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及维护常识一、联合收割机作业机械注意事项1、联合收割机号牌应当分别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前、后端明显位置。
2、联合收割机的传动和危险部位应有牢固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并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联合收割机驾驶室不得超员,不得放置妨碍安全驾驶的物品,与作业有关的人员必须乘坐在规定的位置。
4、联合收割机启动前,应当将变速杆、动力输出轴操纵手柄置于空挡位置;起步时,应当鸣号或者发出信号,提醒有关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5、联合收割机上、下坡不得曲线行驶、急转弯和横坡掉头;下陡坡不得空挡、熄火或分离离合器滑行;必须在坡路停留时,应当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
6、联合收割机应当在停机或切断动力后保养、清除杂物和排除故障。
禁止在排除故障时起动发动机或接合动力挡。
禁止在未停机时直接将手伸入出粮口或排草口排除堵塞。
7、联合收割机应当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夜间作业照明设备应当齐全有效。
8、联合收割机作业区严禁烟火。
检查和添加燃油及排除故障时,不得用明火照明。
9、与悬挂式联合收割机配套的拖拉机作业时,发动机排气管应当安装火星收集器,并按规定清理积炭。
10、联合收割机在道路行驶或转移时,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服从交通警察的指挥,并将左、右制动板锁住,收割台提升到最高位置并予以锁定,不得在起伏不平的路上高速行驶。
11、联合收割机不得牵引其他机械,不得用集草箱运载货物。
12、联合收割机停机后,应当切断作业离合器,锁定停车制动装置,收割台放到可靠的支承物上。
二、联合收割机驾驶人不得有下列行为:1、未携带驾驶证和行驶证驾驶联合收割机;2、转借、涂改或伪造驾驶证和行驶证;3、将联合收割机交由未取得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或者驾驶证准驾机型不相符合的人驾驶;4、驾驶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联合收割机;5、饮酒后驾驶联合收割机;6、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机件失效的联合收割机;7、在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品、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或过度疲劳时驾驶联合收割机;8、驾驶联合收割机时离开驾驶室;9、在作业区内躺卧或搭载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上机作业。
秸秆粉碎还田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拖拉机安全操作及维护常识一、拖拉机作业机械注意事项1、作业前须检查作业地块,清除砖瓦、石块、铁丝等硬质杂物,以免卷入,造成机器损坏和人身伤害。
2、作业前须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紧固件有无松动,各润滑部位须加注润滑油。
3、锤爪或甩刀离地间隙须根据土壤坚实度、作物种植形式和地表平整状况酌情调整。
4、检查完毕,须进行空运转5~10min,确认各部件运转状况良好后,方可进行作业。
5、作业时须先将秸秆粉碎还田机刀具提升至离地面20~25cm,接合动力输出轴运转1~2min,再挂作业挡,并缓慢松放离合器踏板,同时操作液压手柄,使秸秆粉碎还田机逐步降至所需要的留茬高度,随之加大油门开始正常作业。
6、对于不同作物须按照作业要求采取不同的作业速度。
7机具运转时,机后严禁站人或靠近旋转部位,以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8、转弯时须将秸秆粉碎还田机提升,转弯后方可降落。
秸秆粉碎还田机提升、降落时须注意平稳,工作中禁止转弯及倒退,路上运输时必须切断拖拉机后输出动力。
9、作业中应注意田间障物,须及时清除机具缠草。
10、作业中听到异常响声或看到异常现象时,须立即停车检查,并予以排除。
11、作业中须随时调整皮带的松紧程度,对齿轮箱等润滑部件须及时加注齿轮油或润滑油,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12、作业时严禁打土,禁止把秸秆粉碎还田机当作旋耕机使用。
若发现刀片打土,须及时调整地轮离地高度。
13、刀片磨损后须及时更换。
更换刀片时,须选择重量基本相同的一组刀片,并把旧刀片同时换下,以保持刀轴的平衡运转,降低机器振动。
14、墒情过大时严禁下田作业。
二、操作人员作业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秸秆粉碎还田机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作业;2、携带操作证、准用证;3、穿好工作服,系好衣扣,不准穿肥大衣裤;女性操作人员要戴工作帽,发辫不准外露;4、不准酒后操作;5、不准饮食、吸烟、闲谈、打瞌睡;6、不准离开工作岗位;7、不准在作业区内从事与作业无关的活动;拖拉机驾驶操作注意事项一、拖拉机驾驶技术(一)行车前检查1、按规定项目、标准检查车辆各部技术状况,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所有被牵引的机械之间都应有良好牢固的连结设备,否则禁止牵引。
2、行车前应检查车辆行驶证,驾驶证等一切行车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证件等,不准无证驾车。
(二)行驶1、厂内拖拉机司机在行车途中必须严格遵守《厂内交通安全管理标准》和“安全生产守则”。
2、拖拉机与牵引的机械连接时,要注意安全,以免伤害连结的人或损坏牵引的机械。
人没离开时,禁止开动拖拉机。
使用钢丝绳时,须等人离开后方可起步行走,以免绳断伤人。
3、拖拉机行驶时,禁止上下人,禁止在拖拉机与被牵引的机械之间串走。
4、发动机运转时,禁止在拖拉机下面进行任何工作,拖拉机在行驶时,禁止任何修理和调整工作。
5、禁止操纵拖拉机在陡坡上横向行驶。
6、进入厂门、车间大门、施工现场以及危险地段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
7、在交叉路口、转弯处、上、下坡道时,应低速行驶。
下坡道时不准滑行。
8、通过平交道口时,要注意瞭望,不准和火车抢道。
(三)收车后保养1、检修车辆时,应将变速杆置于空档,采取制动,掩轮以及铁架等安全防护措施。
2、清洁全车,检查牵引装置,紧固螺丝,检查补充燃油、润滑油等。
二、拖拉机安全驾驶操作规程1、严禁拖拉机牵引挂车超车、超高和高速行驶,以免发生翻车事故。
转弯时须低速行驶。
2、下坡道之前,应根据拖载情况和坡度的大小,选择适当档位,在陡坡行驶的中途,不要换档。
在下陡坡时,应挂低档,缓慢行驶,严禁空档滑行,以免发生事故。
下坡时不要猛踩制动器,以免发生拖拉机倾翻的重大事故。
3、牵引挂车行驶前,应把左右制动踏板连在一起,并检查制动器是否可靠,左右制动是否同步。
4、挂车中不得乘人。
5、拖拉机挡泥板的牵引杆不得乘坐人员,以免行驶中掉下发生事故。
6、牵引车后部与挂车前部,必须安装防护网、保护链及有效的制动器,以免脱节出事故。
7、挂接挂车时,须用低速小油门倒车,并随时作好停车准备。
插牵引销时,必须在拖拉机停止时进行,以免伤人。
8、牵引平板车行驶时,不准在乎板车上坐人,以免掉下发生事故。
9、行驶中应尽量保持匀速。
起步、停车要稳,以免拖拉机和挂车产生撞击。
三、大中型拖拉机田间作业操作规程1、驾驶员必须经农机培训学校技术培训,并取得大中型拖拉机驾驶证;拖拉机必须取得行驶证和牌照。
2、新的或经过大修的拖拉机,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磨合试运转。
未经磨合试运转的,不准投入正式使用。
3、驾驶员在开车前后,要严格做好检查、保养工作。
拖拉机必须保持技术状态正常,避免“三漏”(漏气、漏油、漏水)。
4、严禁拖拉机和牵引机具上载人。
5、起动前,必须检查发动机的冷却水是否加足,机车行走系统的外部螺栓是否拧紧,变速杆是否放在空档位置,液压升降手柄是否放在下部位置。
6、起动后,采用小到中油门空转预热,开车时,要看清前后是否有人和其他障碍物,鸣号起步。
7、田间作业时,要人不离车,坚守工作岗位,禁止跳上跳下。
农具挂接牢靠,农具未全部升起时不准转弯,严禁倒车作业。
机车要作临时性保养、调整、检修或清除缠草时,必须停车熄火。
8、停车时,变速杆应放在空档,禁止长时间分离离合器。
发动机熄火前,驾驶员不得远离机车。
9、机车过田埂、水沟,应先削平坡度或挖出缺口,用低速通过。
一旦发生陷车,切莫加大油门猛冲,须将机车四周与地部的浮泥挖去,填以稻草、木板等物,用低速或其他车辆牵引的办法拉出。
四、怎样延长拖拉机使用寿命要延长拖拉机使用寿命,只有坚持精心保养,合理使用,科学管理,使拖拉机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一)保持拖拉机“食粮”的清洁油、水、气是拖拉机的“食粮”,其清洁程度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必须保持油、水、气的清洁。
具体做法是,主、副油分开盛装,主燃油沉淀48小时以上,三级过滤,缓冲卸油,浮子取油,封闭加油,副油高密度过滤。
应把汽化器、磁电机、加油孔、高密度过滤。
应把汽化器,磁电机,加油,油箱盖、机油检视孔用塑料布包起来,以免泥土浸入。
经常检查保养空气滤清器,发现变形、损伤、砂眼、开焊等,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保证吸入清洁的空气。
保证水净,开水应沉淀后加入,坚持硬水不上车。
(二)坚持“四勤”、“四看”、“三不作业”拖拉机在工作时,应勤检查各部件的紧固情况,看有无松动;勤听各动转部件有无异常声响,看有无发生故障的可能;勤观察仪表,看机油压力,水温是否正常;勤保养,看有无漏油、漏水、漏气、损坏零部件。
做到保养不好不作业,运转有异声不作业,检查不周不作业。
以保证拖拉机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工作,减少各零部件的磨损。
(三)按操作规程驾驶应熟练掌握拖拉机的安全操作技术,坚持起动机车方法正确;起动后水温不达40℃不起步,不到60℃不加负荷,工作水温保持在80~85℃左右;做到不猛起步,不猛加油门,不高速急转弯,不开“带病”车,不开“英雄”车,不超负荷作业;在作业中随时检查安全设施,发现问题随时纠正。
(四)合理编组,合理运用拖拉机在作业时,应根据作业要求和土地条件,做到合理编组。
即防止“小马拉大车”的超负荷作业,造成各零部件的磨损、损坏;又防止“大马拉小车”的不经济又易损坏农具的作法,应根据季节、环境、工作条件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