体衰仍一无所获,只好失望的回家。
夜晚漆黑,寒风凛冽,他远远望见自家窗户里透出温暖柔和的灯光,家人正围坐一起吃晚餐,中间空着一个留给自己的座位。
这个人忽然泪流满面,幡然醒悟:原来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家啊! 探究结果: 三、阅读与欣赏(40分)(一)阅读《天净沙·秋思》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 图,表达了 之情。
(2分)11.有人认为“小桥流水人家”表现的是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本曲主旨不符,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2—16题。
(10分)【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王者何贵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
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
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 委.而去之( ) (2) 王者何贵.( )13.以下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A 必以.情以.百姓为天B 衣食所安.百姓与之则安.C 小大之.狱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D背之则亡.今亡.亦死14.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2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5.【乙】文中的“”这几句与【甲】文中的“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观点相同。
(2分)16.甲乙两文作者都认为都什么重要?这体现了孟子什么思想?(2分)三、阅读《父亲》,做题。
(13分)⑴父亲又来了。
⑵他是来给我送钱的。
高一开学时交了两万多块钱的择校费,每学期书杂费、资料费、生活费还得两千多!他站在水泥篮球场中间,笑眯眯地望着一楼高三(5)班——我的教室,我早发现了。
蓝天的天空白云朵朵,金色的阳光洒向大地,当然也洒在球场中间的父亲身上,我猛然觉得父亲像我们山里狭窄稻场中间落满灰尘的麦秸垛。
⑶不用看,我就知道,父亲头上永远是一顶洗得发白的蓝军帽,帽沿前半部分向下垂着;脚上永远是一双黄色解放鞋,鞋帮沾着大山的黄泥;上身水远裹着洗得发白的蓝中山装,最上面一颗扣子是永远不会扣上的,腿上不是文革时代的蓝军裤就是黄军裤;衣领上永远是黑亮黑亮的脏兮兮的颜色,这就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的亲爱的父亲!他真是迂腐呀,有一回为了省二十块钱的车费,硬是走了45公里,从市中心走回了县城!⑷教室里,我已经臊得满脸通红,老师讲的什么已全然置之脑外,我不敢看老师,也不敢看同学,我为父亲的土气而害臊。
⑸下课了,我低着头走出教室,站在父亲身边,猛然抬头吼道:“你站在操场中间干什么?丢人现眼的!你到寝室门口等我下课不就行了!”父亲“嘿嘿”笑着,眼中满是慈爱,忽然露出点愧疚之色,伸手递过来一卷钱,嗫嚅道:“猪卖了,我……给你……送点钱……”父亲还要说,我劈头抢白道:“你到寝室门口等我,我还有一节课!”说完转身上厕所去了。
⑹下午六点半,在学校食堂,我炒了一个蒜苔瘦肉,父亲坚持吃了六角钱买的三个饼子,又用开水把我吃剩的蒜苔瘦肉泡了汤喝了下去,然后一抹嘴:“好了,我出去找个旅社住一宿,明早赶车回去,你上晚自习去吧。
”我也没说什么,洗了碗进了教室。
⑺下了晚自习,寝室里的同学约好到操场打篮球,我们经常这样,出一身汗,洗个澡,再看一会书,休息得特好。
⑻篮球场边上有几排水泥乒乓球台,去拣蓝球的同学王栋突然喘着粗气回来说:“乒乓球台下面睡着一个人!”⑼我们几个蹑手蹑脚地来到乒乓球台边,借球场的灯光,看着熟睡的那个人,心虚而又紧张不安的我万分吃惊地脱口而出:“爸——”⑽接下来的事情是这样的:寝室的同学异口同声谴责我,说我没良心,思想腐朽,就像鲁迅笔下的清国留学生一样数典忘祖,然后一齐拉我父亲回到寝室,王栋拉我跟他睡一铺,父亲就睡在我的铺上。
⑾夜深了,一轮明月高悬在深邃的夜空,不远处有些星星眨着眼睛,凉凉的夜风吹过寝室,拂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⑿那个夜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满脑子是父亲黑黑的脸庞,花白的短发,粗糙的手指……我为我的虚荣而羞愧,也为我有这么多好同学而高兴。
⒀小时候,眼中是惧怕,我不敢看父亲;长大了,眼中是虚荣,我还是不敢看父亲。
那个夜晚,我仿佛长大了,我读懂了父亲。
17、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分)18、请品析第⑵段划横线的句子。
(3分)19、第⑶段划横线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20、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2分)21、父爱是子女永远的话题,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文中父亲的看法。
(3分)(四)、阅读说明文,做题(13分)“发烧的”城市2003年8月的一场热浪,造成巴黎近5000人死亡,这在当时引发了一场关于天气致死的课题研究。
张平和他的同事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利用卫星数据,比较了全球几千个城市不同的热量生成特点后发现,最强大最密集的热岛,仍绝大多数集中在高度密集的发达城市。
在那些大城市里,置身于高温的夜间,尤其是连续几个晚上,就会使那些身体原本就虚弱的人的死亡风险加倍,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如超过65岁的老人、婴幼儿或是有长期慢性病的人。
造成热岛效应的因素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