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学习了《生活与哲学》之后,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更加科学、活跃,以下是几位同学学习之后的感受,其中正确的是()①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②哲学比较神秘,一般人是不能掌握的③哲学博大精深,需要在实践中去理解和运用④哲学学好了,其他学科自然也就学好了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①③2.下列选项中与“心外无物”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B.存在即被感知C.理在事先:未有这事,先有这理D.气者理之依也3.今天,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遇到的矛盾纷繁复杂,更需要哲学的指导。
这是因为()A.哲学解释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理论C.哲学思想是人们对实践活动的总结D.哲学为实践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4.在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拍脑袋决策,造成工作上的严重失误。
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A.否认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5.下列说法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理在气先A. ①②B.②③C. ③④D.①③6.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普遍趋紧,提高全民的能源危机意识和节能意识,已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人类也越来越意识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
要实现天人合一,就要()A.加大力度改革自然,人定胜天B.崇尚自然,崇拜自然C.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D.回避自然、顺应自然“新年到送你鸟巢做新房,送张床叫水立方,祥云围绕在身上,“鼠”不尽的祝福送到你身旁。
”据此回答7-8题。
7.该短信将奥运标识窜成一串美好的祝愿,有利于促进全国上下对奥运的关注和支持。
这主要表明()A.物质依赖于意识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C意识具有能动性 D.奥运标志具有意识8.鸟巢、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由设计图纸到建成实物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是()A物质B意识C实践D反思9.宋代诗人陈与义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漫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说明了()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10.2016年6月1日,安全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开幕。
论坛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基本方针、奋斗目标、侦测措施等,为实现安全生产、保障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A.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11.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的教条。
这是因为()A真理和谬误的界定是主观的B.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C.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2.宋代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中蕴涵的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13.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这句话说明了(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D.真理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14.戒掉网络游戏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学生也能意识到,网络游戏上瘾,长期付出的成本要比从游戏中获得的收益大得多。
但仅仅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不能顺利地戒掉网瘾。
这说明()A.人们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没有用的B.由认识到行动需要决心和毅力C.人们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反复的过程D.客观因素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5.2016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说明()A.联系具有普遍性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具有无条件性C.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办事情成功的决定性条件D.运动变化就是发展15.某手机网站反弹出广告:“发送短信,告知生辰八字,可洞晓您的姻缘……”等等。
这些广告()①否认了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②否认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③是唯物论的一种具体表现④用臆造的联系代替事物固有的联系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17.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告诉我们()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据此回答15-16题。
18.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C.整体功能由部分功能决定D.整体和部分难以界定,相互渗透19.调整农业结构的依据是()A.只有优化各部分结构,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D.联系的普遍性20.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1.从摇把电话、拨盘电话到数字键盘电话,从功能单一的大哥大到可视频通话的3G手机。
通讯工具的进步说明()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B.事物发展的道路时曲折的C.事物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D.事物是发展变化的22.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①联系的观点②矛盾的观点③发展的观点④实践的观点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3.“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后人。
”与本句话反应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A.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4.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
偷针的觉得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要和偷牛贼一起游街,不公平。
”偷牛贼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这一步就是从偷针开始的。
”这一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①事物发展变化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有渐进的量变引起的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5.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哲理一致的是()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B.量体裁衣,对症下药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6、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27、有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
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
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的趋安避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8、“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A.对立统一的关系B.质量互变的关系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29、下面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30、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
《庄子.天下》中的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命题。
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 ③“热”的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