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课题》读书笔记(一)
《教师如何做课题》是一本很有指导青年教师做课题的一本书。
今天我就来谈谈我感触最深的第二章节,如何选择恰当课题?
一、选题基本原则
教学科研选题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引下,有助于选择到合适的、有价值的科研题目。
(一)立足教学
本书分别从研究目的、研究资源优势、研究可行性角度来分析,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的选题和实施应遵循立足教学的原则,主要基于以上几方面。
(二)大小适中
课题研究大小适中是很重要的一项原则,课题的“大”与“小”,是指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而不是指课题研究的价值。
课题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因研究者的身份、研究水平和课题的发展状况及客观环境而不同。
做大小适中的课题有两层含义:一是选题适合教师,一是选题适合研究领域。
(三)力求创新
选题时切忌跟风。
有些人看到什么东西热就选什么课题。
有的人看到研究教学有效性的课题很热,就也选择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看到别人做课例研究也跟风选择课题研究。
这样的跟风课题往往并不成功。
二、发现研究问题
选题的关键在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解决是诱发教学科研动
机、激发教学科研兴趣的源泉,是教学科研的动力。
(一)树立问题意识
教师做课题的一个困惑是感到没有什么可研究的。
其实,并不是没有可研究的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
要想拥有一双敏锐的发现问题的眼睛,需要树立问题意识。
(二)把握问题来源
问题的来源,即问题源,是指问题产生的地方。
就课题研究而言,问题的来源即是课题的来源。
把握问题的来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就可以确立课题。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源有不同的来路。
1.从相关领域发现问题
我们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
选题应该聚集课堂,聚集教学,聚集学生,以及由此带来的延伸领域。
2.从问题产生方式发现问题
问题的产生有不同的方式,把握这些方式也有助于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3.从问题针对性发现问题
问题一般都有所针对,有的针对前人已有的研究,有则针对前人未有的研究。
这也可以构成问题的来源。
三、筛选研究问题
《塔木德》中有言:“好的问题会引出好的答案。
”选题所选择的研究必须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首先判断问题的地假,然后再去寻找正
确的解决方法。
因此,在发现问题之后,还要对问题进行筛选。
问题筛选主要是辨析问题与问题域、真问题与假问题。
教学科研的课题研究的应该是问题,而不是问题域;是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
选择真问题是课题研究的前提。
筛选问题就是为了把问题找准确,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正确的前提,打下坚实的基础。
找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有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否则就会白费力气。
(一)问题与问题域
书中举例了问题与问题域,如:
1.小学语文教材研究
2.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研究
3.小学语文教材图文配合研究
4.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错误研究
5.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6.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
通过研究与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研究”与“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研究”是问题域,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题目只是“研究材料”而不是“研究对象”,还构不成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因果关系,因此这两个是问题域而不是问题。
第3个到第6个题目都是问题,“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在教学中运用教材插图”的问题,可以回答出各种插图运用的措施出来,所以它是一个问题。
可见,断断一个题目是问题,还是问题域,可以简单地看它是否
可以转化为问句的形式,看能否给予它简单的回答。
如果可以转化为疑问句的形式,而且可以给予简单的回答(真正的回答要等研究之后才能给出),那么基本可以判断是一个问题。
(二)真问题与假问题
在选择问题时,需要辨别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
教学研究所要研究的问题应该是真问题。
如何来判断一个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呢?可以从提供几条判断真假问题的标准供选题时参考。
1.是否客观存在
2.是否揭示事物之间的真实矛盾,因果关系
3.是否具有可探讨的答案
4.是否具有解决性
5.是否存在提法上的问题
四、确定研究课题
选择了研究的问题并不等于研究的课题。
还需要对课题名称作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对课题进行论证,最后才能确定研究课题。
(一)课题的表述
选择好一个研究问题并不意味着它有了恰当的陈述,好的问题陈述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从事该研究方向、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方法。
因此,还要注意课题名称的准确表述。
1.课题名称表述的问题
2.课题名称的准确表述
一是要准确表达课题名称中的概念,二是清楚自变量与因变因的逻辑关系。
3.课题名称的结构模式
合理的课题名称应能够反映出所研究问题的最主要信息,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等。
当然,一个名称里要反映所有这些信息不太现实,应根据课题的侧生点突出最想突出、最应突出的内容。
根据需要对课题信息进行择取与组合,由此形成课题名称的不同结构模式。
模式1: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应指明总体的中心议题和问题的前后背景,一般情况下,课题名称表明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案例1:初中代数学自学辅导程序教学的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初中代数数学
研究内容:初中代数自学辅导程序法
研究方法:策略研究
案例2: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优化的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初中化学教学
研究内容: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优化
研究方法:实验研究
案例3:农村地区小学生就近入学情况调查研究
研究对象:农村地区小学生
研究内容:农村地区小学生就近入学的情况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
案例4:中、美、俄、日四国写作课程目标比较研究
研究对象:中、美、俄、日四国写作课程
研究内容:写作课程目标
研究方法:比较研究
案例5: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研究对象:小学信息技术
研究内容:小组合学习
研究方法:策略研究
模式2:理论依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这种模式表明课题研究所使用或依据的理论、理论运用目及研究方法。
案例1: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证研究
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
研究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
研究方法:实证研究
模式3:理论依据+具体手段+研究目的
案例3:运用多元智力理论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理论依所:多元智力理论
具体手段:通过多元评价
研究目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模式4:理论依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案例4: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研究
理论依据:基于建构主义
研究对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目的:课堂模式研究变革研究
(二)选题的论证
题目初步选好后,还要做适当的论证,才能确定课题。
选题论证的目的是确认所选题目是否合适。
选题论证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课题研究的价值、所选题目的大小、课题研究现状、课题研究行性等方面。
课题研究的相关条件决定着课题的选择。
经过论证,证明条件合适,或经过努力改变可能合适,就可以最终选定课题。
反复读这个章节,梳理了以上要点,有些似懂非懂,有些理论结合实践理解得还算透彻。
教师的工作很繁锁,如何引导教师们走上幸福的研究道路,唯有课题研究才是制胜法宝。
课题研究期待与我们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