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新授课(听说课)教学模式
一、课堂导入
根据上下节课的需求进行问候、对话等,为本节课做好“热身”,可以是老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

二、展示课堂学习目标
通过让学生看投影,让他们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三. 学单词
1.让学生自己读单词。

2.找一些学生在班上给同学们读单词。

3.(如果有的学生发音不对或不准)班上其他的同学纠正。

(如果是比较难读的单词,学生读不对)老师教学生读这些单词。

如果需要老师解释一些单词的用法。

4.学生齐读,之后学生背单词,最后老师检查或学生互查。

通过这些学习步骤,达到使学生会读、会拼的目的。

四. 听力
1.老师放磁带,让学生听,然后做有关的题。

2.找学生说出答案,其他的学生自己或互相对答案。

(如果学生做不对,老师再次放磁带,直到学生听明白为止。


五. Pairwork.
1.根据题目内容,老师提出让学生做对话的要求。

2.让学生结伴进行口头的对话练习,以达到让学生练习口语的目的。

3.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进行对话展示。

六.课堂探究。

根据Pairwork 学生暴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五、六环节可根据需要调整顺序)
七.当堂训练。

让学生完成部分检测题。

检查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
八. 布置作业.
要求: 作业要有层次,难易适中,数量适量。

新授课(阅读课)教学模式
1.导入(Leading in)
通过问题、讨论或多媒体等方法导入新课。

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使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准备。

2.速读(Fast reading)
这一步骤主要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关信息、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a. 寻读。

指导学生带着某个问题进行搜寻式阅读,培养学生捕捉关键句的技能。

b. 略读。

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文章或段落主题句和概括文章的技能。

3.细读(careful reading for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这一步骤既是教师课文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实践的重点,也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环节。

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自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能力,教师所设计的题目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

a.针对课文主要情节,设计问答、排序或填表形式的表层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b.为获取文章深层次信息,设计一些紧跟中考的阅读理解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c.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分析段落大意,深层次理解文章。

4.研习性阅读
要求对语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研习和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及运用,达到深层理解语言现象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a.猜测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并学习其用法。

b.分析结构复杂的句子。

c.对精彩段落结构的赏析。

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他们的看法。

5.整篇复读表达输出(Reading reproduction)
在足够语言输入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输出,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作者观点进行评价,并交流各自的看法,使知识的学习升华到语用的高度,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进一步融合。

a.运用关键词或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b.运用讨论、辩论、采访或报导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c.改写或缩写课文,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6.课后作业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训练。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归纳,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和自己学习的过程有一个反思;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布置课下作业或练习,用来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内容,培养和发展相关能力。

a. 课文复述
b.扩展性阅读
c.书面作业
综合复习课
在英语教学当中,课堂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重温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强化记忆,并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熟能生巧”的境界。

围绕模块主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复习任务。

复习课按照“五段式”进行,主要环节为:
1. 学案导学学案设计要求引导学生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解析易错、易混点,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2. 合作探究在学生试做、教师批阅之后,根据所掌握的批阅情况展开课上小组课堂讨论,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适时进行点拨和强调,对小组讨论的方向和内容进行调控,以求达到小组讨论的最佳效果。

3. 典型引路教师对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体点评,对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和再强调,让学生全面掌握复习的重、难点问题。

4.方法点拨教师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对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提示归纳,力求系列化、系统化、网络化,明确提出复习的目标要求,特别要引导学生对解题的思路进行总结,侧重对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等进行指导,努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化,为学生下一步的自主复习打好基础。

5.反馈巩固教师出示精选的部分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进行训练。

练习的题目要精,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和一定的综合度。

可安排部分学生上讲台板演,也可通过投影来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练习,以便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中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发现错误及学生不良的答题习惯,及时予以反馈纠正。

然后再作简要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能力升华。

而后布置适量的相关巩固性练习和变式训练,使学生学会迁移应用,强化巩固复习效果。

具体要求:
1、教学内容要精
2、教学切入点要准
3、教学环节衔接要顺
4、教学方式要新
5、练习设计要精而全
试卷讲评课
1.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全面批改好学生的试卷;统计好全班学生的平均分、优分率、及格率、低分率和各题的得分率,积累学生易选错或答错的各种答案;分析好学生各题得分高低的可能原因;统计好进步学生和退步学生名单;根据答题情况设计有针对性二次检测试题。

2.课堂要求:
自查自纠学生对批改过发还的试卷进行自查矫正,如对试卷进行查漏补缺,自检答错或空白的原因,做出正确的答案等。

教师可提前发还试卷并提出自查活动的要求。

合作互助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对于个人理解不了或对答案有不同意见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相互纠错。

对于小组内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汇报,教师可鼓励其它小组同学尝试解决,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自己剖析,全程参与析错、纠错的过程,以求真正理解。

典型分析
学生在充分自学、相互交流之后仍存在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点拨,答疑解惑。

重点讲解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教给学生答题方法,对不明答案教师作出明确的分析。

针对训练根据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围绕相应的知识点、能力点等方面设计对应的变式训练题,让学生在讲评之后进行跟踪测试。

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

训练方式可以多样化,把口练、脑练和笔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当堂检测,当堂达标。

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

练习后,教师出示答案,让小组交换批阅。

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矫正,力争当堂清。

总结反思教师讲明要求,学生自己分析本次检测卷总体难易度,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