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学概论
法约尔H·Fayol (法):“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 挥、协调和控制。”
西蒙H·A·Simon(美)说:“管理就是决策”。
哈罗德·孔茨(美):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 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斯蒂芬·罗宾斯S·P·Robbins:管理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 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地完成活动的过程。
西方管理学家关于管理职能划分的主要观点
年代
管理学者
计 组 指 协 控 激 调集 通讯 决 人 创 划 织 挥 调 制 励 资源 联系 策 事 新
1916 法约尔(H. Fayol) √ √ √ √ √
1934 戴维斯(R. C. Davis) √ √
√
1937 古利克(L. Gulick) √ √ √ √ √
1.2.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 1.广义研究对象 ❖ 生产力 ❖ 生产关系 ❖ 上层建筑
❖ 狭义研究对象: ❖ 管理原理 ❖ 管理功能或职能 ❖ 管理的主要方法、技术和手段 ❖ 管理者 ❖ 管理历史
1.2.2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运 动的基本规律。
1.系统原理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系统的属 性。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组成,并具有 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一、什么是管理
❖ 1、人类有各种各样的管理活动
❖ 企业的管理:生产、经营、营销等管理
❖ 党和政府的管理:官员任命、政府事务管理 等
❖
学校的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 …… 管理自古有之
一、管理的概念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美):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 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要他们用最好的办法去干。”
❖ 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主要分析组织行为,分析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信息交流、决策过程, 这里的管理主要是对其做动态的考察。
❖ 由于各个组织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具体工作环 境的差异,从而导致每个组织中的资源配置 也不同,这种差异与不同实质是管理动态性 的派生物。
❖ 创造性:管理既是一种动态活动,就意 味着每一个管理对象没有唯一的完全有 章可循的模式可以参照,那么要达到既 定组织目标与责任,就需要一种创造精 神。(P9中国社会形态变革为例)
❖ 1.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管理的基本观点。
首先,管理是通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即, “指挥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所 必须的活动,是生产过程的自然需要,这就是管理 的自然属性。
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 督劳动”,是管理执行者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 现特定生产或业务活动目的的一种职能,这就是管 理的社会属性。
第一章 管理学导论
1.1管理概述
管理活动无处不在: 管理活动自古有之:
只要有共同活动,就有管理。❖ 古代中国人建长城,
大到国家
❖ 古埃及人建金字塔。
小到家庭 中间的是企业
现代管理活动、管理理论主 要是有关企业的。
一个人有无管理活动?
——孤岛上的鲁滨逊在管理什么?
管理产生的二个条件: 二人以上的集 体活动,共同的目标。
❖再好的计划方案也只有落实到行动 才有意义。
❖领导:是运用影响力激励员工促进 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同时,领导 还以为着创造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念,在整个组织范围内与员工沟通 组织目标和鼓舞员工树立起谋求卓 越表现的愿望。
❖ 控制:是管理过程的第四项职能,它意 味着对员工的活动进行监督,判断组织 是否正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地向前发展, 并在必要的时候及时采取矫正措施。
❖ 艺术性:
❖ 管理艺术即管理者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技 巧和实际效果的综合反映。
❖ 管理之所以有艺术性,是因为每个具体管理 对象的管理没有统一的模式,特别是对那些 非程序的、全新的管理对象,更是如此。
❖ 管理者的知识、经验、才能和妻子不同,在 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管理对象时带有强烈的 个性色彩。
1.2管理学的对象、研究方法
❖ 包括:1.描述组织的未来发展目标,如 利润增长等
❖ 2.有效利用组织的资源实现组织的发展 目标。
❖ 3.决定为实现目标所要采取的行动。
❖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管理活动从计 划工作开始。
❖组织:组织服从计划,并反映着组 织计划完成目标的方式。
❖组织工作包括分工、构建部门、确 定层次等级和协调等活动。
❖ 工作包括: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 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进而保证实 际工作开展情况符合计划要求。
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基本职能)
制定目标及目标实 施途径(做什么及 怎么做?)
计划
实现资源和活动的最佳 配置(通过什么来做?)
组织
控制
衡量实际工作,矫正偏差 (到底做得怎么样?)
领导
激励组织成员完成组织 目标(如何做得更好?)
√
√√
1964 米(J. E. Mee)
√√
√√
√√
1966 希克斯(H. G. Hicks) √ √
√√ √
√
管理的综合定义
管理是指运用(1)计划、组织、 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2)以有 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 标的活动过程。
1.1.2管理的职能
❖ 计划:确定组织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实现 目标的方式。
学习管理二重性的现实意义:
明确了管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
一方面,有利于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 理技术和方法,以迅速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有利于结合国情学习、运用及探索 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决不能全盘照搬国外 做法。
❖ 2.动态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 而组织的内部结构也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 环境而不断加以调整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 需要。
√√
1947 布朗(A. Brown)
√√√ √ √
1951 纽曼(W. Newman)
√√√√√
√
1955 孔茨(H. Koontg)
√√
√
√
1956 特里(George Terry) √ √ √ √ √ √
1958 麦克法兰(D. Mcfarland)√ √ √
√
1964 梅西(J. L. Massie) √ √
管理职能
资源
* 人力资源 * 经济资源 * 原材料 * 技术资源 * 信息资源
计划
选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 方法
组织
合理配置资源,分工协 作的过程
控制
检查与纠偏的过程
领导
协调人的关系,激励人 的积极性的过程
Performance
* 实现目标 * 产品 * 服务 * 效率 * 效益
管理过程
1.1.3管理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