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潍坊学院简介

潍坊学院简介

潍坊学院是一所市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潍坊学院坐落在环境优美的世界风筝都潍坊市。

校园设计较好地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理念,整体布局宽阔宏伟,呈现出浓郁的欧美式风格,处处体现出一种开放与现代的人文精神。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

始建于1951年10月已经有60 多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现有23个教学院系部,51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管、农、法、历史和教育9大学科门类。

有4门山东省精品课程,3门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有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有15项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有1个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学校现有教职工1747人,其中专任教师1158人,高级职称人员542人,博士、硕士617人,有22人被评为省学术骨干和省、市级拔尖人才,3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1名教师分别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首届百名‘两课’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山东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等荣誉称号,21名教授受聘外校兼职硕士生导师,181名教师分别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中青年骨干教师”。

中国科学院刘以训、刘振兴、肖纪美、钱逸泰等院士及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101人任学校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现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学生19749人,其中本科生14358人,专科生5391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3000人,远程教育在校生18000人。

-外国留学生23人。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在全国、省、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外语统考、计算机统考、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知识竞赛、韩国语演讲大赛和软件设计大赛等活动中有700余人次获奖,成绩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

其中2003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超全国本科院校平均通过率7个百分点;
大学IT统考通过率连续多年在95%以上。

学校已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近10万人,历届毕业生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模等100余人,校友中还涌现出了南开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逄锦聚、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李希贵教授等知名学者。

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

五年来,学校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项,承担或参与国家级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113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共出版著作、教材等169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340篇,其中核心期刊1283篇,被SCI、EI收录226篇。

学校编辑出版《潍坊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借鉴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清华、北大、南开等国内著名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奥地利、加拿大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青岛科技大学签订校际全面合作协议,在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师资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质性合作。

学校多次组团赴欧美、韩日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学习,选派优秀教师出国研修访学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接受了多个国家的留学人员,并经常邀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

近年来,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分别荣获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山东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基层工会组织、山东省节水型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发展建设成就,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目前,学校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内涵提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本科教育为主,理、工、文、经、管、农、法、历史和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地方综合性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创立于1976年,先后称为政治科、政法系、政治系(历史系)、政史系,2005年更名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空乘五个本专科专业,下设综合办公室、辅导员办公室及历史学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旅游文化教研室、旅游管理教研室、空乘教研室、旅游管理实训中心、空中乘务模拟舱训练中心、山东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

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博士5人。

建有文物室、资料室、微机室、旅游管理实训中心、空乘模拟舱实训中心,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274人。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创建和形成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浓厚的学术氛围,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团结向上、务实创新的良好风气,是青年学子求学、成才和实现梦想的摇篮。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隶属于潍坊学院,学院开设了空中乘务专业(统招),航空服务专业(成考、自考),旅游管理专业(成考、自考)。

专业介绍
一、新型专业设置
为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专业方向设置力求将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延伸到专业课程设计中去,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实用技能为核心,为国内各大航空公司、机场、铁路(高铁动车)、国内外五星级酒店及豪华邮轮公司培养紧缺、急需的乘务和服务型人才。

二、实训式培养
学院依照企业的用人要求和用人标准来招收和培养专业性人才。

实训基地建有国内一流的航空模拟仓、形体房、语音教室、化妆教室、瑜伽教室等实训场所,基地高薪聘请航空、铁路等相关的服务类资深学者、专业人才(机长、乘务长、航协等相关专家)担任实训课程的授课老师,并定期组织学生到航空公司、机场、高铁、动车、国内外五星级酒店及豪华邮轮公司带薪实习,为学生毕业既能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足准备。

三、职业化培养
学院严格按照行业需求强化学生英语口语、礼仪、形体训练,特别强调大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每位学生入学后,均须参加《大学生职业素质》课程的学习。

课程分为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和高效团队三个模块。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
职业礼仪、自我管理、团队合作等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增强其服务意识,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把握职业沟通中礼仪规范,实现从学生到合格员工的顺利转变。

航空服务专业开设课程:民航服务概论、机场服务概论、民用航空法、航空服务礼仪概论、民航英语、民航英语口语、航空服务礼仪、民航服务心理学、航空运输地理、化妆、形体、礼仪、舞蹈、游泳、瑜伽、健美操、救护等课程。

注:课程开设以学校安排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