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PPT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PPT

6. 新增了超前地质预报验收内容,强调信息化施工,加强 施工安全控制。规定了超前地质预报应作为关键工序纳入施工 组织管理,并应采用有经验的专业化队伍承担,规定了岩溶及 富水破碎断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采用以水平钻探为主的综 合方法。
超前地质预报 一般规定
1.1.1 建设单位应组织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文件审查和技术 交底;审批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监督检查超前地质预报实 施情况,必要时对超前地质预报成果组织审查。
监控量测 一般规定 1.1.13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应及时进行监控量测,设计单位 应进行监控量测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1.1.14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应报监理、建设单位,经批准后 实施,并作为现场作业、检查验收的依据。 1.1.15 监控量测必须设置专职人员并经培训后上岗。对周 边建筑物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城市铁路隧道,应实施第三方监 测。 1.1.16 施工单位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 量保证体系和等级管理、信息反馈和报告制度,负责及时将监 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工程竣工后应将监控量测资料 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 1.1.17 监控量测应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施工 中应认真实施。
1.1.7 隧道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 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 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地质素描的内容应 真实可靠,应有文字和数码影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法、测量(尺子,罗盘)、照像、数 据记录; 1.1.8 超前地质预报采用的方法、预报范围、频次等应符 合设计要求规定。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每次进行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查方法:现场观察、与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对照检 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级连续围岩进行一次工 艺性试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贯入法或拔出法或无底试模检测。 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4. 增加了“加固处理”一章,包括地表注浆加固、井点 降水、旋喷桩、灰土挤密桩、洞内预注浆等验收内容,对影响 隧道洞身安全质量的加固处理过程重点环节提出了验收要求。
5. 强调了隧道洞口边仰坡工程应自上而下逐级开挖支护, 及时完成洞口边仰坡加固、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规定了隧道洞 口应按设计完成超前支护后,方可开始正洞的施工,洞口段应 及时形成封闭结构,严禁采用长台阶施工。
表3.4.1 ______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续:
2. 优化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单元划分、组织程序、实施 方法和工作内容。
3. 调整了检验项目、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质量检测工作 更趋科学、合理、先进、有效。
第7—3—14: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C25 喷射混凝土24h强度应不小于10MPa。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共分15章,包括: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加固处理、洞口及缓冲结构工程、洞身 开挖、支护、衬砌、辅助坑道及附属洞室、明洞工程、防水和排 水、附属设施、盾构、TBM
《 客 运 专 线 铁 路 隧 道 工 程 施 工 质 量 验 收 暂 行 标 准 》 共 分 13 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洞口工程、洞身开挖、支 护、衬砌、辅助坑道及附属洞室、明洞工程、缓冲结构、防水和 排水、附属设施、隧道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等。
1.1.2 勘察设计单位应对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分 析和研究施工预报成果,并结合实际地质条件进行动态调整。
1.1.3 施工单位应负责预报实施大纲的编制;按建设单位 审批后的方案组织施工预报的实施;及时向建设、设计、监理 等相关各方提供预报成果。
1.1.4 监理单位应对预报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理,核查施工单 位现场人员、设备、数据采集、工作量等。
1.1.5 岩溶及富水破碎断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采用以水 平钻探为主的综合方法。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应进行专项 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及时收集分析预报资料,完善设计方案并 指导施工。
主控项目 1.1.6 洞身开挖前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开挖前进行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查方法:现场观察、检查预报成果。
整篇结构看,高铁验标增加了加固处理、盾构、TBM掘进机 等章节,将暂行标准中的缓冲结构一章合并入洞口工程。
下面向大家介绍《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同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比较,调整和 新增的主要内容。
1、贯彻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增加了工序操作责任人的 登记事项,体现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责任追溯要求。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1.9 超前地质预报施作里程、位置、搭接长度应符合设 计要求规定。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每次进行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查方法:现场观察、与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对照检 查。 1.1.10 超前地质预报施作后,应及时收集相关数据,归纳 总结预报成果,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每次施作后进行检查,监理单位见证 检验。 检查方法:检查数据记录、预报成果。
7. 强调了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Ⅳ、 Ⅴ、Ⅵ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强调了双线Ⅳ、 Ⅴ级围岩隧道台阶法施工时,应设置锁脚锚杆(监控量测验收内容,强调信息化施工,加强施工 安全控制。规定了监控量测应作为关键工序纳入现场施工组织, 必须设置专职人员并经培训后上岗,明确了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 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和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控制标准。
一般项目 1.1.11 采用物探法时,炮孔、测线布置和数据采集等应符 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每循环一次。 检查方法:现场观察法,尺量、水准仪测量、测角仪测量、 记录数据。 1.1.12 采用超前钻探法时,钻机钻深不宜小于25m。成孔的 倾角和方位角偏差应不大于1°,深度偏差应不大于0.5m。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每循环检查每个孔。 检查方法:现场观察法,尺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