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广西省柳州市高考地理一模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0年广西省柳州市高考地理一模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0年广西省柳州市高考地理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岛国巴林由多个岛屿组成,位于波斯湾中部。

1986年,连接巴林和沙特阿拉伯间的跨海工程竣工通车,结束了巴林对外交通长期依赖海运和空运的难题。

该工程全长25千米,填海造堤部分10千米,架桥部分15千米(如图),整个工程耗资达12亿美元,全部由沙特阿拉伯提供。

据此完成1~3题。

推测工程部分采用填海造堤方案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建设成本B. 保护海洋生物C. 避免破坏景观D. 利于海空交通2.岛国巴林由多个岛屿组成,位于波斯湾中部。

1986年,连接巴林和沙特阿拉伯间的跨海工程竣工通车,结束了巴林对外交通长期依赖海运和空运的难题。

该工程全长25千米,填海造堤部分10千米,架桥部分15千米(如图),整个工程耗资达12亿美元,全部由沙特阿拉伯提供。

据此完成1~3题。

大桥中部建设两个距离较近的人工岛,有利于()A. 提高通行速度B. 新建港口码头C. 保持水流畅通D. 设立边境海关3.岛国巴林由多个岛屿组成,位于波斯湾中部。

1986年,连接巴林和沙特阿拉伯间的跨海工程竣工通车,结束了巴林对外交通长期依赖海运和空运的难题。

该工程全长25千米,填海造堤部分10千米,架桥部分15千米(如图),整个工程耗资达12亿美元,全部由沙特阿拉伯提供。

据此完成1~3题。

沙特阿拉伯愿意为该交通工程提供全部资金,重要的背景条件是两国()A. 产业结构的相似B. 民族宗教的相似C. 自然环境的相似D. 交通规则的相似4.亚特兰大市位于美国本土东南部,亚特兰大机场2018年旅客吞吐量约1.07亿人次,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

如图为亚特兰大机场通往该国及世界主要航线的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图示航线中,亚特兰大到该国本土最远航线距离约为()A. 6888千米B. 3505千米C. 2885千米D. 1998千米:5.亚特兰大市位于美国本土东南部,亚特兰大机场2018年旅客吞吐量约1.07亿人次,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

如图为亚特兰大机场通往该国及世界主要航线的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抵达亚特兰大机场的旅客中,占比最高的是()A. 商务B. 政务C. 观光D. 转机6.如图为某地地表形态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该地地表形态演化的顺序是()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①③D. ③②①7.如图为某地地表形态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营造该地区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 风B. 流水C. 冰川D. 构造运动8.如图为某地地表形态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该地区可能位于()A. 英国北部B. 东非高原C. 南极大陆D. 亚马逊平原9.如图1为印度地形示意图,图2为印度1950~2016年洪涝濒次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

对该国洪涝濒次空间分布差异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降水、风暴潮B. 地形、风暴潮C. 地形、水系分布D. 气温、水系分布10.如图1为印度地形示意图,图2为印度1950~2016年洪涝濒次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

该国洪涝主要集中于()A. 1~3月B. 4~6月C. 7~9月D. 10~12月11.如图1为印度地形示意图,图2为印度1950~2016年洪涝濒次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国洪涝灾害记录频次大幅增加,但是因灾导致的死亡人口并未增加。

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国()A. 人口总量减少B. 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逐渐增强C. 洪涝灾害强度减小D. 人口大规模从洪涝高频次地区迁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6.0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自南向北贯穿于田县,后消失在沙漠之中。

为了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水资源,科学家们对该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

该地区的天然降水对绿洲农业生产和绿洲边缘自然植被的形成几乎没有实际意义。

水源来自于河流、泉水与地下水,农业是用水支出大户。

生态用水主要指下游“绿色走廊”天然荒漠林、草的需水。

材料2:克里雅河流城水资源供需系统模拟流程图(图1)。

材料3:克里雅河水量供需平衡图(单位:万立方米)(图2)。

(1)从气候角度说明“该地区的天然降水对绿洲农业生产和绿洲边缘自然植被的形成几乎没有实际意义”的原因。

(2 )简述克里雅河的水资源供需状况。

(3)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有人提出扩大水库库容,但有人提出反对。

分析在该流域扩大库容的利弊。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刻赤海峡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道,海峡长41千米,最窄处仅4千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航运十分繁忙。

连接海峡两岸的大桥经历建成、损毁,于2018年5月重建。

有关专家曾提出修建海底隧道方案,但因资金不足而搁浅。

材料2:亚速海地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平均深度只有8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其东北部的塔甘罗格湾处几乎是淡水。

亚速海冬季盛行偏北大风,凛冽的极地冷空气不断袭来,掀起汹涛巨浪,景象壮观。

材料3:塞瓦斯托波尔港地处黑海北岸,港域分布在9个海湾内,周围群山环抱,目前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驻地,该港距黑海沿岸各国港口最远不超过700千米,战略地位重要。

材料4:刻赤海峡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如图)。

(1)简析刻赤海峡多暴风的原因。

(2)简析亚速海东北部塔甘罗格湾几乎是淡水的原因。

(3)说明塞瓦斯托波尔成为军港的区位条件。

(4)对于在刻赤海峡修海底隧道,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4.序号博物馆名所在国家、城市游客数量1卢浮宫法国巴黎102000002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北京86100003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73600004梵蒂冈博物馆梵蒂冈67560005美国国家航公航天博物馆美国华盛顿62000006大英博物馆英国伦敦5869000推测上述博物馆游客众多的共同原因。

15.青海湖是内陆咸水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首批列人国际湿地名录的七大湿地之一。

青海湖从2005年起,水位连续14年呈。

上升态势,共上升2.55米。

如图为青海湖及周边流域示意图。

简述湖面上升对青海湖及周边环境的积极影响。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解:填海造堤会占用海洋底栖生物的生存空间,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B错误;大堤的出现,会破坏原来的海上景观,C错误;大堤会阻隔船舶通航,D错误;直接用石头泥土填海造堤可以降低建设成本。

所以填海造堤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建设成本,A正确。

故选:A。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径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造价最低);技术因素(易于施工);历史文化因素。

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

本题难度不大,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

2.答案:D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距离较近的人工岛之间有国界线通过,这两个小岛分属于沙特阿拉伯和巴林两个不同的国家,属于两国的边境,所以建设两个距离较近的人工岛,有利于设立边境海关,D对;ABC错。

故选:D。

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

本题以巴林和沙特阿拉伯间的跨海工程为背景,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建设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联系实际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3.答案:B解析:解:沙特阿拉伯愿意为该交通工程提供全部资金因为阿拉伯国家大多数是伊斯兰国家,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宗教相似,有共同的民族宗教的背景,B对;与产业结构、自然环境和交通规则无关,ACD错。

故选:B。

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加是全世界穆斯林朝觐的城市。

由这个国家放射出的范围均为伊斯兰教国家。

这就是所谓的阿拉伯世界。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4.答案:B解析:解:本土最远航行为到达该国西南部,大约相隔40个经度,故大约相隔111*40=4444km,故B选项最接近。

故选:B。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知识,通过经纬网可以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定最短航线。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球运动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解析:解:据材料可知,亚特兰大机场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读“亚特兰大机场通往该国及世界主要航线的示意图”可以看出,由亚特兰大机场通往该国及世界的航线非常密集,所以,抵达亚特兰大机场的旅客中,占比最高的是转机,D正确。

故选:D。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径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造价最低);技术因素(易于施工);历史文化因素。

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

本题难度不大,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

6.答案:B解析:解:该地多沟壑,地貌主要为流水侵蚀地貌,随着时间的推移,沟壑应该越来越深,故演化顺序为①③②。

故选:B。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的知识,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质作用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7.答案:C解析:解:读图②可以判断,图示形态类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冰川侵蚀地貌一般分布于冰川上游,即雪线以上位置。

故营造该地区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冰川。

故选:C。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8.答案:A解析:解:据图可知,该景观多沟壑,外力作用的地貌主要为流水侵蚀地貌,英国北部降水多,地势起伏大,多流水侵蚀地貌,故A对;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该地主要为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故B错;南极大陆纬度高,该地主要为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故C错;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与图中多沟壑的景观不一样,故D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