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2分)1、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 ) AC2、对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B (玄秘深奥) C 指声音响亮明朗)D (指婴儿生下来) 3、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 C D 4、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 、忽然下起了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
D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5、对何其芳的《秋天》中的第二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A 、这节诗描绘了一幅“霜晨归渔图”。
B 、“冷雾”一词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
C 、“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节诗中的“清晨”相呼应。
D 、“游戏”一词暗示了渔人劳而无功的惆怅。
6、古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 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蹄鸟。
C 、碧玉妆成一树高,千条万条绿丝绦。
D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非选择题(8分)7、默写(每空1分,计4分)(1)客路青山外, 。
潮平两岸阔, 。
(2)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8、朗读下列句子,加上节奏符号(“/”)和重音符号(“·”)(2分)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9、为下面话语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二、阅读能力(40分) (一)(10分)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1、比较A 、B 两个句子,你认为哪句更恰当?为什么?(3分)A 句: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B 句: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
答: 句,因为:12、模仿本段的句式特点和写作手法来写一段话,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冬天的特点。
(150字左右)(3分)(二)(10分)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3、景物本身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本文作者运用拟人手法使许多景物富有人的思想情趣。
请你列举一例,并陈述其妙处所在。
(3分)(1)例句: (2)妙处:2020年(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14、作者由花朵想到了果实:“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那么,你由“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联想到了什么?(2分)答:15、春风除了可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外,你觉得还像什么?(2分)答:16、有的同学认为,朱自清先生的《春》通过对春事春物的叙写,抒发了对春天挚爱之情,而且在抒写中精妙地抓住了春季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的特点,使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品析《春》,请你探究其中的奥妙,并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分)四季分明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
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夏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虽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金黄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淋,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厚厚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惊讶冬天的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城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赋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又一年四季的轮回。
17、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分)(1)淡妆素裹:(2)转瞬即逝:(3)欲说还休:18、阅读全文后,补全下面的表(5分)①南京城四季分明②银杏是四季分明的风景线③④⑤⑥⑦⑧南京四季分明,周而复始,给人无限希望。
19、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
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
(4分)(1)春天:(2)夏天:(3)秋天:(4)冬天:20、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
例如:用“”来比喻“春的短暂”;用“”来比喻“夏的火热”;用“”来比喻“秋的成熟”。
(3分)21、品读第⑥段,如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答:2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使南京四季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请你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2分)三、口语交际和写作(40分)(一)口语交际(10分)23、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把山中的各种景物拟人化。
假如你是那山中的某一处景物,如古桥、树林、山泉、小溪……,你与游人互诉心声,你将会说什么呢?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写作(30分)24、文题:人生如季。
要求:(1)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春”、“夏”、“秋”或“冬”,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构思作文。
(2)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