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幕墙施工图设计要求

幕墙施工图设计要求

幕 墙 设 计第一部分 施工图设计(招标图)阶段服务內容1.前期沟通环节1.1确定幕墙设计工作范围1.2熟悉项目方案,和建筑设计相关的文件和设计理念。

1.3与建筑师联手制订本项目的设计标准,包括声学,视觉,结构,热工,消防,水密,气密和耐久性能等要求。

1.4 配合施工图设计单位依据建筑节能计算结果调整确认幕墙的热工性能,並提交成果于施工图设计单位进行建筑节能计算。

1.5 配合建设单位与主创设计单位初步确定幕墙系统, 整体建筑泛光照明系统,擦窗机与幕墙系统结合方式,雨棚、装饰格柵、立面广告灯箱及公司标志的处理方式。

2.施工图编制阶段2.1在合同约定工作日內提交经主创设计单位审核确认的可供建设单位进行招投标工作的施工图纸。

2.2设计深度为招标施工图,应满足甲方施工招投标要求(编制完整工程量清单,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国家相关规定,并使中标施工承包方能据此进行深化施工图设计(即能安排材料订货和工厂制作、能进行现场施工和安装和工程验收的幕墙施工图或加工图)。

详见第二部分《幕墙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3. 提交成果文件3.1根据合同约定份数提供相应的幕墙施工图及相应的cad电子文件。

3.2配合施工图提交的主要材料板,一式两份。

3.3配合施工图同时提交的完整工程量清单表。

4. 招标过程咨询阶段4.1对招标过程中承包商提出的技术问题,配合建设单位与主创设计单位进行书面答复。

4.2根据建设单位需要在七个工作日对承包商提供的技术文档进行技术分析与评估。

4.3对承包商提交的深化施工图图纸进行审核,在深化施工图设计符合施工招标图技术方案,不改变造价的前提下,在安全性、防渗漏工艺节点、完整性、经济优化等方面符合规范、甲方、客户使用要求,审核后及时出具书面意见。

5.现场施工技术服务阶段5.1协助对承包商提交的材料样板进行审核确认,对封样材料的规格、品质、效果负责鉴定并签字。

5.2现场设计变更后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图纸进行把关。

5.3参与幕墙专项的施工验收。

第二部分 幕墙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要求一、封页:应列明工程名称、建筑幕墙专项设计单位全称、设计出图日期。

大型幕墙工程的幕墙设计宜按设计程序编制分册。

二、图纸目录:根据图纸表达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编码,确立代号应按顺序排列,应能清楚地反映各张图纸说明的内容。

表达内容有:图名、图号、档案号及图纸修改版次。

三、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

2.表明工程业主方、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总承包商和建设监理单位全称。

3.说明本工程地理位置情况,建筑物标高、层数和幕墙工程标高、层高、总面积等。

4.应列出本工程所参照和引用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法令和行业标准文件等设计依据。

5.应表明本工程设计构造形式和连接节点具有的安全性、合理性和先进性,以及不同部位的面层材料品种(例如:玻璃、金属板、石材及其它板材),面层颜色。

6.应表明本幕墙工程达到的技术物理性能等级,应列出主要基本性能指标值(风压变形、空气渗透、雨水渗透、保温隔热、平面内变形等)、抗震设防烈度、相容性试验、防水,防潮,防火、防雷、反射率、隔声、保温、遮阳、热断裂性能、撞击和热量吸收等性能指标值;7.表明本工程风荷载取值的依据,列出最大标准风荷载值和最大设计风荷载值及其所处部位,如有模型风洞试验,应分析试验结果,确定风荷载值。

8.应清楚表明所选用的主要材料,例如:铝合金型材、钢制件、玻璃、金属板、石材及其它板材,硅酮结构胶、耐候密封胶、各类紧固件、与幕墙材料档次相匹配的开启窗五金件及其它配套密封附件材质、规格、产地、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要求提供国家认可的检测部门所出具的检测报告。

9.设置幕墙清洗设备装置的,应表明满足该装置与土建设计、结构设计和幕墙清洗相互关系的技术指标。

10. 设置幻光照明的,应表明满足该装置与土建设计、结构设计和幕墙清洗相互关系的技术指标。

四、招标文件的要求:1.平面图:1.1.建筑平面简图应标出主要轴线及幕墙类型的单元编号位置。

1.2.幕墙分段尺寸,表明立柱在不同平面图上的位置、轴线及轴线编号、相应节点详图索引编号。

1.3.变形缝位置和宽度尺寸,局部放大构造详图,并标注详细尺寸。

1.4.埋设预埋件是幕墙工程关键的首道工序,应与土建结构施工进度同步,应单列平面位置图,示出预埋件位置、轴线尺寸、标高、预埋件编号。

1.5.平面图应示出幕墙平面所在层数标高及轴线编号,有关节点详图索引。

1.6.底层平面标高、楼层标高。

1.7.对于标准层平面可共用同一平面图,但须表明层次范围与标高。

1.8、应表示出开启扇,消防开窗的位置和开启形式,以及竖向龙骨位置。

2.立面图:2.1.建筑物各个方向的幕墙立面均应绘制准确,包括立面分格、标高、楼层层高、开启窗位置。

选用不同材料的幕墙饰面也均应表示。

(建筑立面相同的幕墙立面可省略,但应在已绘制的立面图中表明在建筑图中的位置、数量及编序号)。

2.2.立面图轴线应对应平面图轴线标注。

2.3.局部复杂立面,应绘出局部放大立面图,立面图上应相应标注剖面、节点详图索引编号。

2.4.单列绘制预埋件立面位置图,表明其位置的尺寸、轴线编号、标高、材料名称、规格、编号和数量。

3.剖面图:3.1.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编号、比例、标高、部分详图索引、轴线号应与平面图、立面图相对应标注。

3.2.表明高度分格尺寸,结构剖面尺寸、轴线号、详图的放大、位置及图号。

3.3.高度尺寸标注。

3.4.外部尺寸:幕墙总高度、层间高度、分格尺寸与外部装饰的有关尺寸。

3.5.内部尺寸:窗台标高、吊顶标高和其它装饰与幕墙相关的特殊要求高度。

4.局部放大图:4.1.幕墙工程中,特别是大型幕墙对仅依靠立面、平面、剖面无法表达清楚的位置,在不同层高、不同层数、内外空间比较复杂部位,均应绘制局部放大图,作为详图设计依据,局部放大部位可索引在平面、立面、剖面图上,并标明其所在页号。

4.2.在局部放大图中,应标注索引部位轴线号及该图中应表明所有索引的详图页位置和选用材料规格尺寸,及对相应大样的索引,5.详图设计:5.1.详图是表明幕墙工程各局部的深化,在图中必须清楚地反映出详图位置和技术要求,按照幕墙种类、不同饰面材料、不同幕墙的立柱、横梁、明框、隐框、开启窗等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均应分别绘制详图,标注尺寸齐全,注明选用材料名称、规格、材质要求和索引号。

5.2.幕墙与主体结构间隙处理方式,含与其相关的建筑构造缝隙处理方式。

5.3.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件(三维可调节)施工构造详图和土建阴、阳角部位及特殊复杂面幕墙构造部位的处理方式;幕墙立柱温度变形缝处理,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固定形式。

5.4.面层与骨架装配方式,胶缝处理形式。

5.5.幕墙立柱与预埋件支座连接方式及有关要求。

5.6.预埋件单列绘制详图,应绘出平面、剖面,说明钢材牌号、规格和焊接要求。

5.7.层间防火、防雷装置、保温层设计应单列绘制详图,表明选用材料名称、规格及施工方法。

5.8.硅酮结构胶、耐候密封胶,标注使用牌号,其断面应标注宽度厚度尺寸。

5.9.幕墙组件与骨架连接方式或固定件的位置间距。

5.10.与幕墙有关辅助设施,如:内外装饰件、灯光设置、清洗设备的连接方式。

5.11.对构造特别复杂的节点,可绘制分体的透视详图,并与主创设计师取得协调。

6.结构计算书:6.1.幕墙结构计算应采用经国家或地方颁布执行的规范、规程和行业标准进行,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内容应完整齐全,条理分明,各项计算应列出计算步骤,计算书中的文字和插图表达要清晰明了,计算书应整理成册,作为归档文件之一。

6.2.对国家或地方颁布执行的标准、规范、规程中尚未涉及而又需计算(或验算)的计算内容,应详细提供所引用公式、数据的来源或依据。

6.3.结构计算书中,应相应绘出幕墙计算单元示意图、剖面图及计算简图,列出起控制作用部位的风荷载取值及荷载或内力组合值。

6.4.计算书中除对有代表性的受力构件和连接节点进行必要的计算(或验算)外,尤其应对分格尺寸大、层高高、受荷载大,外立面特殊及处于不利受力状况的构件和连接节点逐个逐项进行详细计算(或验算)。

6.5.幕墙体系必须计算以下内容并列入计算书:6.5.1荷载:风载取值的计算、地震荷载、自重荷载;6.5.2幕墙支承体系:立柱的强度、挠度计算,横梁的强度和挠度计算;6.5.3幕墙饰面:玻璃、铝板、石材和其它墙面材料强度和挠度的计算;6.5.4连接节点:幕墙与边框、立柱与横梁、立柱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件以主体结构上预埋件钢筋等各项连接均应经计算;所有受力的结构胶、螺钉、锚栓、螺栓和焊缝均应经计算;6.5.5选用材料:幕墙体系所有各种材料、型材均应列出材料性能、型材截面力学参数、材料设计强度等技术指标;6.5.6计算书中幕墙用料的强度等取值以及各构件和连接节点所取截面尺寸、跨长等均应与施工图完全一致;6.5.7计算书应经认真校核,设计人、校核人应在计算书封面分别签字,封面上并应写明项目名称和计算日期。

7.工程量清单:编制完整工程量清单,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