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包家屯九年一贯制学校 马 丹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本人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
到新课程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
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让沉闷、闭
塞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
作为主体确立起来。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
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
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从
“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勇于蹲
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
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
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
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
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
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的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
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
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
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
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
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发展了自身的特长。
一、赏识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
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
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
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人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
进步和成长。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
和关怀。老师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那么,你就说他已经具备哪些
品质,不断地被赏识和被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给以学生什么样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决
定着学生的行进方向。
在我的教学生活中有一次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我正在全身心地投
入在课堂教学时,猛然发现我的一个学生在桌上趴着睡觉,我脑门一
热当场真想“收拾”他一顿,可是我冷静地一想,走到他身边小声地
对他说:“你是那么聪明,老师一直对你有很高地期望,充满信心,
一定要努力呀!不要令我失望!”然后,不动声色地回到讲台,那个
学生听了我的话马上坐好,积极地加入到我们的课堂中。记得第一次
平时章节测试他答了68分,其它好同学有好几个答满分90分,他就
一直觉得很不好受,根据我平时的观察该学生确实很聪明,只是基础
差了一点,这一次综合考试考差一点也是正常的,令我没有想到的是:
他竟然在放学后找到我,哭着要求我批评他,说他辜负老师。我心灵
受到大的冲动,我没有想到他会有这么强的上进心,我没有批评他,
相反就他的卷子找到不足的地方,鼓励他以后的学习中要仔细,严谨,
好钻研,让他从中找到信心:尤其是老师没有放弃他。从此,他的成
绩名列前茅。其实说真的,当时我刚接手这个班级的学生,我连他叫
什么都不知道!可见,赏识学生不仅诱发和鼓舞了学生克服困难、积
极向上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影响。
二、多种多样的兴趣激励学生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
重要的是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学校特点,发挥优势,物理科
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学特色。
(1)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在教学中,当一
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时,就会调动自己的一切潜能积极、
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用生动有趣的图案和实物来代替抽象的理论知识,来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用精彩的问题设置吸引学生。
(4)用游戏吸引学生。
(5)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事例吸引学生。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
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
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
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
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
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
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
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
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
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
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
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
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
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物理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
材所渗透的物理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
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
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
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
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三,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
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
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
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
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
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
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
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
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
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
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
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
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
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
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
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四、“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 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

有效的物理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
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物理,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
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物理练习应
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
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
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物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
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
练,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我觉得撇开教师这头,学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保
证。
四、评价方式的创新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到: 评价学生时教师应
真心、真诚地赏识学生和理解、钻研教材,去探索采用各种新颖的教
学方法。通过评价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珍视学生取得的每一分努力,
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创造,肯定学生的每一分努力;通过评价和鼓励,
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和指引学生更
好地学习和发展;同时还要不断的改变自己,充实自身的教师素养,
才能更好的参与到课改实验中去,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总之,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
展之中,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
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
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包家屯九年一贯制学校
马 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