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演奏风格探析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演奏风格探析

艺苑
FORUM OF A RTS
巴赫是德国著名的管风琴家、古钢琴家、作曲家,是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大师和最重要的代表。

他创作的复调音乐是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的典范,也是西方音乐史上复调音乐的顶峰。

巴赫的复调音乐代表性作品主要是键盘音乐。

当时的键盘主要是羽管键琴和古钢琴,这两种乐器的声音很小但音色很美。

巴赫创作的键盘音乐主要涉略了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和赋格曲等体裁。

巴赫创作的复调音乐充满了哲理性思考,其中,创意曲是作为一种思考,为了教学和那些喜爱键盘音乐的热心演奏者,而不是为了比赛和音乐会而创作的。

二部创意曲是学习巴赫复调作品的基础,也是现代琴童学习复调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对巴赫二部创意曲的演奏风格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培养演奏者的复调思维和复调听觉,清晰地演奏两个声部的旋律;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巴赫其他大型的复调作品;有助于对巴洛克时期复调作品演奏风格的准确把握。

演奏巴赫的二部创意曲之前必须先了解创意曲的主题特点和发展模式。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演奏风格探析
一、主题特点
二部创意曲的主题特点之一:强调主题的性格对比。

二部创意曲通常由两个声部构成,声部的进行侧重强调两个不同性格主题旋律的对比。

这种主题性格对比通常表现为:音的高与低;速度的快与慢即快与慢的段落对比或快慢声部间的对比;力度的强与弱;音色的不同和独奏与合奏等方面。

特点之二:强调主题旋律线条与和声结构的配合。

巴洛克时期,音乐逐渐由复调音乐走向主调音乐,数字低音逐步转为和声进行,大小调式基本明确,并逐步取代了中世纪教会调式。

在巴赫的作品中,这种特征尤其明显。

巴赫对和声的运用从自发转为自觉,为和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的二部创意曲中的复调是根据调性的要求来处理的,声部的进行强调横的旋律线条与竖的和声结构的统一,强调横与纵之间的关系的互相呼应,在此基础上建构乐曲的框架,用富有歌唱性风格的音乐创造出哲理性的意境。

特点之三:二部创意曲的主题常
有保留音、延留音和休止符。

保留音和延留音的运用改变了正常的节拍与节奏的关系,常常造成切分的节奏,使得主题的戏剧性色彩更为浓厚。

很多保留音和延留音既有时代特色,又能显示出演奏者的个性。

这是因为当时的作曲家也是演奏家,他们常常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演奏这种保留音和延留音,将同样的主题处理成抒情的、优美的或者活泼的等不同的性格。

虽然他们各自理解不一,但演奏大体风格不能改变,主题的特点必须明确。

巴洛克时期的绘画艺术往往在结构上只突出某一特征予以重点描绘,其余的留给欣赏者去联想。

休止符的运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部创意曲往往在开始后继以休止符,使休止符后的音符更为有力、更有紧张度地趋向下一强拍而又不使听者感到音乐的中断。

主题旋律中虽然有很多休止符,但休止符前后的乐汇必须连接起来,使旋律成为整体。

作品中的保留音、延留音和休止符不同于其他时期,它们有前趋的倾向,向前推进的要求更为强烈。

特点之四:各种各样装饰音的运用。

巴洛克时期由于资产阶级的兴起,歌剧的诞生以及宫廷和沙龙音乐的盛行,加上建筑
文/
黄雪生
8
风格上强调流动感、戏剧性、夸张性等特点,常采用如曲线、斜线等富于动态感的造型要素的影响,大量使用装饰音,刻意修饰成了这时期音乐的一大特色。

巴赫的二部创意曲有着同样的特点,常常使用大量的装饰音来表达富于感情和装饰性的变化。

二、主题发展模式
主题的“性格化”是早期音乐演奏中对奏法产生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它使得主题内在的生命力得以表现出来,使得最复杂的复调织体能够保持清晰、透明。

主题的发展模式就是将这种“性格化”的主题加以变形、展开、发展,但不改变其主要性格。

因此,主题的发展模式也同样值得关注。

主题发展模式大体上有五种:序列模进、倒置进行、节奏增减、拿主题片段加以发展、转调等。

序列模进常常是主题的移调进行,如第二首《c小调二部创意曲》的第一主题从高声部第一小节的c小调到13小节变成g小调进行;有时序列模进时不管调式变化,可以从大调变为小调,但主题序列不变;或声部交替和音区转换进行,如第二首《c小调二部创意曲》的第一主题从高声部第一小节的小字二组音区到第四小节转换到低声部的小字一组的音区。

倒置进行常常用于改变主题的前半部,如第十三首二十二小节的低声部主题进行是第一小节第一主题前部倒置进行。

节奏增减,拿主题片段加以发展的模式主要是通过将音符的时值进行扩张或压缩,比如将原来的四分音符变为十六分音符,或者进行加花变奏。

转调的模式最常用,巴赫常常使用主调转属调和主调转下属调的模式。

中世纪的调常常带有表达情感的色彩,升号调是明朗、庄严、光辉的情感,降号调则表达柔和、典雅的情感;大调显阳性,常常表达崇高的情感,小调呈阴性,常用于表达悲悼的、悲哀的情感。

受中世纪调性美学影响,巴赫创意曲中的调性转换也常常有这种情感倾向。

转调中,调式、调性的统一是不同旋律相互结合的前提和基础,旋律中如果出现转调或调式交替,与之相结合的对比旋律一般也相应随之改变。

三、二部创意曲的演奏法
在了解了主题特点和主题发展模式后,还应该逐步树立起复调思维,应该先分手分声部练习,把左右两手的声部、主题、发展句子、呼吸以及前后连接弄清楚,在分声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指法的准确性,然后再将两个声部合着练习。

分声部练习有助于培养内在复调听觉,培养复调思维和手指的控制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主题的性格,才能将主题及主题性音乐材料交待清楚。

二部创意曲演奏法包括主题奏法、装饰音奏法和演奏速度三方面。

1.主题奏法。

在演奏复调或者赋格音乐作品时,主题性
材料必须交代清楚,不同声部用不同的声音演奏,也就是感
觉不同的音色,有亮有暗,有温暖饱和和深沉浑厚等等。


于巴赫的二部创意曲,在选择奏法方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不同编者、版本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演奏家有不同的
处理。

但有几个要点值得注意:(1)音程距离远的各个旋律
音可用跳音奏法;(2)音阶式的级进用连奏,这种连奏是带
颗粒性的;(3)曲调性的旋律用连奏;(4)音型性的活泼的
旋律实际上是不连奏,但也可连奏,只要有根据,有自己的
理解即可;(5)附点音符后面的短音可以处理得更为缩短,用
以推进到下一个重点音符,这种处理使音乐的强弱更为清晰,
避免了节奏上的松散和拖沓;(6)在三进拍子中遇到附点音
符时,这种附点音符就要服从三进拍子的属性,附点非但不
能拖长,相反地却应该变为三连音的状态;(7)音乐进行中
的记号不完全指延长,主要是结束乐句或指示演奏者呼吸
的气口;(8)主题奏法一旦确立,后面所有的再现主题都要
保留原奏法;(9)由于当时流行短句,可以把长乐句的线条
分成几个短小句的图案和模式,但短小句必须在长句线条中,
而且不能断,尽可能注意到构成音型的小图案和模式,并用
细微的奏法上的处理表现出来,同时保持好总的线条。

2.装饰音奏法。

早期音乐中,装饰音虽用得很多,但作
曲家并不一定写出来,而是由演奏者根据需要而用,从17世
纪开始,装饰音记号趋于标准化。

现在唯一留存的巴赫本人
对装饰音的解释保留在他给其长子的一封信中,原稿中列出
了13种装饰音。

它们是颤音、波音、颤音带有结束音、回音、
上行颤音、下行颤音、有结束音的上行颤音、有结束音的下
行颤音、倚音、弹在拍子上的倚音和即兴倚音、有准备的颤
音即倚音、经过倚音或后倚音、倚音连到琶音。

由于装饰音
是巴洛克风格的主要音乐特征,特别是以巴赫为代表,因此,
正确理解和演奏装饰音尤为重要。

二部创意曲的演奏速度一般为中速,要谨慎处理,极快
和极慢都应该避免,即使标着非常快的速度术语,也应该予
以限制。

如A l l egr o不是速度的标记,而应该是作品性质的
标记,它表示高兴的意思,因为高兴而快,表现了乐曲的内
容和情感。

又如Lar go表示庄严而宽广的意思,因为庄严而慢,而不是纯粹速度上的慢的意思。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随着演奏者演奏技巧的不断提高,以及不同时代对音乐音响
效果审美的不同,不同时代不同演奏家对同一乐曲的演奏速
度可以作出不同处理,我们倡导演奏者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定
速度。

了解巴赫二部创意曲对演奏巴赫的其他作品,甚至对演
奏巴洛克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将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