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综保区货物贸易改革试点相关问题解答
第一期
问题1:试点企业外汇业务状态的变动周期是怎样的?对于贸易收支业务发生频率较高的企业,是否在办理每笔业务前都需要查询外汇业务状态?
答:企业外汇业务状态每天更新一次,动态变化。
银行在为试点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时,若试点企业一次收付多笔资金的,可只查询一次。
原则上银行可只查询区内系统外汇业务状态,不需要再查询区外系统名录状态。
注:区内系统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监测服务系统,区外系统即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
问题2:辅导期的截止日期是如何计算的?
答:根据《苏州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操作流程(试行)》第十二条,辅导期的截止日期为新列入名录企业发生首笔贸易外汇收入或支出业务之日起90天,与进出口发生日期无关。
问题3:银行在为试点企业办理外汇收支相关业务时,在哪些环节需要查询企业的名录状态和分类状态?
答:银行在为试点企业办理外汇资金收付前,应先查询企业名录状态与分类状态,并按规定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贸易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为辅导期企业、B类企业、C
类企业及时扣减相应收付汇额度。
银行不得为不在名录的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问题4:辅导期企业在银行办理贸易外汇收支时,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答:辅导期企业在银行办理贸易外汇收支时,根据不同情况提供相应资料:1.对于以汇款方式结算的(预付货款、预收货款除外),提供相应的进出口合同、发票、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或进出境货物备案清单;2、对于以信用证、托收方式结算的,除金融机构按国际结算惯例审核有关商业单据外,还应提供相应的进出口合同、发票;3、对于以预付货款、预收货款结算的,提供进出口合同、发票;4、外汇局要求审核的其他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
注:需要审核报关单、备案清单的,企业可提供区内系统或中国电子口岸相关查询结果的加盖公章的打印件,无须提供原件。
问题5:试点企业是否仍需要登录区外系统进行贸易信贷(延收、延付、预收、预付)及其他相关报告?
答:试点企业无需登录区外监测系统进行贸易信贷(延收、延付、预收、预付)及其他相关业务报告。
问题6:区内系统里的物流及资金数据是什么时候的?对于试点前进出口(收付),试点后收付汇(进出口)的,相应数据如何匹配核查?
答:区内系统里的物流及资金数据都是从2013年1月1日
开始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企业对于试点后收付汇(进出口)、试点前进出口(收付)的数据匹配核查。
但与分类相关的总量核查指标仍然从试点之日起计算。
问题7:在综合查询中查到的物流、资金流信息,在信息过户及相关核查界面查询不到时,该如何进行过户及核查操作?
答:通过综合查询查到的相关物流、资金流信息,在信息过户和核查页面查询不到时,应注意合同协议号是否缺失。
若缺失,应通过【原始数据管理】-【报关单信息管理】或【申报单信息管理】添加合同协议号,再进行信息过户和其他核查操作。
问题8:试点企业如何了解企业资金流与货物流的匹配情况?
答:试点企业可登陆区内系统进行如下操作:
(1)通过【总量管理】-【总量核查】,可查看核查周期内本企业各项总量核查指标情况。
(2)通过【名录管理】-【企业外汇业务状态查询】,可查看核查周期内,本企业名录状态、分类状态、可收付汇额度、预收付汇额度、限制类业务等信息。
问题9:以人民币结算的境内贸易收支,是否需要进行收支信息申报?申报时,应由收款方还是付款方填写有关凭证?
答:需要。
无论是收款方还是付款方,由区内企业填报。
问题10:试点企业资金申报时,交易对方企业名称一栏中的关区代码应如何填写?
答:按《苏州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信息申报规定(试行)》(苏银汇[2013]57号附3)第七条规定:若对方收/付款人为区内企业的,关区代码填写相应特殊监管区域关区代码;如对方收/付款人为境内区外企业的,关区代码统一填报为“0000”。
问题11:来料加工方式物流信息申报具体有何要求?
答:海关监管方式代码申报为0214、5014的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应在备注中按如下格式填报:
“xxxx,料件款:xxxxUSD,加工费:xxxxUSD。
”
如此申报后,区内系统自动将料件款纳入无需核查,仅将加工费纳入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