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84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2、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3、《半月谈》载文指出,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哲学依据是()A、整体的功能等于个部分功能之和B、当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C、整体有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 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代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这段话主要体现了()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5 .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 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6.1吨废报纸=850公斤再生纸=少砍17棵树。
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A.复杂多样的 B.不可捉摸的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7.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问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 )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C. 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队伍经受住了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但在局部地区也发生了一系列较严重的腐败事件,老百姓议论纷纷。
对此正确的看法应该是:( )A.腐败蔓延将导致亡党亡国,因此必须把整顿干部队伍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B.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C.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不要在意腐败现象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腐败现象只是党的干部队伍的支流,所以不必过于关注9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主次矛盾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②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发生影响;③次要矛盾处理好了,可以为解决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反之,会增加解决主要矛盾的困难;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就能比较顺利地解决其他矛盾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0 、江泽民同志指出:“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11 、在治理荒漠化土地的过程中,一些不适合种树的地方却在费尽心思地植树造林,结果是年年种树不见树。
有些地方为种树,超采地下水,影响周围植被。
“绿了一线,黄了一片”。
这种行为( )①否认了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②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③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④没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12、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这表明 ( )①事物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预测的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③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④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是()①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②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③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④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4、基因是生命遗传的基本单位。
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数目约为3.4万-3.5万之间,远小于原先10万个基因的估计,这表明()A、人难以彻底认识事物B、只有科学试验才能实现对事物的认识C、每一时期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需要不断的加深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没有界限15、“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的事实说明()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6、荀子曰:“不闻不若问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而止矣。
行之,明也”。
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①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②事事亲自实验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实践出真知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17.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
这是因为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B.精神能够主宰人们的活动C.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事物D.错误的思想意识没有事实的依据18、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9 、从哲学上看,“守株待兔”寓言中的农夫的错误在于( )①想问题、办事情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②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③把事物之间偶然的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④没有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包含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是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D.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21.下列属于发展的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 B.张三体重由54公斤增加为56公斤C.汽车由起点站到终点站 D.气温由10度上升为15度22. 下列选项中关于联系的正确理解是(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有的事物与它事物有联系,有的则不然C、人们可以割裂事物的联系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23.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一个大火圈,向一个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
这时,蚂蚁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蚂蚁球”,尽管被烧得噼啪作响,“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大多数蚂蚁得以绝处逢生,这表明( )A.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部分制约整体,甚至起决定作用C.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 D.立足整体,实现整体最优目标24.所谓盲目的实践活动是指( )A.实践没有意识的参与 B.实践没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C.实践不具有客观物质性 D.实践没有意识的指导二、不定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25.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下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 )A.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B.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26.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符合下列哲理( )A. 要抓住主要矛盾B.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D. 既要重视物质的决定作用,又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27.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违背了( )A.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B. 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的原则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28. 下列有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正确的是( )A、矛盾的特殊性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相互联结29. ”现在,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看不到主流,悲观推失望,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下大气力加紧解决,是危险的.”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B.要正确认清形势,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C.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30. 江泽民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这个根本问题,告诉我们青少年要( )A、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B、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C、把社会需要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D、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31. 俗语说”巴豆虽小坏肠胃,洒杯不深淹死人.”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事物都是利和弊的统一体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32.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 不同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不同的反作用B.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33. “伟大的精神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这是因为( )A. 社会意识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C. 伟大的精神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决定性力量D. 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碣石中学高二思想政治必修Ⅳ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2006.1.18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考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答题卡(共84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6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