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施工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施工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在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
规范及其必备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单位树立良好形象,实现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职业道德建设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单位作为施工单位的一方,承担着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责任,对工程建设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如不履行岗位职责,不履行职业义务,将对工程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党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重要的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施工单位行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引导大家看形势、提问题、看前景、找差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有助于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干部职工转变观念,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实践“三个代表”,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加强施工单位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是施工单位在行业中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施工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直接影响了施工单位在行业中对
社会形象,其员工的一言一行都备受业主和监理单位的关注。

开展文明行业建设,创建文明窗口,得到业主和监理单位的认可是施工单位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施工单位创建文明行业的重要方面,是提高施工单位行业文明程度的关键。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职业道德教育,涵盖了执业人员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思想作风、外部形象和廉洁奉公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有利于职工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职业技能,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从而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培养一支文明、廉洁、高效的施工队伍。

二、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多方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在新形式下加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以“甘当公仆、热爱交通、忠于职守、依法行政、团结协作、风纪严整、接受监督、廉洁奉公”作为准则,结合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加强对道德规范的理解,使职业道德规范融入每个职工的日常工作中,成为干部职工内在要求和外在行动。

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道德深入人心,使每个员工认识到本职工作的社会意义,形成责任感、自豪感,对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了如指掌,牢记于心,在工作中自觉加以体现。

一是要加强学习教育,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和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参加
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系统学习先进思想,经常性组织学习一系列法律法规,学习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有关规定。

通过学习,进一步干部职工政治素质,提高法律观念,加强了思想作风和组织作风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二是加强干部职工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在每天的工作中,都可能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每个工作人员勤于学习,勇于开拓。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迅速掌握各类业务操作,在工作上起到独挡一面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

对工作中有典型意义的要重点宣传,树立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先进,用先进的事迹来打动人,用先进的典型来影响人,用身边的典型来带动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形成蒸蒸日上的道德氛围。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建设氛围。

以办好内部信息为重点,加强多方位、多层次宣传报导工作,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通讯报道和宣传稿,宣传本行业职业道德要求、职业道德先进典型,扩大影响力。

三、健全职业道德教育运行机制,为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提供保障。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

如何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正确对待党和人民的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仅是部门思考的重点,党、政、工、团各方面也应齐抓共管。

只有多管齐下,从思想上、学习上、制度上、工作上都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因素,才能更好地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确立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