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测试题及解析

高考地理测试题及解析

高考地理测试题及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8月,苹果公司供应链数据显示,在巴西和印度建立代工厂并未减轻苹果公司对中国的依赖。

在中国,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雇用了上百万工人为苹果组装设备,其中富士康目前在中国有29个生产点,和硕有12个。

除代工厂外,中国占苹果公司的全球供应商比例由2015年的44.9%上升到2019年的47.6%。

据此完成1~3题。

1.苹果公司在印度建厂的直接目的是A.利用当地原料B.降低生产成本C.提升产品性能D.规避关税风险2.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的生产特点是A.劳动力需求量大B.研发能力强C.空间布局集中D.原料来源广泛3.苹果公司难以撤离中国的主要原因是①对中国供应商依赖性强②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③对中国矿产资源依赖性强④对中国代工厂依赖性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本题组考查产业转移相关知识。

第1题:苹果公司在印度建代工厂,主要进行组装,主导因素是劳动力。

印度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生产成本低。

故答案选B。

第2题: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主要进行组装环节,故劳动力需求量大。

答案选A。

第3题:苹果公司难以撤离中国,说明中国的优势和吸引力很大。

结合苹果产业特点和中国情况,很显然“③对中国矿产资源依赖性强”错误。

苹果产业不属于资源型产业。

故答案选B。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广东省流动人口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山区。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相比,“六普”广东省内流动人数从598.92万增至989.27万,省外流入人数由1506.49万增至2149.78万。

下图示意广东省流动人口迁移原因(单位:%)。

据此完成4~5题。

4.“五普”至“六普”期间,广东省流动人口①规模大、增长快②以省内流动为主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体④流入地区分布均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与其他省份流入人口数相比,广东省内流动人口数占流动总人口比重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经济因素②家庭因素③社会因素④历史因素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本题组考查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第4题:由图文材料可知,“五普”至“六普”期间,广东省流动人口规模大、增长快,以省外流入为主,主要是务工、经商,因此,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流入地区分布肯定不均衡,应以周边人口大省为主。

故答案选C。

第5题:本题容易出错。

题目要求“与其他省份流入人口数相比”,从“广东省流动人口迁移原因”图可知,广东省内流动人口数占流动总人口比重大于省外的原因有:学习培训、随迁家属、投亲靠友、拆迁搬家、婚姻嫁娶等。

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答案选A。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市2000~2014年油菜、小麦、豆类、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总量区域分布图。

据此完成6~7题。

6.农作物④是A.水稻B.玉米C.油菜D.小麦7.福建省各类农作物秸秆占比相对山东省较均衡,表明福建省A.农业经济效益高 B.自然环境更复杂C.农业专业化明显D.农业种植结构合理本题组主要考查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生产特点。

第6题:农作物④是山东的优势农作物,而且往南分布减少,因此应该是小麦。

其他序号:①为油菜,②为水稻,③为玉米,⑤为豆类。

答案选D。

第7题:福建省各类农作物秸秆占比相对山东省较均衡,说明福建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山东均衡。

结合两省的自然背景,很容易得出,福建多山地,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因此作物种类更为丰富、均衡。

故答案选B。

壶穴主要是由水流挟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的凹坑,壶穴易在强急流或瀑布前方形成。

下图示意某喀斯特地貌区壶穴的形成过程。

据此完成8~9题。

8.a时期壶穴形成地点A.地表起伏大B.含沙量大C.水温高D.地表多裂隙9.喀斯特地貌区有利于壶穴形成的条件是A.降水更丰富B.地势落差大C.岩石抗蚀力弱D.全年气温较高本题组考查流水地貌(壶穴)的发育。

第8题:本题难度不大。

壶穴易在强急流或瀑布前方形成。

结合图a的图文信息,壶穴雏形时,近地表岩层产生节理、裂隙,因此易被水流挟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

后面的图片进一步显示了这一过程。

故答案选D。

第9题:由材料可知,壶穴主要是由水流挟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的凹坑。

因此,喀斯特地貌区主要是石灰岩,而石灰岩容易被流水侵蚀。

而其他三项均不属于喀斯特地貌区的独特特点。

故答案选C。

西藏色季拉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处东94°28’~94°5l’,北纬29°21’~30°50’,最高海拔为5300m,被誉为“世界植物的博物馆”。

由于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谷地对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引导作用,该山东坡降水比西坡丰富。

下图示意色季拉山土壤垂直分布。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西坡相比,东坡总体上A.土壤淋溶作用较强B.土壤类型稀少C.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D.植物种类少11.色季拉山被誉为“世界植物的博物馆”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条件好,光合作用强B.地形平缓,土壤肥力高C.水分充足,草类生长快D.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本题组主要考查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10题:由图可知,山地东坡比西坡垂直分异更复杂,土壤和植物类型更加多样。

东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土壤淋溶作用更强。

故答案选A。

第11题:色季拉山被誉为“世界植物的博物馆”说明了植物的复杂性。

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植物的复杂性。

该地地形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异显著,气候复杂,因此植物丰富。

故答案选D。

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近地面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

调查发现福州市雾日多发于冬春季节,下图是福州市2005~2017年间,每年11月至翌年6月雾的平均出现率(出现率是指某时刻雾出现的次数占总雾次的比率)日分布图。

据此完成12~13题。

12.福州市出现雾的概率最高的时间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日出前后—近地面气温最低B.14时前后—水汽最充沛C.日落前后—近地面气温最低D.子夜前后—空气中凝结核最多13.雾日当天的天气状况一般是A.阴雨无风B.太阳辐射弱C.气温日较差大D.大气逆辐射强本题组考查雾的形成与大气受热状况之间的关系。

第12题:由图可知,该地雾的平均出现率最高的时间大约在6点附近,即日出前后。

日出前后,近地面气温最低,利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

故答案选A。

第13题:在水汽充足、微风、空气稳定的情况下,地面的冷却降温使水汽达到饱和易形成雾。

晴天昼夜温差大,到早晨降温幅度较大,易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形成雾。

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小,而太阳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强也说明空气中云量大,温差小,不利于形成雾。

故答案选C。

冰泡景观是指水体底部产生的气体,受浮力上升,在水面因气温迅速降低而被冰冻在冰层中的奇观。

近年来,某些区域水体中冰泡景观(如图)呈现增多的趋势。

据此完成14~15题。

14.冰泡景观主要形成于A.高纬度的湖泊B.低纬度的河流C.低纬度的湖泊D.高纬度的河流15.冰泡景观增多的年份,所在区域A.气温年较差变大B.年降水量剧减C.水生植物生长旺盛D.冰川反射增强本题组考查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第14题:水底植物释放的沼气在上升过程中因气温迅速降低而被冰冻在水体表层的冰层中形成冰泡景观。

因此,冰泡景观的形成需要低温和较多的水生植物。

故答案选A。

第15题:冰泡景观增多反映的是气体释放(气泡)增多,因此,水生植物更加丰富才能释放更多的气体。

故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囊谦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澜沧江上源多条支流斜穿而过。

囊谦县已发现盐泉29处,其中8处被建为盐场。

盐场采用传统手工制盐工艺,盐卤从泉口涌出,流入人工修筑的储卤池,然后引入依山就势修筑的盐田,经晾晒结晶成盐。

囊谦县位于两条西北偏西向的特大型区域断裂带之间,属于盆地地形,在主断裂带周围还发育有很多次一级的断裂带。

周围山地年降雨量约为530mm。

1949年以前,贩盐使囊谦成为玉树地区的经济商贸中心。

贩盐交易多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进行,来自周围地区的皮草、羊毛、药材云集囊谦,多以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

近年来,囊谦盐场经营惨淡,销量锐减,因缺乏劳动力,一些盐田已被废弃,退化成盐渍荒地。

下图为囊谦位置和盐场分布示意图。

(1)阐述囊谦盐泉的成因。

(6分)(2)说明囊谦贩盐交易选择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进行的原因。

(4分)(3)指出近年来囊谦盐场衰落的原因。

(4分)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资源的开发。

从设问来看,以盐泉资源开发为核心,考查点由囊谦盐泉的形成——食盐产业的繁荣——盐场的衰落,隐含着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多断裂发育,多盐泉。

盐卤来自地下,进一步倒推,就可以理顺思路:地下多含盐岩层,地下水流经含盐岩层,溶解盐类物质,成为卤水,而后在压力作用下沿裂隙流出,从而形成盐泉。

(2)本问材料信息支撑有限,难度较大。

材料有“贩盐交易多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进行,来自周围地区的皮草、羊毛、药材云集囊谦,多以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

由此可以做如下分析:①交易时间——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避开了夏季和冬季。

②交易方式——以物易物,物资要丰富。

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可以进一步得知以下信息:夏季降水较多,不利于交易;冬季寒冷,积雪封路;晒盐需要高温和晴天;皮草、羊毛、药材等物资应也有主要生产的日期。

故而推出答案。

(3)盐场衰落应该是外部原因(客观原因)和自身原因(主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合材料“盐场采用传统手工制盐工艺”,以及“近年来,囊谦盐场经营惨淡,销量锐减,因缺乏劳动力,一些盐田已被废弃,退化成盐渍荒地”可以推知:外部条件是外来食盐的大量涌入(隐含交通改善这一条件)占据该地市场;自身原因则是手工制盐用人多,劳动力不足,以及手工制盐产量低,质量较差等。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

太行山东坡的焚风是当地气候的显著特征,对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

下图为冬季某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示意图。

(1)指出图示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的空间分布特征。

(4分)(2)分析图示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的形成过程。

(4分)(3)研究发现,冬季太行山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

试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