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会签页
文件历史记录
目录
目录
1. 目的 (1)
2. 范围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角色与职责 (1)
5. 缺陷定义和属性 (2)
5.1 缺陷定义 (2)
5.2 缺陷属性 (3)
5.3 缺陷类型 (3)
5.4 缺陷等级 (3)
5.5 缺陷状态 (5)
5.6 缺陷完成度 (5)
6. 缺陷管理工具 (6)
7. 测试缺陷跟踪处理流程 (6)
7.1 准入 (6)
7.2 输入 (6)
7.3 测试缺陷跟踪处理流程图 (6)
7.4 流程说明 (7)
7.5 输出 (9)
7.6 准出 (9)
缺陷跟踪处理规程
1.目的
规范测试过程中的缺陷跟踪处理活动、确保发现缺陷得到有效及时处理。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测试活动的缺陷跟踪处理。
3.术语和定义
3.1 业务需求
用户实现业务显性的、明示的需求(含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开发产品实现用户业务应提供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2 产品需求
产品需求是指产品满足标准、法律法规、社会文化、客户、用户需求及干系人对产品所期望的等集合,为产品开发和测试提供依据。
3.3派生性需求
为实现业务需求或产品需求而产生的需求。
常见的派生性需求为系统分解所产生的新的软件、硬件子系统的接口需求。
4.角色与职责
4.1 测试工程师
1)上报验收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并指派给项目经理;
2)在回归测试中对已解决的缺陷进行关闭处理。
4.2 项目经理
1)判断并分配测试工程师指派过来的缺陷;
2)对于不是缺陷和是缺陷但不做修改的缺陷进行分析和处理;
3)研发工程师修改缺陷后重新提交测试。
4.3 开发工程师
1)对验收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分析;
2)对不能改进的缺陷进行分析和处理。
4.4 产品经理
1)对项目经理指派过来不做改进的缺陷进行审核;
2)对由于技术问题不做修改的缺陷进行公认;
3)对不做修改的遗留问题进行确认。
4.5 评审小组
在发布评审会上对缺陷进行总结评审。
4.6 质量工程师
1)定期导出已公认和已确认的缺陷;
2)组织技术专家组对缺陷进行评估和处理;
3)发布测试缺陷评估和处理意见;
4)对缺陷的处理进行跟踪。
4.7 技术专家组
1)由缺陷相关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和技术经理组成;
2)对缺陷进行评估和处理,给出决策。
4.8 测试负责人
1)负责测试过程中缺陷的审核和处理跟踪工作;
2)对误报的缺陷进行删除;
3)执行缺陷评估处理意见。
5.缺陷定义和属性
5.1 缺陷定义
1)没有达到需求表明的功能;
2)出现了与需求中不一致的表现;
3)功能超出需求的范围;
4)没有达到用户期望的目标;
5)测试人员或用户认为软件的易用性差。
5.2 缺陷属性
5.6 缺陷完成度
缺陷完成度定义见表5。
表5
7.4 流程说明
7.4.1 上报和分配缺陷
1)测试工程师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缺陷,将缺陷上报缺陷管理平台,并将指派给项目
经理(Bug状态为“已指派”);
2)项目经理接到Mantis发过来的Bug,进行缺陷分析,确认是否缺陷;对于建议改
进项,由项目经理判断是否修改,不修改则填写分析后指派给测试负责人,修改
则指派给相应的责任人。
7.4.2 不是缺陷,或建议改进项不修改的处理流程:
1)测试工程师指派过来的不是缺陷,项目经理填写分析后指派给测试负责人;
2)测试负责人接收到项目经理指派过来的缺陷后,对于误报的缺陷进行删除,将
不做修改的建议改进项置为“已关闭”,完成度为“不是Bug”。
7.4.3 是缺陷,或建议改进项要修改的处理流程:
1)测试工程师指派过来的是缺陷,要修改,由项目经理指派给相应的责任人进行
处理;
2)研发工程师接收到项目经理指派过来的缺陷后,判断是否能修改,如果不能修
改,由项目经理填写原因分析后指派给产品经理;
3)研发工程师修改项目经理指派过的缺陷后,填写原因和措施后,置缺陷的状态
为“已解决”完成度置为“已修正”;
4)研发工程师缺陷修改完成后,由项目经理重新提交测试;
5)测试工程师进行回归测试,判断缺陷是否解决,如果缺陷仍存在则重新打开缺
陷,此时状态为“已反馈”,研发工程师修改缺陷后,由项目经理重新提交测试;
6)测试工程师将研发工程师已解决缺陷的状态置为“已关闭”。
7.4.4 是缺陷,但不修改的处理流程:
1)测试工程师指派过来的是缺陷,但不修改,由项目经理填写分析,并指派给产
品经理;
2)产品经理接收到项目经理指派过来不修改的缺陷后,进行是否改进的审核;
3)产品经理对由于技术限制无法修改或需求无明确要求的缺陷进行公认,填写分
析后置状态为“已公认”,完成度为“不做修改”;
4)产品经理对由于项目进度或资源原因而暂不改进的的缺陷进行确认,填写分析
后置状态为“已确认”,完成度为“暂不改进”。
7.4.5 发布评审
在项目经理发起的发布评审会上,由评审小组对项目在验收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总结评审。
7.4.6 缺陷有效分析
1)质量工程师定期(1个月或者1个季度)从缺陷平台上导出状态为“已公认”和“已
确认”的缺陷,并组织技术专家组进行缺陷分析和评估;
2)技术专家组对缺陷进行分析和评估,给出缺陷评估和处理意见,最终判定是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