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运动学基础运动学概述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 3.相向运动 • 人体处于无支撑的腾空状态完成动作时,
由于人体两端无约束,因此身体某一部位 向某一方向活动(转动)时,身的另一部位会 同时产生相反方向的活动(转动)。
19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二、运动类型
• (一)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 1.有氧运 运动时间较长,运动强度在中、
• (一)上肢基本运动形式 • 1.推 • 在克服阻力时,由屈曲状态变为伸展状态。 • 2.拉 • 在克服阻力时由伸展状态变为屈曲状态。 • 3.鞭打 • 上肢诸环节依次加速和制动,使末端环节产生极
大速度的动作形式称鞭打动作。
1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15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2.开放运动链和封闭运动链 • (1)开放运动链:远端游离为开放运动链,可以随
意活动某一关节或同时活动几个关节。 • 上肢运动大多为开放运动链 • (2)封闭运动链:远端闭合为封闭运动链,只能是
多关节的协调活动,不能做单一活动。 • 下肢活动多为封闭运动链 • 如下蹲时必须同时活动髋、膝、踝关节。
11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一、基本运动形式
上肢:推、拉、鞭打
人体运动 下肢: 蹬伸、鞭打、缓冲
全身:摆动、躯干扭转、相向运动
1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骨结构改造重建
•
肢体功能
局部与整体统一
恢复
9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 1 .环节 • 指人体身上可以活动的每一段肢体,节段
或骨关节。 • 运动环节既可以是单一的关节,也可以是
几个关节作为整体相对某一关节活动。
1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16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 (二)下肢基本运动形式 • 1.缓冲动作 • 下肢由伸展的状态转为较为屈曲状态。 • 2.蹬伸动作 • 下肢由屈曲状态进行积极伸展的动作过程。 • 3.鞭打 • 下肢各环节有类似于上肢的鞭打动作。
1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习目标
• 1 .说出运动学的概念、内容和任务。 • 2 .了解运动生物力学史、运动生理与运动生
化的研究方法。 • 3.叙述人体基本运动形式。 • 4 .简述人体运动分类与特点。 • 5.解释:大关节首先产生活动原理、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
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 (三)全身基本运动形式 • 1.摆动 • 身体某一部位完成“主要”动作(如步行、跑步)
时,身体的另一部位(如两臂及摆动腿)配合“主 要”动作进行加速摆动。 • 2.躯干扭转 • 在身体各部位完成动作时,躯干上下两肢同时绕 躯干纵轴的反向转动的运动形式称躯干的扭转。
18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节 学习运动学的意义与观点
二、学习观点 用唯物辨证的观点去认识人体运动。
辨证关系
结构与功能 局部与整体 动与静 人体与环境统一
8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四节 运动学的发展
骨折
•
第一阶段
•
远端主动运动
近端静力性收缩
动静结合
第二阶段
•
主动与负重
• 1.运动学定义
• 运动学是运用力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动 作技术、运动器官形态结构与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因素的一门学科,也是多门学科之间相互交叉 与渗透的科 学.是一门康复医学方面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
•
运动生物力学
• 包括 运动解剖学
• 内容 运动生理学
•
运动生物化学
3
第一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运动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 2.研究对象-人体运动动作与运动行为
• 3.研究任务
静力学 动力学
结合
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物化学
探讨
运动 功能 规律
运动训练原理 运动训练方法 疾病康复机理
阐明
4
第二节 运动学的研究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研究范围: • 体育运动,医学、生物材料力学方面、交
器械产生加速度。 • 2.当骨骼肌(等长收缩)收缩不产生明显的关节
活动为静力性运动。 • 作用:静力性运动是维持躯体一定姿势的基础。 • 动静结合,互相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运动。
3.理论法 • 采用数学与力学理论对人体运动系统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
用数学语言对人体运动规律进行描述。
6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节 学习运动学的意义与观点
• 一、学习意义 掌握与熟悉运动学的基本原理
运动学的学习 分析运动功能障碍产生原因 选择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为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与康复工程等课学习奠定重 要基础,。
学习内容
• 第一节 运动学研究 对象和内容
• 第二节 运动学研究 方法
• 第三节 学习运动学 的意义与观点
• 一、学习意义
• 二、学习观点
• 第四节 运动学的 发展
• 第五节 基本运动 形式与分类
• 一、基本运动形式 • 二、运动类型 • 三、运动强度
2
第一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运动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通安全、军事科学与宇航等有关方面。 • 运动学研究与康复医学学科紧密结合,为
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 意义。
5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节 运动学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主要有: • 1.观察法 • 是直接对人体运动过程的各项变化指标进行描述与分析。 • 2.实验法 • 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实验装置对人体或动物进行试验。
小程度的运动的项目,其运动所需的能量 来源主要通过氧化体内物质提供。 • 2 .无氧运动 由于人体供能来不及而不得 不依靠无氧供能,属于无氧运动。
2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五节 基本运动形式与分类
• (二)动力性运动与静力性运动 • 1.当骨骼肌(等张收缩)收缩产生明显的关节活
动为动力性运动。 • 作用:动力性运动可以使躯体产生位移或使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