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函数(2)优秀教案

二次函数(2)优秀教案

二次函数(第1课时)1内容简析“二次函数的概念”是本章的第一课时,是一节概念课,数学概念是建构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因此概念教学耀格外的重视,把教学目标确定为对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式的掌握,符合课标要求.此外,把观察、类比、猜想等思想方法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符合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水平、能力培养要求.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表达形式.2. 会写出实际问题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并确定它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经历对实际问题情境分析,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等推理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3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经历探索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

难点:确定问题中二次函数的关系式;4 教学过程设计4.1预习导航知识准备:(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发挥学生积极性,请学生回答。

)(2)回忆学过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又是怎样的?提出问题(展示交流)1.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波纹不断向外扩展,扩大的圆的面积S 与半径r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16m 长的篱笆围成长方形圈养小兔,圈的面积y(㎡)与长方形的长x(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要给一个边长为x (m )的正方形实验室铺设地板,已知某种地板的价格为每平方米240元,踢脚线价格为每米30元,如果其它费用为1000元,那么总费用y (元)与x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 归纳提高(讨论归纳):观察上述函数关系有哪些共同之处?它们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以复习的方式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函数大家庭中,暗示寻找新的家庭成员,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复习”不是单纯对知识的回顾,而是通过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反思,通过对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回顾、比较,体会不同函数形式与函数名称之间的区别,为本节课二次函数概念的类比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5 课堂探索与展示:5.1 自觉思考你对“二次函数”这个课题有什么感到好奇的地方?说出你想提出的问题!在这节课中,我们首先要关注什么问题?(1)二次函数的概念;(2)二次函数关系式的简单应用;2.唤醒已有知识和经验:(1)看到函数你会想到什么数学知识?一次函数:形如y=kx+b (k ≠0,k 、b 为常数)反比例函数:形如 y= (k ≠0,k 为常数)k x……(2)看到二次你会想到什么数学知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 ≠0,a 、b 、c 为常数) ……(3)猜想一次函数:形如y=kx+b (k ≠0,k 、b 为常数)反比例函数:形如y= (k ≠0,k 为常数) k x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 ≠0,a 、b 、c 为常数)猜想: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应该怎样给二次函数下定义呢?5.2 自主探究(一)自主探究题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将函数解析式改写成按自变量的降幂排列的形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 圆的面积S 与半径r 之间函数关系式。

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圆的半径为3cm ,假设半径增加xcm 时,圆的面积增加到s(cm2),写出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某药品10月份的价格为30元/盒,如果11、12月的价格下降率都为p (根据市行情每次的下降率不会超过30%),试写出12月份该药品的价格w (元/盒)与p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一面长比宽之比为2:1的长方形镜子,四周镶有边框(边框宽不计).已知镜面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20元,边框的价格是每米30元,加工费为45元,设镜面宽为x 米,则总费用y (元)与镜面宽x (米)之间有何函数关系?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答:(1) S=πr2 (r >0)(2)S=πx2+6πx+9π (x ≥0)(3)w=30p2-60p+30(0≤p ≤30%)(4)y=240x2+180x+45 (r >0)【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事例设置生动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实践,并且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实践的意义,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顺利解决问题,这样简洁明快的问题情景直接,效果好,让学生直接对概念有好的认识。

(二)观察、类比、归纳观察下列函数关系式:S=πx 2+6πx+9π w=30p 2-60p+30 y=240x 2+180x+45类比分析:这些函数关系式有哪些共同特征?它们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有什么不同?归纳:你能用一个一般的关系式来概括它们吗?y=ax2+bx+c (a≠0,a 、b 、c 为常数)一般地,形如y =ax2+bx +c (a 、b 、c 为常数,且a ≠0)的函数称为二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设计意图】观察、类比归纳二次函数表达式,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进行类比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都是函数)和区别(指数不同),再利用学生已有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有关知识建立二次函数的概念,体验二次函数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种自发形成概念的方式,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

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列解析式,来思考所列解析式的结构特征,为概括二次函数的定义打下基础。

5.3 自觉内化1.概念强化一般地,形如y =ax2+bx +c (a 、b 、c 为常数,且a ≠0)的函数称为二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注意:(1)一般地,二次函数y =ax2+bx +c 的自变量x 可以是任意实数;(2)在实际问题中,其自变量的取值是有一定的范围,不能使实际问题失去意义。

2.概念辨析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如果是,指出其中常数a 、b 、c 的值.(1) (2) 123-212+=x x y 23)-2(3x x x y +=(3) (4)12312++=x x y 652++=x x y (5) (6) (m 为任意实数)c bx ax y ++=2【归纳总结】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的关键是:(1)等号左边是变量y ,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整式。

22(1)1y m x =++(2)a,b,c 为常数,且a ≠0。

(3 )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2次,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不能没有二次项。

【设计意图】通过对六个函数关系式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以归纳的方法提炼、概括它们的本质属性,在对直观、具体问题的体验中感知概念,由知觉到感觉,初步形成感性认识,加深对二次函数一般形式的掌握,为往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为建立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4 概念理解例题:已知函数 是二次函数,求m 的值,并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函数 是二次函数, ∴m2-7=2,m2=9,∴m1=3,m2=-3, 又∵m-3≠0,∴m ≠3, ∴m=-3。

当m=-3时,y=-6x2-2x+7。

【设计意图】初步形成的概念,易受相近概念的干扰,利用变式训练,有助于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学生通过对例题和练习的训练。

5.5 变式引领问题:如图,用50m 长的护栏围成一块靠墙的矩形花园,试写出矩形花园的面积y (m2)与边长x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 y=x(25-)=-+25x (0<x <50)x 2x22问题:如图,用50m 长的护栏围成一块靠墙的矩形花园,试写出矩形花园的面积y (m2)与边长x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怎样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呢?图形变式1: 用50m 长的护栏围成一块靠墙的如图所示的矩形花园,试写出矩形花园的面积y (m2)与边长x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2)1()3(72+-++-=-m x m x m y m 12)1()3(72+-++-=-m x m x m ym分析:y=x=-+x (0<x <25)50-2x 4x22252归纳总结:数学思想:类比思想策略变式2: 如图,用50m 长的护栏围成一块靠墙的矩形花园,若要使围成的矩形面积y (m2)最大,请尝试求出x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形、策略变式对二次函数概念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辨析,揭示二次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的外延,做好概念的内化和同化,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和理解概念.5.6 小组合作,拓展延伸如图,在Rt ⊿ABC 中,∠A=90º,AB=8cm,AC=6cm .若动点D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A 运动到点A 为止,运动速度为2cm/s .过D 点作DE ∥BC 交AC 于E 点,设动点D 运动的时间为xs ,AE 的长为y(cm).(1)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当⊿BDE 的面积S 最大时,求出x 的值。

分析:(1)∵DE ∥BC ∴△ADE ∽△ABC ∴=,∴AD AB AE AC =∴y=-x+6 (0≤x ≤4)8-2x 8y 632(2)S= = =∵(x-2)2≥0,∴当x=2时,面积S 最大, 其最大面积是6cm2。

)623(221+-⨯x x x x 6232+-6)2(232+--x【设计意图】 通过中考题来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结果,问题的设计起点低,来思考所列解析式的结构特征,为概括二次函数的定义打下基础。

使其树立“我也能发现数学”的信心。

5.7 巩固练习 强化概念1.概念辨析题:下列函数:(1)y=3x2+ +1; (2)y=x2+5; (3)y=(x-3)2-x2; (4)y=1+x- ,属于二次函数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设计意图】这是(1)-(4)道概念辨析题,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识别二次函数2.求解析式:某地区原有20个养殖场,平均每个养殖场养奶牛2000头。

后来由于市场原因,决定减少养殖场的数量,当养殖场每减少1个时,平均每个养殖场的奶牛数将增加300头。

如果养殖场减少x 个,求该地区奶牛总数y (头)与x (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应用题的设置,让学生体会到了二次函数应用的广泛性。

同时,学生在列解析式的过程中,从对比的角度全面了解判断二次函数的方法。

3.证明题:已知y+2x 2=kx(x-3) (k≠2,k 为常数).(1)证明y 是x 的二次函数;(2)当k=-2时,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证明题的设置,熟练函数变量取值对应关系,正确理解函数概念,这加深对二次函数一般形式的掌握,第二问设计的变量取值对应题,目的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函数概念,熟练掌握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