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需求及来源的确定》教学设计
上高二中:赵友明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1、2节
5学时数:40分钟(机房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性目标:
(1)了解信息的内容和类型;
(2)了解信息来源的分类和确定因素,并正确地认识信息来源的广泛性。
(3)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并绘制信息需求表。
让学生在分析问
题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需求确定习惯。
(4)认真分析信息需求,有效地使用信息来源。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完善需求表,让学生熟悉需求表,能够独立制作需求表,并熟练、有效地使用需求表,完成给定任务。
⏹情感性目标:
(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辩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从解决问题的目标出发,培养自觉确定信息需求的意识。
(3)能主动关注日常生活中信息来源的变化。
(4)与学生交流不同信息来源的优缺点,体验不同信息来源对人们的影响。
2、内容分析:
本课是高一第二章第一、二节的内容(第二章信息获取在教材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
本课要求学生根据任务或问题分析并提炼信
息需求,需求分析是后面各章学习的第一步;明确信息需求是随后几节的
前提。
可见信息需求与来源的确定至关重要。
所以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
考虑完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下一步信息活动。
3、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五个班中,每个班都有八个左右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怎么用过电脑,对鼠标键盘操作都非常的生硬,不会打字,还有少数同学对简单的文字、数据、图片……的处理不熟练。
这样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又因为每周就只有这40分钟有机会接触电脑,所以想让他们在平常上课时就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4、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本堂课通过网络流行的孤僻字的引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实例来介绍信息需求与来源确定的相关内容,给大家一个简单的任务,既能完成教学的要求又能照顾少数同学想多实践的需求。
四、教学反思
1、由“烎”字把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了,整堂课气氛非常活跃;对电脑操作熟练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完成作品。
2、对于在初中阶段没有用过电脑的同学,通过练一练,对word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有几个同学没有按要求完成,但是在本堂课中他们已经有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