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楼弱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办公楼弱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办公楼弱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3)1.1.项目部组织机构及劳动力配备计划 (3)1.2.主要安装材料、元件、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维修工具配备 (3)1.2.1.施工场地准备 (4)1.2.2.材料供应保障措施 (5)1.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5)1.3.1.线缆敷设 (5)1.3.2.机柜、配线架安装 (6)1.4.机房设备安装及端接 (7)1.4.1.机房设备安装 (7)1.4.2.光纤的接续 (7)1.5.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7)1.6.与主体施工单位及其他单位的配合措施及合理建议 (8)1.7.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容: (10)1.8.本工程施工关键点、难点及其处理措施 (11)第二章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20)1.需求分析 (20)2.系统方案设计 (21)2.1设计思想 (21)2.2设计依据 (22)2.3系统设计 (23)2.4监控点的配套设计 (26)3.设备选型 (31)3.1前端设备 (31)3.2中心设备 (37)第三章周界电子围栏系统方案 (40)1.系统功能 (40)2.系统组建 (41)第四章一卡通系统方案 (46)1.XX“一卡通”系统概述 (46)2.XX“一卡通”系统特点 (46)3.非接触式IC卡特点 (47)4. 系统结构 (48)5. 应用领域 (49)6. 系统功能 (50)第一章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组织设计1.1.项目部组织机构及劳动力配备计划为保证施工质量,本公司选派责任心强、质量意识高、施工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干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本项目的施工管理,实施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质量负责制。

施工组织人员构成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施工组长1人,技术负责人3人,下设安装调试组和维护组两个班组,负责该工程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所有的施工任务,对该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及经济效益直接负责。

线缆安装组:穿线工12人。

机电安装工10人。

配线架打线工4人测试组: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测试2人。

1.2.主要安装材料、元件、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维修工具配备本项目施工工具包括:单对打线器,用于六类双绞线缆的端接。

安装消耗品为施工辅材,包括扎带,胶带,油笔等。

线缆测试仪( Fluke-4000), 可迅速方便地测试1对~4对线缆的开路、短路、反接、错接以及线对交错等情况, 可测试T568A, T568B,USOC, 10BASE-T,TOKEN-RING和TP-TMD的接线组合。

具体如下:施工工具配置表1.2.1.施工场地准备1、因目前土建施工已进入尾声,其水、电均已到位接通。

施工道路也已平通。

而我们进场后,只需甲方提供临时办公及器材保管场地即可。

2、临设场地约需40平方米,有临时仓库、现场办公室、临时加工场地。

临时库房、现场办公室及临时加工场地要求保持整洁、平坦。

各功能用房在门口处或明显位置处做上明显用途标识。

1.2.2.材料供应保障措施材料的供应:由项目部依据工程的进度计划和实际的工程进度,按实依次向工程部提出采购申请计划,经审批后由材设部进行采购。

材设部在对材料、设备进行采购时,应对供货商进行严格考察,向考察合格的供货商进行采购。

公司采购的物品应对其所采购物的质量、功能、有关相应的文件要求、产品合格证、产品销售地准入证等进行严格把关,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现场,并向监理公司报验,并填写好《进货检验单》,不合格品,坚决退回。

设备、线材、管件等储存于干燥处,并挂牌标识清晰。

其标牌上应有数量、规格及型号等相应项目。

所有入库物品要求质量合格,并有相应的合格证,凡不合格产品一律不能入库并进行安装。

所有入库物品的合格证要保存好,以备日后制作竣工资料或备查。

材料出入库管理严格按照公司《仓库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1.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3.1.线缆敷设由布线工程师根据施工图组织施工班组对工程进行施工交底工作。

施工班组在对工程实施的同时作好施工隐蔽资料记录,以备将来对工程检测及维护的工作。

(1)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施工水平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

(2)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施工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通过竖井垂直对准的接线间组成的,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间到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保护,为垂直干缆提供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在线缆的敷设过程中,每敷设一根线缆,应同时在该线缆两端做上标记,便于在设备安装阶段区分线缆的对应点位。

(3)光缆敷设光缆敷设所走的线槽与双绞线相同。

在光纤敷设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光缆敷设前应按长度及环境条件进行配盘,选择合适的接头位置。

●光缆施工中宜整盘敷设,不得任意切断光缆。

●光缆敷设时的牵引力不应大于光缆允许力的80%,瞬时最大牵引力不得大于光缆允许力。

●敷设时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二所列参数要求1.3.2.机柜、配线架安装各系统的主机柜及端子箱开孔位置要求准确,在定点定位时,一定要考虑以后设备使用维护等情况。

施工要点如下:●从楼层配线架FD到工作区域TO(即水平布线区域)采用分层星型布线拓扑结构。

●每个FD都应直接连到BD(大楼配线架)。

●水平布线中一般不允许过渡点(TP),不能用作对线对的管理(跳线)。

●绝对不允许在楼层配线架FD到工作区域TO(即水平布线区域)出现T型桥接。

●绝对不允许在楼层配线架FD到工作区域TO(即水平布线区域)出现有源设备。

(布线思想:不要在FD至TO间插入任何东西。

想插入的设备,要么置于配线间或箱中,要么置于终端中)。

●绝对不允许在楼层配线架到工作区域(即水平布线区域)出现末端配线点FDP。

参见传统布线示意图。

●水平布线距离超过100米的特大型建筑,可采用多个大楼配线架BD的方法进行分割处理。

●用户电缆不能与高压(AC>1000V,DC>1500V)电缆一起(捆绑)走线。

通信电缆的终端与高压电缆的终端最小间隔450mm。

●用户电缆一般情况下避免与低压(AC<1000V,DC<1500V)电线一起(捆绑)走线。

通信电缆的终端与低压电线的终端(在有牢固间隔物的情况下)最小间隔150mm。

●通信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通信电缆直径的8倍(49mm左右)。

●通信电缆捆扎间距为200mm。

●通信电缆的最大捆扎电缆数:25~30根。

●通信电缆悬空呈“U”字型,其与最低点离墙面间距应大于150mm。

●固定水平布线应在FD到TO之间预留一定长度备用。

1.4.机房设备安装及端接1.4.1.机房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在控制中心机房装修完工后进行,安装前应对控制中心进行合理布置,并应考虑操作方便和检修位置。

柜布线应整齐有序,柜专用元器件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全部设备安装完毕后,应逐个对每台设备及线路进行调试、检测、记录数据并存档。

1.4.2.光纤的接续光纤接续主要是指光纤的熔接,光纤熔接应符合下列规定:●使用光纤机时应严格遵守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及要求。

●光纤接续适应按光纤排列顺序,一一对应接续。

●光纤熔接时其端面必须按端面倾斜度小于0.5°要求切割合格。

●当使用的光纤熔接机缺乏接续质量检验功能,或虽有检验功能但不能保证接续质量时,应在接续时采用OTDR进行监测。

●熔接合格后的光纤接续部位应立即进行热缩加强管的保护,加强管收缩应均匀、无气泡。

●光纤护套、涂层的去除,光纤端面制备,光纤熔接,热可缩加强保护管等作业应连接完成,不得任意中断。

●接续后的光纤收容余长单端引入引出不应小于0.8m,两端引入引出不应小于1.2m,对于水底光缆不应小于1.5m。

光纤收容时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40mm。

光纤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盒装配应按照工厂说明书进行操作。

盒应放入接续记录卡一份,另一份交施工主管部门保管。

(2)接头盒外表应进行绝缘防腐处理,绝缘要求不应小于光缆或光电综合缆外护套的对地绝缘电阻。

1.5.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项目质量管理和控制严格依照ISO9001标准和《中华人民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进行管理和施工。

网络布线系统系统能否充分发挥其功能,与系统的安装工艺、安装质量的关系极大,故在工程具体实施中,应将安装工艺、安装质量放在首位。

●项目部组建一支强有力的质量管理小组,分工合作,各负其责,从而保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监督。

●贯彻执行质量“三检”制和专职质检员检查。

自检、互检,将不合格点尽早消灭于萌芽中。

质检员要经常抽查,不局限抽检10%,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要全面进行检查,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每周定期开质量碰头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各区段部门对材料、质量、进度、技术信息等相互交流、学习,以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虚心接受业主、监理的旁站督促,对提出问题虚心接受,及时整改。

作好质量信息汇报、交流、协调,消除障碍,使工作顺利进行,每道工序质量符合规要求。

●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土建、机电安装及各专业施工队伍之间的配合协调关系,及早解决各专业工种之间配合矛盾,确保施工质量一次达标。

●原材料、半成品的采购必须考察比较信誉好、质量有保证的供应商供应产品,必须资质法定手续齐备,产品须有合格证和质保检验证明。

采购物品入场后,应及时向监理单位报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作好入库、抽检、发放、使用的各环节记录和明细台帐,以备查证追溯。

●认真阅读设计图说,较好地完成设计交底,并根据设计图说,交底纪要,规程及规,有针对性地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工组织设计。

●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控制是保证稳定提高工程质量的科学方法,它基本特点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把关为主转变为预防和改进为主。

要使整个工程的施工进程都处于受控状态。

1.6.与主体施工单位及其他单位的配合措施及合理建议本工程的弱电安装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各专业的施工必然发生多方面的交叉作业,尤其和装修施工及空调、机电安装最为密切。

如电缆电线保护管预埋、设备安装和各种支持件、固定件的安装,都要在装修施工中预埋、预放和预留孔、洞;这样,不但能提高安装质量,而且能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施工人员在了解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基本特点后,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在装修施工阶段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做好电气安装的配合施工。

同时不应出现弱电安装影响结构的情况,在与任何专业发生交叉矛盾时,要请示业主协调解决。

弱电集成系统预留孔洞和预埋线管与土建工程的配合。

通常在建筑物土建初期的地下层工程中,牵涉到弱电集成系统线槽孔洞的预留和消防、保安系统等线管的预埋,因此在建筑物地下部分的“挖坑”阶段,弱电集成系统承包商就应该配合建筑完成该建筑物地下层、地上层的孔洞预留和线管预埋的施工图设计,以确保土建工程如期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