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管理规定生效 日期 2012-4-21页 码1/11程序管理规定分发号:受控章:目编 制 审 核批 准签名日期程序管理规定生效日期2012-4-21页码2/11录1.目的2.适用范围3.要求4.内容5.记录6.修改记录1 目的更好的对加工程序进行管理,保证产品质量,避免程序使用错误而导致质量、安全、设程序管理规定生效日期2012-4-21页码3/11备等事故的发生。
2 范围技术员、领班、副领班、工艺员、调机员及操作工3 要求本规定中涉及相关人员必须按本规定中所要求的严格执行。
4 内容4.1 程序说明4.1.1 一序标头说明O 1235 ( 224 16*70 ET48 &71.6 &145 11/07/29 A )N1G30U0.W0.T0101M08(T0101R4.0)G97S1000M03 第一段是加工外圆程序······M01N2G30U0.W0.T0808M08(T0808R4.0)G97S1000M03 第二段是加工筋条程序······(如果此段刀具备注为T0404 R1.2,说明此段为加工内壁程序)M01N3G30U0.W0.T0404M08(T0404R1.2)G97S1000M03 第三段是加工内壁程序······M01 (如果此段刀具备注为T0808 R4.0,说明此段为加工筋条程序)N4G30U0.W0.T0405M08(T0404R1.2)G97S1000M03 第四段是加工中心孔程序······M304.1.2 二序标头说明程序管理规定生效日期2012-4-21页码4/11O 2235 (224 16*70 ET48 &71.6 &145 11/07/29 B )N1G30U0.W0.T0101M08(T0101R4.0)G97S1000M03 第一段是加工外圆······M01N2G30U0.W0.T0303M08(T0303R3.0)G97S1000M03 第二段是加工端面······(如果此段刀具备注为T0606 R1.2,说明此段为加工卡口程序)M01N3G30U0.W0.T1818M18(T1818R0.8)G97S1000M03 第三段是加工卡口程序······(如果此段刀具备注为T0303 R3.0,说明此段为加工端面程序)M30备注:1、程序标头中的轮型如果是三位,则默认轮型前加“0”,如224 则为 0224 。
2、“R”后面的数值指的是所使用刀片的规格。
4.2 流程图4.2.1 零售产品开发流程图合格合格合格不合格修改后图纸变更技术部提供产品图纸工艺部工艺员编制程序交技术部审批拷进电脑供车间使用,编好的程序的编号纳入<<机加数控车床程序对照电子表>>中。
以工艺更改通知单形式通知工艺员修改程序,并由工艺员将电脑内旧程序及时删除。
程序管理规定生效日期2012-4-21页码5/11 4.2.2零售产品生产流程图合格合格不合格领班确认合格程序错误确认合格程序错误修改后不合格4.2.3 OE、401、118客户产品生产流程图通知技术部人员到现场确认产品尺寸和结构是否正确。
各班指定专人依据计划单上程序号进行传输,并核对程序标头是否与计划单上上内容一致。
检查现场机床内是否只存有现加工程序或待加工程序,并确认加工程序标头备注是否正确。
正常生产反馈工艺员进行修改。
工艺员每天依据当日生产指示单对照<<机加数控车床程序对照电子表>>在计划单上填写程序号。
交计划员进行确认,程序号是否正确。
现场发放生产指示单。
程序管理规定生效日期2012-4-21页码6/11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程序错误确认合格程序错误修改后不合格4.2.4 OE、401、118客户产品开发流程图通知技术部人员到现场确认产品尺寸和结构是否正确。
各班指定专人依据计划单上程序号进行传输,并核对程序标头是否与计划单上内容是否一致。
当班领班检查现场机床内是否只存有现加工程序或待加工程序,并确认加工程序标头备注是否正确。
正常生产反馈工艺员进行修改。
计划员在下计划单时直接将程序号打印到计划单上,禁止手写。
交编程员确认程序号是否正确。
现场发放生产指示单。
程序管理规定生效 日期 2012-4-21页 码7/11合格 合格 合格不合格修改后 完成 图纸变更4.3 对工艺员程序管理要求4.3.1 工艺员编制加工程序要依据技术部提供的产品图形(电子文件)进行编制, 编制前必须核对图形(DXF 文件)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并结合毛坯状况(如浇口、冒口、预钻孔尺寸等),经确认无误后才可进行程序编制。
4.3.2 编制的程序参数要符合《机加工工艺指导书》要求,编辑完毕后(即完成刀具路径),必须要进行刀具走刀模拟,观察走刀路线是否符合产品工艺要求。
4.3.3 程序编辑完毕后,需将电子版程序、DXF 文件发技术部相关人员审批,并在打印版程序上签字确认。
经批准后的程序才可发放到现场使用。
注:新加特性号时除外。
4.3.4 编好程序的编号需纳入<<机加数控车床程序对照电子表>>中。
4.3.5 为了确保电脑发生意外时相关重要文件不会丢失,工艺员需将做好产品程序(NC 文件)、刀具路径(NCI 文件)、刀具库等文件备份到公司配制的个人电脑内。
4.3.6 现场传程序电脑内程序跟踪各工序应用情况建立相应文件夹,分类存放。
如:机加前技术部提供产品图纸工艺部工艺员编制程序交技术部审批编好程序的编号在对应图纸上进行备注并导入ERP 中。
以工艺更改通知单形式通知工艺员修改程序,并由工艺员将电脑内旧程序及时删除。
拷进电脑供车间使用。
程序管理规定生效日期2012-4-21页码8/11序程序、机加精车程序、机加平衡返修程序等等。
4.3.7 每天根据当日生产指示单对照<<机加数控车床程序对照电子表>>在计划单上填写程序号,写完后交计划员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下发到生产现场。
4.3.8 针对OE、118、401客户产品,由开发员将程序号备注到量产图纸上供现场核对,并将程序号导入ERP。
计划员在下计划单时直接将程序号打印到计划单上,禁止手写。
最后由编程员确认程序号是否正确。
4.4 对现场程序管理要求4.4.1 数控工序的操作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严禁私自修改程序。
4.4.2 车间技术员、领班、调机员、经授权的操作工,在调试产品时,如需要修改程序切削参数,都必须符合机加工产品图纸的要求。
4.4.3 只有车间技术员、领班、调机员才能拥有机台程序保护锁的锁匙,其他操作工严禁私自配置机台锁匙,违者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4.4 领班、调机员有责任对当班各机台程序保护锁关闭,以防操作工私自修改程序。
4.4.5 领班、调机员在调试产品的过程中,如需要对局部加工位置作调整修改,则程序更改完毕后,必须在交班本中写清楚,以便技术员重新进行备份。
加工中心机台的程序编制,根据产品图、毛坯状况以及刀具的情况,套用钻孔标准程序模式,由领班、调机员或经授权的操作工负责完成。
4.4.6 现场更换轮型调机时,调机员必须将机床内上款加工产品一、二序程序全部删掉(同种轮型换特性号除外),也就是说现场机床里只能存有现加工或待加工产品程序。
4.4.7 调机员往机床传程序时,如发现机床里存有该程序,则机床内程序绝对不能用,并把程序管理规定生效日期2012-4-21页码9/11机床内程序立即删除,必须使用电脑内程序,防止机床内程序为旧程序或被人修改后程序。
4.4.8 调机员往机床传程序时,必须认真核对所输程序号是否与计划单上程序号一致,如程序备注信息与计划单对不上,必须联系编程员进行确认,切勿私自加工。
4.4.9 当现场电脑出现故障时,由白班负责将当日所有要传的程序传到机床内。
4.5 程序变更的管理:4.5.1 如有产品图纸或工艺等因素的更改,需要更改程序的,技术部必须以“工艺更改通知单”形式下发相关部门及车间,并将变更信息在对应图纸上提现。
工艺员依据工艺更改通知单上要求对程序做出修改。
修改后交技术部相关人员审批,并在第一时间删除现场电脑内储存的旧程序。
4.5.2 车间接到“工艺更改通知单”后,第一时间将变更信息传达给当班领班,并将变更通知在现场看板上提现。
领班在交接班时将变更信息传达给下一个班,并在交班本上记录清楚。
4.5.3 领班接到变更信息后要在班前班后会上进行宣贯,各班区域调机员要对变更后生产的产品重点关注,确保生产的产品与变更内容相符。
4.5.4 开发员要在产品变更第一次量产时对加工产品进行跟踪,并确认产品是否符合变更要求。
4.5.4 对于程序变更后的产品,由技术部出检具图纸,由质控部申报制作检具。
要求在第一次量产前准备到位,以便检验员对更改程序后的产品进行检验。
程序管理规定生效日期2012-4-21页码10/114.5.5 对于牵扯到程序变更的内容及信息,工艺员自已要做备案登记,以便于追溯信息。
5. 质量记录及质量保存:无。
质量体系三阶文件 文件 编号 BD QW.CP4-610/A-0程序管理规定版本/修订 A/0 生效 日期 2012-4-21页 码11/1111/116. 修改记录序号章节 更改单号 修改前内容 修改后内容版本/修改修改人/日期审批人 /日期 生效 日期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