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概要

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概要


4、幼年时的骨髓呈红色,具有 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 骨髓逐渐变成 骨髓,而失去 功能。但是,当人体 或 时, 骨髓能转化为 骨 髓,又可恢复 功能。 5、儿童骨成份中含有机物较成人 较柔软、弹性较 而硬度 含无机盐较成人 ,所以骨骼 ,不易骨折,但受压容易弯曲变形。
6、成人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 、 和 ,这些弯曲与人 类 有关,可以起到缓冲振荡和平衡身体的作用。 7、小孩长时间用单肩背书包,会导致 。 ,使吸收的钙沉淀
32
3、骨骼肌的结构
肌 腱
致密结缔组织, 两端分别附着在 相邻的两块骨上
肌 腹
主要由肌细胞构 成,外包结缔组 织膜,内有许多 血管和神经
33
易疲劳的骨骼肌 幼儿的肌肉重量与体重之比随 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表1)。
表1 儿童肌肉重量与体重的比例
年龄/岁
新生儿 8 15 18
肌肉重量与体重之比/%
23.3 27.2 32.6 44.2
3-4 岁 大肌肉
5-6 岁 小肌肉
3、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因而对骨骼肌的调节 受限制,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差
50
课堂练习一
1、运动系统是由骨、 2、骨膜中含有 3、骨质包括 作用。 和 和 。因 、 三部分组成的。 对骨有营养作用。 结构.所以具有 致密坚硬,长骨又是 及成骨细胞,其中
(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幼儿的骨骼 为什么容易 变形?
1、柔软的骨 有机物(弹性)多 无机物(钙盐—坚硬)少
阳光+运动+营养
随年龄增长,钙盐不断增 加,硬度也加大。
弹性大而硬度小,不 易骨折,但易变形。
幼儿机体各部分的骨组织也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尤其在脊柱、骨盆、腕骨、 胸骨和足弓等部分。
图8 脊柱侧面观
若运动量不合适,易导致足弓 塌陷,形成扁平足 足弓的作用: (1)增加站立的稳定性 和弹性,有利于跳跃并 减少震荡
(2)保护脚底的神经 和血管免受压迫
49
(三)肌肉
1、肌肉较柔软,肌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肌肉中含水分相对 较多,含蛋白质、脂肪、糖和无机盐较少,能量储备较差。 因此,小儿的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和损伤 2、大肌肉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发育较晚 颈部和躯 干肌肉 四肢 肌肉
52
课堂练习三
1、骨头里的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无机盐赋予骨骼硬度 ( ) 2、幼儿的骨骼柔软性强这与其骨的化学成份中无机物较成人高而 有机物较成人低有关。 ( ) 3、幼儿的骨髓全部是红骨髓,造血机能强。 ( ) 4、人体脊柱的生理性弯曲是胎儿期逐渐形成,出生后便固定下来 的。( ) 5、新生儿的脊柱由软骨组成,几乎是直的。 ( ) 6、幼儿的骨盆尚未定型,不正确的运动方式会影响成年后骨盆的 大小和形状( ) 7、新生儿的骨块数比成人多。 ( ) 8、幼儿关节的特点显示其灵活性和柔软性显著高于成人,活动范 围也大得多,因而引起脱臼的可能性较成人来说显然不那么容易。 ( ) 53
不正确的运动方式 可能使组成髋骨的 三块骨之间发生移位
47
(二)关节
关节窝较浅,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和 韧带的伸展性大,所以关节的活动范围比成人 大。但关节囊和韧带较松弛,肌肉纤维比较细 长,力量差,所以关节的牢固性较差,若外力 作用不当,容易发生脱臼。
48
(7)足骨的骨化尚未完成,足弓不结实
脊 柱
21
脊柱
运动时,缓冲从脚 下传来的震动,保 护内脏
成 人 — S形的弯曲 (从侧面看) 新生儿 — 笔直的
颈曲、胸曲—7岁以后定 型。 腰曲—13岁才能固定。 20-21岁,脊柱才能最后 定型。
骨盆:
由髋骨、骶骨和尾骨等共同合围而成。 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 。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儿从 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 骨头,使骨盆变形。
成功体验
1.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对人体的作用是( ) A、有利于作弯腰,转身运动 B、加强了椎骨之间连结的活动 性 C、保证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 D、能缓冲运动对脑的震荡,有 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2.少年儿童骨的成分比例约为( ),所以要特别注意养成 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A、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 B、有机物约占1/2,无机 物约占1/2 C、有机物约占2/3,无机物约占1/3 D、有机物约占1/3,无机 物约占1/3 3.能促进骨正常钙化的营养成分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 幼儿骨骼为什么容易弯曲变形?如何培养幼儿 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 分析幼儿脊柱、腕骨、骨盆、肌肉的特点,试 述应采取哪些卫生措施?为什么? 3. 幼儿心脏、血管有哪些主要特点?如何照顾患 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幼儿? 4. 儿童声带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嗓音? 5. 幼儿呼吸系统有哪些特点?应采取哪些相应的 卫生措施? 6. 幼儿的消化器官各有什么特点?它与安排膳食 有什么关系?
幼儿肌肉嫩、柔软, 含蛋白质和无机盐少,水分 多,力量较差,因而容易疲 劳。
大肌肉发育早 小肌肉发育晚
8
15
27.2
32.6
18
44.2
(三)骨骼肌
1、全身骨骼肌的分布
头颈肌
头肌
颈肌
胸肌
躯干肌
膈肌 腹肌
背肌
四肢肌 上肢肌
下肢肌
31
2、骨骼肌的形态
肌肉的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长肌、 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种:
鞋的大小要合脚,鞋头要宽松些,鞋底有一定高度 (1~1.5厘米)。这些都对足弓有支持作用,从而 防止孩子形成扁平足。
蛋白质、 钙、磷、 维生素D
缺 乏 营 养
可以组织一些以趣味性为主,锻炼儿童柔韧性、 可以组织一些以趣味性为主,锻炼儿童柔韧性、 协调性的运动,如跳绳、踢毽、球类及各种游戏等。 协调性的运动,如跳绳、踢毽、球类及各种游戏等。
腕 骨
腕骨多由软组织 组成,比较柔软易折, 在十岁左右才能全部 骨化。
胸 骨 和 肋 骨
19
脊椎骨: 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从背面看脊柱 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它并非一根“直棍 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 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上述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 育逐渐形成的。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 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 完成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 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 到影响。
图9 正常足和扁平足
a.正常足(足弓正常);b.扁平足(足弓塌陷)
颅 骨
额骨 眼眶 泪骨 眶骨 骨鼻腔 下鼻甲 鼻中隔 上颌骨 下颌骨
眉间 眉弓 视神经孔 眶下沟 眶下裂 鼻泪管 犬齿窝 犁状孔 下颌支 下颌底 额三角
16
腕骨: 没钙化好。腕骨共8块,出生时 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10 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根据腕骨的 发育情况可以测试骨龄)。所以婴 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 具要轻,精细动作时间不宜过长。
骨髓的重要功能——造血功能
红骨髓:是存在于长骨 ( 如肱骨、股骨 ) 的骨髓腔和扁平骨 ( 如髂骨 ) 的稀松骨质 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 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幼儿 的骨髓全是黄骨髓。 黄骨髓:黄骨髓:含大量脂肪组织。没有直 接造血的功能。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 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只存在于成人长骨 骨干的骨髓腔内。在患某种贫血症时,黄骨 髓可重新转化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51
8、小孩的骨头在发育,就需要较多的钙,同时还需要 到骨头里去。
课堂练习二
1、小儿骨损伤较成人愈合得快的主要原因是( ) A.骨膜较厚、血管丰富 B.骨膜较薄,易于再生 C.骨本身含无机盐少而使其较软 D.骨含有机物较多,富有弹性 2、幼儿长骨骼的必需条件是( ) A.铁和磷 B.营养和阳光 C.维生素D和钙 D.维生素A和水 3、儿童时期骨柔软,易发生变形的原因时( ) A.骨髓腔大,骨髓太多 B.骨内无机物少于1/3 C.骨内有机物超过1/3 C.骨内有机物少于1/3
2、骨的形态
骨的大小不同,形态各 异,大致可分为四类:
8
3、骨的构造和功能
骨膜
为骨提供营养;使骨 不断长粗,促进骨的 愈合和再生
骨密质:致密坚硬, 耐压性强 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 窝状,轻便
骨质
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9
骨膜的功能 幼儿的骨膜:厚且血管丰富。对骨的 生长和再生起重要 作用。当幼儿骨受 损时,因为其血液 循环丰富,新陈代 谢旺盛,所以愈合 较成人快。
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健康。人体 能够维持一定的姿势和进行各种运动,是在 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完成的。 运动系统有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并构成人体的轮廓。 具有保护、支持、运动等功能。
内容提要
一、运动系统概况
(一)骨 (二)骨连结 (三)骨骼肌
7岁 固定
成人脊柱从侧面看有四个生理 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 骶曲。这些弯曲可以缓冲运动 时的震动,保护内脏和脑;能 够平衡身体,并能负重 不良的体姿易导致脊柱变形
46
(5)腕骨还未钙化好,负重能力差。10-13岁才完全骨化
(6)骨盆尚未定型。髋骨由 髂骨、坐骨、耻骨借助软骨连 结而成,没有愈合。直到20- 25岁才能完全愈合
3~4岁的幼儿,路虽然走得很稳,但拿筷子 或握笔画一条直线,就显得很吃力, 而且直线也不容易画直。随着年龄 的增长和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幼
儿动作的速度、准确程度及控制活
动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二、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 个方面(见图11)。
图11 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结、制止关节过 度运动;分泌滑 液润滑关节。
内含滑液,润滑 关节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