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阶段检测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

阶段检测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

阶段检测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 A.C2H5OH B.HNO3 C.NaOH D.HCl 2.不洁净玻璃仪器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 A.做银镜反应实验后的试管用氨水洗涤 B.做碘升华实验后的烧杯用酒精洗涤 C.盛装苯酚后的试管用盐酸洗涤 D.实验室用KClO3制取O2后的试管用稀盐酸洗涤 3.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①量取15.00 mL的NaOH溶液 B.用装置②制备Cl2 C.用装置③陶瓷坩埚高温煅烧CaCO3固体 D.关闭活塞a,从b处加水,以检查装置④的气密性 4.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存放浓硝酸时,使用带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 B.酸碱中和滴定时,若未用待盛液润洗锥形瓶,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 沉淀 5.下列试剂的保存或使用正确的是( ) A.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使用前要用滤纸吸干煤油 B.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因此过氧化钠可露置在空气中 C.称量NaOH固体时,应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NaOH,右边纸上放砝码 D.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证明被检验物中一定有钾元素 6.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 ) ①制备乙烯时用的温度计;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③制取氨水时氨气溶于水的导管;④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颈漏斗;⑤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⑥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气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导管。 A.①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8.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9.下列所示装置中,肯定不符合气密性要求的是( )

10.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配制0.10 mol·L-1NaOH溶液 B.除去CO中的CO2

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

点读数为 12.20 mL

11.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2.广口瓶在化学实验室中被称为万能瓶,这是因为在实验方案设计中,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可以配合广口瓶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图中能用作安全瓶防倒吸的装置是( )

13.下列实验操作或安全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①做银镜反应实验后的试管内壁附有银,可用稀硝酸清洗;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只需使用 1次玻璃棒; ③欲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将适量的CCl4加入碘水中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 ④将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⑤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⑥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⑦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⑧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A.①②③④ B.②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⑧ D.⑤⑥⑦⑧ 14.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1)需要过滤装置 B.操作(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操作(3)需要用到坩埚 D.操作(4)需要蒸馏装置 15.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物质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 ⑤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

溶液 ⑥碱液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水洗 ⑦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2H4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A.①②③⑥⑦ B.①②⑤⑦ C.①②③④⑥⑦ D.全部 16.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装置①制取NH3 B.装置②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Fe(OH)2并较长时间观察其白色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NO 1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2.85 mL的KMnO4溶液 B.实验室蒸馏石油可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 C.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 D.配制500 mL 0.4 mol·L-1NaCl溶液,必要的仪器如图乙所示 18.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盐酸除去BaSO4中少量BaCO3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NaI 1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仪器 试剂

A 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试管、烧杯、酒精灯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

C 实验室制取H2 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锌粒、稀HNO3

D 测定NaOH溶液浓度 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NaOH溶液、 0.100 0 mol·L-1盐酸 2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探究H2S的性质,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内壁上的“黄霜”的成分是硫 B.该实验既说明了浓硝酸具有氧化性,又说明了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C.烧杯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尾气,防止尾气污染环境 D.试管中浓硝酸可以用浓盐酸代替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1)指出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 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 ②容量瓶: ; ③集气瓶(收集氨气): ; (2)下列a~d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滴定管 d.托盘天平 ①其中标出使用温度的仪器是 (填编号)。 ②能够用来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填编号)。 (3)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搅拌 ②引流 ③蘸取溶液。不同实验中其作用可能不完全相同。 在“用无水碳酸钠配制100 mL 0.12 mol/L碳酸钠溶液”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填写编号)。 22.(10分)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部分变质的小苏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 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通过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1)下列仪器中,在灼烧固体样品时必须用到的是 (填名称)。

(2)实验中需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 (3)实验中确定加热至恒重的方法是 。 (4)若加热过程中有晶体迸溅出来,则测得的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方案二】 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 计算。 (已知:Ba2++OH-+HCBaCO3↓+H2O) (1)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 (2)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3)实验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 (4)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方案三】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B装置内所盛试剂是 ;D装置的作用是 ;分液漏斗中 (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 (2)实验前称取17.9 g样品,实验后测得C装置增重 8.8 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3)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