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

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

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
1目的:
为确保铸钢产品的热处理质量,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以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特制定本热处理工艺规范。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种精铸、砂铸产品的热处理,材质为各种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铸铁及有色合金。

3术语
3.1退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降温出炉的操作工艺。

3.2正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下来的操作工艺。

3.3淬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快速冷却的操作工艺。

3.4回火:指将淬火后的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
段时间后出炉,冷却到室温的操作工艺。

3.5调质:淬火+回火
4 职责
4.1热处理操作工艺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制订。

4.2热处理操作工艺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

4.3热处理操作者负责教填写热处理记录,并将自动记录曲线转换到
热处理记录上。

4.4检验员负责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检测工作,负责力学性能检测
结论的记录以及其它待检试样的管理。

5 工作程序
5.1每次装炉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把炉底板上的氧化渣清除干净,
错位炉底板应将其复位后再装,四周应留有足够的间隙,轻拿轻放,装炉应结实,摆放合理。

5.2装炉时大铸件产品放在下面,对易产生热处理变形的铸件,必须
作好防变形或反变形处理,力学性能试样应装在高温区,对特别小的铸件采用铁桶或其它框类工装集中盛放。

5.3炉车上的铸钢件入炉时,应缓慢推进,仔细观察铸钢件是否与炉
壁碰撞,关闭炉门,通电后应经常观察炉内工作状况。

5.4作好铸件产品后续热处理的准备工作,严格控制出炉温度,对水
淬铸件应控制入水时间,水池应有足够水量,以保证淬火质量。

5.5作业计划应填写同炉热处理铸件产品的材质、名称、规格、数量、
时间等要素,热处理园盘记录纸可多次使用,但每处理一次都必须与热处理工艺卡上的记录曲线保持一致。

6 不合格品的处置
6.1热处理试样检验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6.2技术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置。

7 附表
7.1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正火、退火加热温度表
7.3铸钢件直接调质工艺
7.4铸钢件经预备热处理后的调质工艺
7.5低合金铸钢件正火、回火工艺
7.6铸钢件淬火温度,回火温度
7.7补焊后铸件热处理规范
7.8气割补焊后退火规范
7.9高锰钢铸件的水韧处理工艺
附表:
7.1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正火、退火加热温度表
7.3铸钢件直接调质工艺
7.4铸钢件经预备热处理后的调质工艺
注:1、截面小于100mm,形状简单的碳素铸钢件可采用水淬;形状复杂及截面大于100mm 者,采用水淬油冷。

2、合金钢铸件采用油冷。

3、淬火表面终冷温度如下:
4、冷却时间计算公式:
油冷:t=9~12s/mm×δ
水冷:t=1.5~2s/mm×δ
水淬油冷:水T=0.8~1s/mm×δ
油 T=7~9s/mm×δ
式中:T——冷却时间s;δ有效截面厚度mm
7.5低合金铸钢件正火、回火工艺
7.6-1铸钢件淬火温度
7.6-2铸钢件回火温度
7.7补焊后铸件热处理规范
7.8气割补焊后退火规范
碳钢铸件的热处理方法有全退火、正火及正火加回火。

7.9高锰钢铸件的水韧处理
高锰钢铸件的热处理规范
注:
1.从开炉门到工件淬入水中的时间不得大于30s。

2.工件全部入水后,在水池中上下左右摆动。

3.水温保持在30℃以下,淬火后最高水温不超过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