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分离器事故现象及处理措施

锅炉分离器事故现象及处理措施

锅炉分离器事故现象及处理措施
一、事故现象:
1、水位高于最高安全水位16m。

或者看不见水位;
2、发出储水罐高报警信号;
3、低过入口、出口、屏过进出口、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4、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增大
5、严重时蒸汽大量带水。

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击,法兰连接处向外冒汽、滴水。

二、事故原因:
1、给水调节系统发生故障或失灵;
2、分离器水位变送器故障,虚假水位造成满水;
3、锅炉负荷增加过快;
4、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调整不及时或操作不当。

三、事故处理:
1、核对现场实际水位与DCS上水位,正确判断是否满水。

当看不见水位时,打开排水阀,检查储水罐是满水还是缺水
2、判断是满水后,判断是否是DCS虚假水位造成的自动给水满水,若是,则现场处理水位变送器(排汽、排污操作),恢复其正常工作,手动给水操作,打开事故放水阀或排污阀放水;
3、判断是否是给水调节系统发生故障或失灵,造成给水过大,处理措施同样打开事故放水阀或排污阀放水,手动减小给水流量;
4、判断锅炉已严重满水,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进行放水处理后仍未恢复,停止锅炉给水,打开事故放水阀放水,待水位恢复正常化后,重新按锅炉投入运行程序操作,
5、锅炉负荷增加过快造成的满水事故,应暂缓加负荷,水位恢复正常后缓慢加负荷。

四、控制建议
几个关键点:
工质膨胀:工质膨胀产生于启动初期,水冷壁中的水开始受热初次达到饱和温度产生蒸汽阶段,此时蒸汽会携带大量的水进入分离器,造成贮水罐水位快速升高,锅炉有较大排放量,此过程较短一般在几十秒之内,具体数值及产生时间与锅炉点火前压力、温度、水温度、投入油枪的数量等有关。

此时要及时排水,同时减少给水流量,在工质膨胀阶段附近,应保持燃料量的稳定,此时最好不要增投油枪。

虚假水位:虚假水位在锅炉启动及低负荷运行阶段都有可能产生,汽压突然下降出现的情况较多,运行中应对虚假水位有思想准备,及时增加给水满足蒸发量的需要,加强燃烧恢复汽压。

运行中造成汽压突然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汽机调门、高旁突然开大、安全阀动作、机组并网,切缸过中都有可能造成虚假水位,这一点和汽包炉是基本相同的。

并网及初负荷:机组并网及负荷过程中负荷上升很快,此时应加强燃烧,及时增加给水。

必要时手动关小高旁,稳住汽压避免汽压下降过大。

给水主旁路切换:此时应保持锅炉负荷稳定,切换过程中匀速稳定,保持省煤器入口足够流量及贮水罐水位的稳定,必要时排放多余给水。

水位下降时及时提高电泵转速,开大调门。

建议切换时就地手动开大给水主电动门,每开一点,就关小一点旁路门,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给水主旁路都有一定的开度,这样调节起来裕度较大,安全性更高。

投入制粉系统:投入煤粉后负荷会升的很快,贮水罐水位波动很大,很难控制。

此时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给粉量和一次风量,避免进入炉膛的煤粉过多。

同时控制好升负荷速度,及时控制给水,必要时退掉油枪。

起磨时提前打开主再热蒸汽减温水手动门,联系热工解除减温水负荷闭锁,必要时投入减温水控制汽温,防止超温及主机差胀增大。

切换给水泵:切换给水泵时,保持锅炉负荷稳定,减少扰动。

匀速提高待并泵的转速升高泵出口压力,在泵出口压力接近于母管压力时打开出口电动门开始供水,同时减少另一台泵的转速,降低出口流量,两台泵的增减速度要协调,保持稳定的一个给水流量,加减转速,不可太快、太猛,防止其出口压力激增造成另一台泵出口逆止门关闭给水流量剧减。

切换过程中注意监视泵的再循环阀(最小流量阀)自动动作正常,时刻注意给水流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手动调整。

两台汽动给水泵并列运行时尽量保持两台小机转速相同,偏差不要太大。

特别要注意的是任何情况下并泵时都要解除给水泵的自动。

锅炉点火后要密切监视过热器、再热器的金属壁温和出口汽温,具体应注意以下三点:
出口汽温忽高忽低,说明还有积水,应加强疏水;出口汽温稳定上升,说明积水已经消除。

各受热面的金属壁温在点火后会出现不均匀现象,如水冷壁一般中间温度高,两侧温度低。

这时不应再增加燃料,当所有温度均超过该汽压下对应的饱和温度40℃,以及各管间最大温差在50℃以内时,才允许增加燃烧强度。

从增加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到贮水罐水位增加要经过比较长的时延,所以在手动控制给水时重在提前干预,根据水位变化速度,蒸汽流量(主汽流量及高旁流量)变化,燃烧情况等提前调节,否则很难调平衡。

此时361 阀可投自动,炉水循环泵出口调阀手动保持一定开度,单调给水,控制水位,必要时可有一定排放。

给水旁路调阀前后保持一定压差,但也不
应太高,以免造成调门开度过小工作在非线性区域,使调门工作环境恶劣减少使用寿命。

此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省煤器入口流量在大于锅炉MFT 流量以上的一个数值,一般来说高出100t/h 就可以。

随着负荷逐渐上升,炉水循环泵出口流量逐渐减少直至再循环电动门打开,应注意出口流量突然变化对省煤器入口流量的影响。

现阶段电泵转速还是手动控制,所以要及时调整电泵转速,尤其在大幅度调整给水流量时,同时要防止电泵过负荷,加强对电泵的监视,防止电机绕组温度、油温、瓦温过高、振动过大。

锅炉在湿态情况下,其运行方式与强制循环汽包炉是基本相同的。

汽水分离器及贮水罐就相当于汽包,但是两者容积相差甚远,贮水罐的水位变化速度也就更快。

由炉水循环泵将贮水罐的水升压进入省煤器入口,与给水共同构成最小循环流量。

其控制方式较之其它超临界直流锅炉(不带炉水循环泵,贮水罐的水经361阀直接排放至锅炉疏扩、除氧器、凝汽器等)有较大不同,控制更困难。

给水主要用于控制贮水罐水位,炉水循环泵出口调阀控制省煤器入口流量保证锅炉的最小循环流量,贮水罐水位过高时则通过361阀排放至锅炉疏水扩容器。

此阶段汽温的调节主要依赖于燃烧控制,通过投退油枪的数量及层次、调节炉前油压、减温水、烟气挡板等手段来调节主再热蒸汽温度。

在锅炉启动及低负荷运行阶段水位控制已可投自动,当扰动较大时水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甚至根本无法平衡。

此阶段要注意尽量避免太大的扰动,扰动过大及早解除自动,手动控制。

根据经验,炉水循环泵出口360阀一般不投自动(以防360阀开度过大BCP电机过流),在启动时保持一恒定的给水流量(适当大于最小流量),用电动给水泵转速和给水调旁来控制贮水罐水位。

缓慢增加燃料量,保持适当的升温升压率,储水罐水位在某一点逐渐下降,361(360)阀逐渐关小直至全关,中间点过热度由负值逐渐升高变正,机组即进入直流运行状态,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此时只要操作均匀缓慢,不使压力出现太大波动,就能实现自然过渡。

但是建议361阀依然投入自动,避免人为疏忽造成水位过高,造成过热器进入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