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13册第七课物品上的花廊教案

美术13册第七课物品上的花廊教案

物品上的花廊
——美术教学设计




一活动导入:
1、课前播放学生绘制的单独纹样图片;
2、利用ppt的动画效果,播放三组不同的图片,让学生比较有花卉装饰和无
花卉装饰物品的不同点,感受花卉装饰对物品产生的美感。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观赏了三组不同的图片,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经过装饰的物品看上去更好看了……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种花、养花、赏花、咏花,而且还把花的美丽铭刻在物品上,希望花永远的开放着。

一件物品有了花的装点,常常变得更加的亲切和可爱,它们是另一种铭刻在物品上的咏花诗,是物品上的花廊。

(板书)【设计意图】:课前我选了三张有代表性的图片,利用photoshop软件,把三张图片中的花纹抠掉,产生了三张没有任何装饰的物品图片,再利用ppt的淡入功能,让无装饰的物品在瞬间变为有装饰的物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花卉装饰对物品产生的美感,效果明显。

二转入新课:
通过欣赏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用花卉装饰的物品早已渗透到人类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已经懂得用花卉组成的图案来装饰身边的物品,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丰富人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选了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物品图片。

主要让学生了解花卉装饰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美术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1、发现物品上图案的规律:
师:今天看到的这些纹样和之前学习的单独纹样有什么不
同之处?
生:是连续的。

师:(出示图片)既然是连续排列的,
那么它就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单位纹
样进行连续排列,(后请同学上台切
分出其
中的一个单位纹样)(如右图)。

生:上台进行切分练习。

师:二方连续纹样的各“单位纹样”图形一致,色彩相同,形状大小一致的原则。

引出二方连续的定义。

(在板书物品上的花廊后面书写板书:二方连续)【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学校的白板,将图片直接
打在白板上,让学生上台进行切分练习,醒目又直接。

2、二方连续定义:
师:是以一个基本纹样,向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重复排列,形成带
状连续纹样。

左右连续纹样称横式二方连续,上下连续称纵式二
方连续。

(如图)
学生探究活动:根据出示的二方连续的定义,进行试排列练习。

学生用的学具就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的用信封装好的单独纹样若干。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裁好的各色底纸(10cm×40cm的彩色底纸)上进行试排列练习。

效果醒目美观,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请各组的组长把准备好的“宝贝”拿出来。

(宝贝在信封里)
学生立即被眼前漂亮的单独纹样所吸引,情绪高涨。

师: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二方连续定义,进行二方连续排列练习,看哪一小组排列的种类又多又美观。

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二方连续的排列……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利用手中的可自由组合的纸质单独纹样,排列出了多种二方连续的组合,为下面重点内容——二方连续排列骨骼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二方连续的排列骨骼:
教师利用ppt的动画功能,依次出示二方连续的排列骨格和范图。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二方连续的定义已经排列出了许多的样式,我想,通过下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二方连续的排列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直立式
上下颠倒式
学生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善二方连续的排列样式。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手中的相机将同学们排列的二方连续拍下来,放在电脑里,及时播放进行展示,同学们不仅欣赏到其他小组的排列,而且也加深了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4、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制作步骤: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下示范,怎样将二方连续纹样画在画面上,并学习拷贝纸的用法。

A、选择骨式
B、设计纹样
C、拷贝
D、正稿
E、着色
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要点:
A、组织结构要有节奏和韵律感,纹样的疏密、线条的起伏要突出二方连续连
续运动的特点
B、注意单位纹样相接时的关系,两纹样相接处会出现新的纹样。

5、用二方连续装饰身边的物品:




折线式
倾斜式
相对式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可我们本
节课的难点是,
如何将用所学的知识装饰美化身边的
物品。

(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七套纸质“服饰”中
的一套,包括上衣、裙子、帽子、拎带等,并在实物
投影仪下示范,怎样将所学的二方连续画在“服饰”
的相应位置上,)
师:老师现在有一套没有任何装饰的服饰,你们觉得
它好看吗?
估计学生很少看到用彩纸做的服饰,都异口同声的回
生:好看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用二方连续装饰过的效果?
学生迫不及待的回答:想看
教师用二方连续纹样把服饰装饰完毕。

师:怎么样?有什么体会?
生:更有特点了……感觉更亲切了……
师:想不想看看衣服“穿”在模特身上的效果?
学生一脸纳闷的神情,什么模特呀?怎么会有模特呢?怎么能穿在模特身上呢?
这个时候教师把纸质模特固定在黑板上,开始把衣服一件一件的“穿”上去(其实是帖上去),帽子戴好、包挎好、蝴蝶结扎好……
实物投影仪下装饰完成的“服饰”纸质“模特”穿在“模特”身上之后
【设计意图】: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七套没有装饰的纸质服饰和七个纸质“模特”,(除了一套供教师上课使用外,其余六套供六小组使用)。

纸质“模特”
有四开纸高度,用白色卡纸分解成头、身子、臀部、四肢,省去细节做成剪影式,拼贴在黑色的卡纸上,每套服饰包括上衣、裙子、帽子、包、装饰带等,人物夸张的比例,有动感的姿态,剪影式的造型,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求学生将各小组排列的最满意的二方连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画在早已准备好的服饰上(每组一套共六套),画的位置、纹样大小不限,这时候组长负责分配任务,有的画上衣,有的画裙子,有的画帽子……每个小组都不甘落后,个个都会兴致勃勃地画呀、涂呀,课堂上配以音乐作背景,轻松,愉快、有趣味性的课堂也就自然形成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画好的服饰“穿”在模特身上(教师事先已经将六个“模特”固定在黑板上了),“穿”衣服的时候有的小组还将衣服的“穿戴”
做了有个性的变化,你会发现经过学生的再创造,整个作品更生动更有灵气了。

黑板上将学生的作品尽心展示,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评选各个单项奖:如制作精美奖、最有创意奖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